学校信息办工作计划 篇1
为进一步推进我校教育信息化工作,加强家校联系,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x年度学校信息化工作计划,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工程。
一、指导思想
我校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推进结合月湖区有关信息化工作的精神,以信息技术教育与信息技术的应用为重点,提高学校形象,加强家校联系,逐步实现教育现代化。
二、主要工作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要广泛宣传发动,提高全体教师的认识:信息技术是目前发展最迅速、影响最广泛的科学技术领域之一,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教育信息化已经成为推动教育改革的强大动力,以教育信息化来推动中小学教育改革向纵深发展,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由之路。
强化管理,构筑信息化管理网络。信息化工作涉及面广,涵盖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重视管理,树立服务第一,建立领导小组。
组长:校长
副组长:
信息网络中心主任:
信息管理员:
2、加强日常管理
①维护学校门户网站建设工作,及时更新相关内容,加强对外宣传力度,提升学校形象。
②为推动现代教育技术在学校的发展,搞好硬件建设,及时为新进老师开通平台的使用权限。
③制定培训计划,进一步培训平台的使用,信息上报工作规范流程的培训。
④加强督促检查,对教师完成规定工作的情况经常性的检查。
总之,我们将牢牢把握机遇,把学校信息化工程作为学校教育改革的重点突破口来抓,脚踏实地,开创学校各项工作的新局面。
学校信息办工作计划 篇2
一、提高服务意识,加强规范化管理
1、明确各项服务标准,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优质的服务。
(1)继续做好设备的常规维护与修理工作,将“小问题一小时,大问题不过夜”的服务承诺落到实处。
(2)继续做好设备的规范管理,保证“设备管理档案”的连续性和完整性,送修设备有记录有检查。
(3)继续做好星韵网站的常规管理工作,重点加强网络安全管理,形成规范全面的校园网档案,尽力提高网站的服务效能,满足学校和各个部门的网站建设需求,为学校的相关发展服务。
(4)保证校内电视片拍摄和制作的正常化,继续做好课堂实录的拍摄和制作工作。继续为生命教育服务,保证每两周一次的校内电视片制作,制作时突出学校活动的主要方向。
(5)继续做好校内资源的收集和整理工作,重点进行“星韵网”中的资源库建设,整合电视台、学科组、教师个人的教育教学资源,丰富校内资源库,满足教师的需求。
2、为教师提供有针对性的培训与发展服务:
(1)继续结合“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考核”培训的要求,采用自学和集中培训等学习方式,建立起不同层次的参与信息技术研究工作的梯队。
(2)研究不同学科教师的培训需求,为不同学科的教师提供符合学科特点的、有针对性的培训服务,保证教师学得会、用的上。
培训重点:A、学科资源库的建设培训。
B、低年级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的学件使用培训
C、英语教师虚拟光驱的使用培训
(3)积极鼓励教师撰写信息技术教学论文、现代教育技术论文与教学反思等,参加省市区的评选活动。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有关信息技能竞赛活动。
3、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信息化学习环境和展示平台:
(1)将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工作落到实处,继续抓好信息技术教学的课堂常规检查工作,通过检查、通报等形式规范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
(2)加强对信息技术教学的规范管理,面对现在信息技术教材与学生实际脱节,许多教学内容脱节的现状,更加要规范信息技术专职教师的教学行为,随时督察教学内容完成的情况。研究将信息技术教学工作与信息化学习环境的建设整合起来的方案。在上学期完成信息技术与科学优秀作业评比工作的基础上,建立优秀作业展评网站,为学生展示自己学习的成果提供多元化的展示平台。
(3)以兴趣小组为主阵地,认真开展信息技术和科学兴趣小组活动,做到定人、定时、定内容。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省、市青少年信息技术系列的各项竞赛活动,期末进行信息技术兴趣小组成果展览。
4、新闻宣传工作:
(1)星韵网配合办公室继续做好校园新闻的协调工作,加强图片新闻的采编工作,加强与武进教育信息网的联系与合作,将星韵网打造成学校宣传的窗口,学校、教师、学生交流的平台。
(2)校园电视台继续利用“星辰少儿乐园”这一展示平台,加强对学校、学生、教师的宣传工作,同时用好每周三下午的校园电视播放时间,展示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
5、加强内部管理,保证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1)结合《信息处工作人员的岗位职责和奖金分配方案》,加强对日常工作的检查与督促,每月完成一次常规工作检查。
(2)适当微调信息处工作人员的岗位,关注细节,明确职责,保证信息处的每个岗位人员,都能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对于教师反映的热点问题及时解决,
二、提高发展意识,加强学科教学的管理与发展,促进教师专业技能的发展。
1、抓好信息技术与科学教学工作的教学质量,以质量促提高,以质量促发展。
(1)以信息化学习环境的建设和利用作为信息技术教学的基础,适当调整信息技术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在学习应用软件完成任务的同时,能够利用星韵网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在利用信息化学习环境的同时建设信息化学习环境。
(2)明确每一学期信息技术和科学教学工作的任务,确定每一学期信息技术与科学教学必需完成的综合性作业,以此作为教学工作的主线,同时作为考核的依据。
(3)信息技术与科学教学与学生的学习成果展示相结合,要求学生的优秀作业必须上传到作业展示网站。
2、加强三校之间的联合教学研究,规范信息技术学科与科学学科的教学研究活动。力争每个学科每学期进行两次以上的教学研究活动。
3、信息技术与科学学科在3月中旬至4月中旬,联合组织“科技月活动”,推进学生信息素养和科学素养的发展。
4、利用好级部考核奖,突出体现对教师主动发展的要求,促进个人的主动发展。
5、在上学期组织内部人员进行了专业技能竞赛的基础上。在科学和信息技术的学科教师中继续开展“规范科学实验,强化对实验的理解和反思”,和“加强技术的学习与理解,更好地为教学服务”两项竞赛,促进教师的专业技能发展。
三、提高研究意识,结合课题研究,加强资源的建设和利用。
1、以课题研究为指导,带动星韵网站的建设:
(1)继续做好星韵网站中传统优势栏目(如:校长个人网站、工作指南、部分资源库、课题管理网站等)的管理和建设,研究部分网站和个人网站的建设和推进方式。
(2)与教科室、教务处合作,结合学校学科组评优中学科资源建设的意见,加强对教案、论文、教师基本功等材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
(3)结合学科资源建设的要求,加强对教师课件制作的培训与指导,注重对教师课件制作的搜集与评比,不断充实课件库。
(4)配合学科资源建设,建立比较科学的学科资源平台,形成比较系统的资源添加和管理办法。
2、面对今年完成的校内听课系统,加强调查与研究,逐步开放使用权限。在满足管理需求的同时,逐步为教师的相互学习提供方便,并逐步引导教师利用听课系统形成个人的资源。
3、立足课题,加强信息技术教学的研究工作,在上学期已经尝试开展“信息技术任务驱动的策略研究”的基础上,本学期将正式启动“信息技术教学中任务设计与评价的策略研究”,从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同时加强学生信息素养的形成与检测。
4、做好各项课题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迎接中央电教馆的课题中期评估。
行事历:
二月:
1、完成期初常规设备检修。
2、听课系统和广播系统的调试
3、《低年级语文与信息技术整合》学件的使用推荐与培训。
4、筹备“小学部科技月”活动的相关方案。
5、参加武进区电脑作品评比活动。
三月:
1、听课系统的正式推广使用。
2、组织参加武进区小学信息技术评优课。
3、组织参加武进区信息技术与语文整合(第一教时)展示活动。
4、三月中旬正式启动“小学部科技月”活动。
5、科学学科组织三校联动活动。
四月:
1、四月中旬进行“科技月”总结和颁奖活动。
2、信息技术学科组织三校联动活动
3、校园电视台完成科技月的电视片制作工作
4、组织新教师课堂教学能力调研
五月:
1、组织一次信息技术课题研究活动
2、组织常规工作调研和总结工作。
3、学科资源建设情况的总结和情况分析。
4、汇同星韵和实小开展教学研究活动。
5、组织参加武进区中小学生科技类的竞赛活动
六月:
1、中考听力设备的调试与测试及相关后勤保障工作。
2、计算机等设备的更新论证工作,
3、组织全国电教课题的研究活动。
4、听课系统使用情况的总结
5、组织信息技术教师与科学教师的专业技能竞赛。
学校信息办工作计划 篇3
一、指导思想:
紧紧围绕学校工作大局,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及时总结宣传学校优秀的办学经验、成果和各项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弘扬正气,鼓舞人心,进一步加大对外宣传力度,不断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为建设理念先进、质量一流、特色鲜明的品牌学校贡献力量。
二、主要工作目标和措施:
1、及时总结和宣传学校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重要活动、先进任务和典型经验。
2、强化宣传工作责任制,鼓励每一位教师都要结合当前形势,多阅读报刊杂志,多看一些新闻报导,研究各类报刊的特点,多思考,多动笔,力争宣传质量、数量有新的突破。
3、加强对外联系,扩大对外宣传。加强与省市教育电视台等媒体的联系,积极扩大对外宣传。
4、充分发挥校内宣传阵地的作用。继续办好校报校刊,发挥网站与校内其它宣传阵地的联动作用,做到图文并茂,及时更新,积极上传学校各项活动的图片、视频资料,进一步提高学校网站的点击率和影响力。
5、加强自身学习,为宣传创造素材。结合当前形势,多阅读报刊杂志,多看一些新闻报导,研究各类报刊的特点,多想点子,多出花样,提高宣传报道的命中率。
学校信息办工作计划 篇4
一、指导思想
加快推进我校教育信息化工作步伐,继续坚持以上级精神为指导,以整合资源,强化应用,发挥效益为核心,以加强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计算机教室和教育信息网络建设为重点,真正使教育信息化对教育教学、教育政务、教育改革与发展起到促进和支撑作用。
支撑教育实现向“生本教育”的转变,即把为教师的好教而设计的教育转向为学生的好学而设计的教育,实现学生积极、主动、活泼、健康地发展。
二、重点工作
(一)、信息化建设及应用工作
1、加快建设,加强管理。建立完善信息化管理机制,明确职能,分级管理,履行规划、指导、协调和监管职能。
2、狠抓应用
(1)深入推进信息技术设备及资源的应用,继续做好“昌吉州期刊资源库”资源的使用工作。规范教育教学资源的应用与管理,坚持面向学生,走进课堂,服务教学。学校教师要充分利用各类优质教学资源开展教学活动。
(2)进一步抓好信息技术管理人员和学科教师的两级培训,积极参加市教育局将对信息技术管理人员进行“昌吉州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管理与使用的培训,组织相关人员参加上级举办的各级各类培训。学校对各学科教师进行设备、资源、网络等应用的新一轮培训,提高教师水平。
(二)、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工作
1、加强教研组织管理力度,提高教研活动的实效性。
继续加强信息技术教研组的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其效能,采取多种方式进行学科教研工作。
2、认真组织教师学习“生本教育各类讲座”,并引导教师理清思路,明晰要点,整体把握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目标,有的放矢地上好每一节课。经常听课,加强与学校教师的交流,扎实开展“生本教育”实验研究,深化教学改革。
(三)、具体工作
1、 各年级、各学科组内开展“生本”常态课互学与评比。
2、 在实践生本课堂过程中,不在另行划分学习小组,各学科统一划分小组,探索如何才能有效的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学期末评选学生优秀学习小组和小组长。
学校信息办工作计划 篇5
本学期的信息工作继续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区教委信息中心信息化工作计划为指导,以学校工作计划为核心,有效、有序、有目的地开展电教工作。本着为学校服务、为教师服务、为学生服务的原则,以服务于教育教学为主要任务的基本工作思路,加强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提高广大教师应用能力,以创新为动力,以发展为主题,充分发挥现有校园网、电教平台的作用。进一步推进我校信息化进程。使我校信息工作在原有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
一、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学校期初做好教师电脑使用调配工作;负责好学校网站建设与硬件维护,保障学校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升级与维护,使之更好地与教育网管理系统接轨。
有计划的进行信息化基础设备的添置与更新。使之能更好地投入使用;根据实际需要,对不能满足教学需求的计算机进行淘汰与调配,解决目前学校网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二、进一步加强教师信息技术培训。
教师的信息素养是学校信息化水平的一个重要表现,加强对教师的信息技术技能培训,对教师进行常规培训,以使老师们能在最短的时间内熟练操作、维护及使用各项应用平台,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和信息技术素养。
三、加强信息技术教育方面工作。
1.认真做好课堂教学。课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要以任务驱动教学,以培养学生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提高信息技术教学质量的内在动力。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应用以及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产生的深刻影响。加强学生上机的常规训练,做好使用记录,上足课时,保证学生的课时数。
2、耐心细致地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因材施教,循循善诱,不断提高、“转化”工作质量。3、积极开展对学生进行计算机运用的培训,培养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特别是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各级教育行政、教科研部门组织的信息技术方面的竞赛。开展学生的计算机创作活动,收集学生作品。本学期将继续开设机器人兴趣班,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计算机应用竞赛,并争取得好成绩。
四、在实践中探索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有效性、高效性。
1、在逐步提高学校整合课的普及率的基础上,学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力争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的层次。通过实践,进一步引导教师对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进行探索与创新,提高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质量,合理体现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优势。
2、全面开展信息技术课题研究工作
学校将继续以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为抓手,以课题研究和专题活动为主题,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基地的示范辐射作用,推动我校现代教育技术的研究向纵深发展。
五、落实信息化常规工作。
1、积极发挥网站作用,推进学校管理信息化。保障教室多媒体、信息化系统的网络安全畅通,积极参加市“三服务”十佳网站的评比;
2、加强数字化校园建设,规范使用各教室与多媒体专用教室,提高应用的综合效能;
3、对全体教师做好教育资产装备管理网的使用培训工作,并督促教师们正确高效地完成相关记录的网络登记。
4、有效管理“校园论坛、片区合作、润州区教学案协作”等网络互动平台,力争开展以课堂教学为中心的网络教学研讨,更广泛地起到指导学生学习的作用;
5、全面展开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工作,如期完成规定的教师教育技术培训考核任务;
6、做好学生信息技术相关竞赛辅导工作,推进素质教育;
7、继续推进绿色教学环境的实施,大力扶植、推广、提高互动电子白板在教学中的运用能力,先对全体教师做好电子白板的初期使用培训工作;
8、举办面向数字化校园的教师专业发展的校本培训;认真组织教师、网管参加各级信息化技能培训、整合研修班活动;
9.充分利用好现有电教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