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培优工作计划 篇1
为了全面提高本班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全面提高本班语文成绩。通过培优补差使学生转变观念,认真对待学习,让学生树立起学习的信心和勇气。在学生中形成“赶、帮、超”浓厚的学习兴趣,使每个学生学有所长,学有所用。因此,特制订本班数学培优助潜工作计划。
一、班级情况
四四班共有56名学生,每个孩子都活泼可爱,有着很强的上进心和集体荣誉感。他们纯洁善良,好奇心强,求知欲强。本班学生思想素质一般良好,班级内有一部分接受能力偏低的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养成,自制能力差,时常不能控制自己,听讲走神,很多行为习惯有待进一步培养,作业态度不端正,书写质量差,有拖拉现象。
二、工作目标
1、通过培优补差,使学生能充分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
2、认真挑选好培优补差的对象。争取家长的密切配合。
3、认真做好学生的辅导工作,辅导要有针对性和可行性。
三、具体内容
1、培优内容:以往学过的知识点和做题技巧。
2、补差内容:包括字词、背诵、口语交际、课外阅读、习作方面。
四、培优补差对象和形式
培优:刘卓娅,李茉萱,刘芯苒,陈诗涵,冯若涵,宋忻洋
段博乾,程昱翔,李炫承,董于铭
补差:郭宇萌,徐梦琪,张煜苒,徐晨硕,周琳丞,闫鑫鹏,魏巍涛,张苏睿,张怡凯,代梓豪
1.在课堂上多提问他们,对优等生,多提问一些有针对性、启发性的问题;对后进生多提问一些基础知识,促使他们不断进步。当后进生作业出现较多错误时,教师要当面批改,指出错误,耐心指导。当少数后进生因基础差而难以跟班听课时,我们应采取系统辅导的方法,以新带旧,以旧促新,帮助后进生弥补知识上的缺陷,发展他们的智力,增强他们学好语文的信心。另外,在课堂上对后进生多提问,发现他们的优点和成绩就及时表扬,以此来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
2.课外辅导,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是很有必要的。对于学生,通过互帮互助形式,发展优等生对后进生的辅导,指定对其他学生进行辅导;对于教师,对掌握特别差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平时,开展一些鼓励后进生的'措施,在后进生之间让他们开展一些比赛,比如:看谁进步快、看谁作业得满分多、看谁成绩好等。
3.加强家校沟通,让家长在家里对后进生进行协助辅导,老师定期对优等生和后进生进行沟通了解,摸清他们在家的学习情况和作业情况。定期让优等生介绍他们的学习经验,让后进生总结自己的进步
4.坚持好常规工作,利用课下时间对差生进行监督,背诵的课文必须课课过,听写的词语直到全对为止。
四年级培优工作计划 篇2
【教学目标】
1.学会8个字,会认9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品读重点词句,从中悟出一些品读句子的方法,培养学生理解重点词句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优美的自然环境给小动物们带来了快乐幸福的生活,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1.出示课文插图:同学们看到了什么景象?有什么感受?
2.师导入:多么优美的环境呀,大家想知道,这是哪儿吗?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3.板书读题。
4.依题探文,鼓励学生质疑:读了这个课题,同学们想知道些什么?你能提出几个问题来吗?
5.学生快速读文,读后提出相关问题。
6.师生交流互动,整理归纳学生提出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二、检查生字新词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可以一个人读,也可以和同座一起读,注意读准生字的字音,遇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同座互相纠正生字读音,相机指导学生读准“脂、挚、室、帐、晒、素、郎、虑”等字,提醒同学们注意多音字“抹、荫”在文中的读音。
3.指名读由生字组成的词,师生共同纠正读音。
三、阅读思考:从课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豆花庄是一个美丽的村庄,童话般的世界?小动物们在这里过着怎样快乐的生活?
1.自主,探究学习:学生个人自读,边读边思,并在书上批画相关重点词句。
2.学生汇报自学所获,提出自己尚未弄清楚的问题。
3.小组合作,交流感受:
由豆花庄优美的自然环境和虫虫们快乐幸福的生活,你想到了什么?
提示学生由物及人展开联想,体会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性。
4.指导朗读、深化理解。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复习巩固生字词。
2.回忆: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们知道了什么?
二、继续学习课文。
1.指名学生读课文8—18自然段,读后组织评议。
2.学生自由练习朗读。
3.出示小黑板展示4个重点句子(课后三个重点句和第17自然段),师生合作,品读感悟。可运用“读—思—议—评—读”的方法学习,在生生、师生交流互动的过程中深入体会句子的含义和作者所表达的感情。
4.学生分组竞赛读这几个重点句,组织评议。
5.拓展深化:问什么说他们唱的是一支“绿色的歌”?你能把“金色的梦”的内容想象出来吗?
鼓励学生有创意的表达,先小组交流,再指名学生作典型发言。
6.配乐朗诵课文8—18自然段。
三、作业超市:
1.把自己喜欢的部分背诵给小伙伴听。
2.小练笔:《金色的梦》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背自己喜欢的部分。
2.品读重点词句,从中悟出一些品读句子的方法,培养学生理解重点词句的能力。
3.研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优美的自然环境给小动物们带来了快乐幸福的生活,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品读重点词句,从中悟出一些品读句子的方法,培养学生理解重点词句的能力。
【教学难点】
1.通过理解快乐,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作者对生活的热爱,从而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设计理念】
1.让学生驰骋在想象天地里:想象是这节课上的一大亮点之一。为唤起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想方设法创设相应的情境。通过想象露珠的形态理解“圆润、晶亮”;通过想象歌声的内涵理解“清凉清凉”;通过想象画面理解傍晚歌声的美妙。在课堂上,还充分地发挥学生的想象进行读写结合,想象其他时候的歌声带给人们的美好感觉。
2.让学生在读中飞扬:课堂上给充分的时间和机会让学生读——自由地读,有感情地读,优美的读,有选择性地读。在读中感悟,在读中思考,在读中升华。读出情,读出快乐,读出语文味,读出对生活的理解。总之,读是这节课应该扎扎实实完成的目标。而且,读书还要读得有变化,在读的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情感变化,激发起学生对读书的浓厚兴趣。
3.让学生在快乐中陶醉徜徉:儿童的情感是最真挚,最纯洁的。抓住作者对乡村的爱,对生活的爱,因势利导,让学生在快乐中释放心灵,从而也学会去爱生活,尽享快乐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创设童话情境:
1、配乐画面,师动情描述:
过渡:豆花庄的虫虫们最想干的就是唱歌了。会唱歌的虫虫很多,但作者却对蝈蝈儿情有独钟,看来,这群小家伙们还真是魅力十足呢!
二、感受童话世界:
1.初识:(略)
出示图片:蝈蝈儿蹲在草叶上唱歌的样子(这就是小歌唱家们,将镜头聚焦到他们身上吧!
相机提示蝈蝈儿的儿化读音
瞧,就是这么个穿着小绿褂、长眉毛、短胳膊的小家伙,整天不挺地唱啊,唱啊,但大家却用了这样一个词来形容他们唱的歌——好听。
2.聆听:
品味“好听”——
A.读课文的8—18自然段,你会为他们“好听”的歌声拍下哪些特写镜头呢?把你欣赏的镜头用美丽的波浪线勾画下来,在一旁写上你的美丽心语。
(1)早晨——理解:圆润、晶亮
(2)午后——理解:清凉清凉
(3)傍晚——理解:带着、飘着、伴送
观看画面(豆花飘香、彩霞满天、牧笛声声)
画面里还有什么?
(4)指导学法:回味一下刚才这几段的学习,一定不难发现想象是咱们理解句子的好帮手,通过想象事物的形态,想象心理活动,想象画面让咱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好听”。果然如叶圣陶爷爷所说:学习就是不断地发现。
感受“真挚”——
那你们还发现了吗,要想唱出一首打动人心的好歌最重要的是什么?(有感情)
是的,因为他们的感情是那么真挚,所以在大家心里他们的歌声才会如此好听,让人陶醉。
B.同学们,让我们再看看这几段充满真情的文字,把它们的形式稍微变换一下,看看有何不同?
(变成诗的形式)
C.自主选择,随乐朗读
小结:他们表达自己情感的方式是如此简单而朴素——“唱啊,唱啊”,但这唱啊,唱啊中却包蕴着万千真情。
领悟“快乐”——
A.让我们再一次去听听蝈蝈儿的演唱吧,用心唱的歌咱们得用心去静静地聆听,只有将心与心贴近,才能听得出歌中的真正妙处!
出示句子:他们唱啊,唱啊,唱自己真正的生活,没有忧虑,充满了快乐和希望。
B.愿意给这支歌取个富有诗意的名字吗?
C.老师心里一直有个疑问,为什么在我们听来普普通通的,不足为奇的蝈蝈儿叫在作者眼里会变成一支优美的、令人向往的歌呢?(生自由答)
D.豆花庄的小家伙们是快乐的,作者的心是快乐的,也告诉了我们,要想快乐相伴,就得——
出示句子:我们唱啊,唱啊,唱自己真正的生活,没有忧虑,充满了快乐和希望。
歌唱“梦想”——
出示句子:他们唱的是一支绿色的歌,在绿色的歌里,好像还飘着金色的梦,那么优美,那么令人向往……
A.歌声真的会变成绿色吗?他们在歌唱什么?(学生展开想象,说看法,指导朗读)
B.在你们的朗读中,我还听出了金色的梦,想想在美丽的梦中,小家伙们会梦到怎样的情景?
C.这绿色的歌,这金色的梦,虽然美丽却容易破碎,需要我们共同的呵护。让我们将自己的决心和美好的愿望融入我们的朗读中去吧!(全班齐读)
三、延续童话世界:
天黑了,小家伙们歌声还在继续着,让我们品味一曲好歌,收获一份真挚,感受一种快乐,畅抒金色的梦想。听,那支绿色的歌里飘着金色的梦,飘着和谐,飘着快乐与梦想……课后,请同学们把这篇课文里优美的文字抄一抄,把自己最喜欢的部分背一背吧。
四年级培优工作计划 篇3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能听懂、会说What’s his name ? His name is……用He has ……….来介绍自身的朋友,并能熟练运用。
(2)能听、说、认读单词:Chinese photo he’s his has.
2.能力目标:
(1)能就本课的重点句型来进行对话和描述自身的朋友。
(2)能结合新旧知识完成猜谜语的游戏,提高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3.情感目标:
(1)营造宽松的课堂氛围,让同学乐于学习,善于表达。
(2)注重良好的语调训练。
二、教学重难点
1.句型What’s his name ? His name is ….. He has
2.用简单的句子对自身的朋友进行描述。
三、学情
本课时的教学对象是小学四年级同学,四年级的同学已有一年的学习基础,但是因为所学知识不够,此时的同学正处于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发展的阶段。大多数同学乐于参与各种英语学习,并在英语学习中体会了胜利的乐趣。
四、教具准备:
课件、照片、John和Mom的头饰。
教学过程:
Step1 Warming up
(1)Sing a song :Head should knees and toes.复习身体部位的单词。
(2)认读单词卡片:long hair short hair strong thin.
Step2 Revision
(1)课件出现大眼睛和小眼睛,引导同学用He has…….说出big eyes和all eyes。
(2)课件出现黑头发和黄头发,用What colour are they?引出black hair和yellow hair。
(3)说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和相对词。
Big----all , short----long , thin----strong , black----white
Step3 Presentation
(1)课件出示两组照片一组是Zhang Peng和Wu Yifan,另一组是John和Mike。
T:Where is Zhang Peng from ?
S: He is from China .
T: Yes. He is a Chinese boy.跟读Chinese boy。
(2)问题引出Zhang Peng . Who’s John’s friend? Guess.
T:He has short black hair. He has big eyes. He is tall. He is strong, too.
S:He’s Zhang Peng.
(3)Took! This is his photo.重复,同时拿出照片,协助理解意思,跟读。出示多张同班同学照片。
T: I have many photos. They are my friends. What’s his name.引导同学用“His name is …..”回答。
(4)T: John has a Chinese friend. He is Zhang Peng . He will tell his mother.
(5)播放空中课堂光盘,同学理解并跟读。
(6)角色扮演。
Step 4 Consolidasion
猜谜语。猜对一个,课件上就依次出现该动物的照片。
(1) It is white and black, it likes eating bamboons. Who is it?
(2) It is tall, it has long neck and legs. Who is it?
(3) It has two long ears and big eyes. It can jump. Who is it?
(4) It looks likes a tiger, but not a tiger. It likes catch mice, and it likes eating fish. Who is it?
Step 5 Home work
Draw a picture of your friends, then describe it.
Blackboard designing :
He has
What’s his name? His name is
四年级培优工作计划 篇4
指导思想: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因材施教,使素质教育落到实处,本学期我们将以心理健康教育为切入点,继续开展优生提优和加强后进生转化工作,并努力探索新形势下教育方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让学生得以生动、活泼、主动、健康的发展。
一:学生情况:
本学期,我担任四年级三班的语文课和数学课。我班有64人,其中有20人学习基础较差,学习积极性不高;有2人智力有问题。有30人基础较好,能认真学习,但方法不精,成绩一般。有14人聪明好学,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能吃苦耐劳,学习成绩优秀。
二、指导思想:
帮助差生取得适当的进步,让差生在教师的辅导和优生的帮助下,逐步提高学习成绩,并培养转好的学习习惯,形成基本能力为切入点,训练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形成较扎实的基础和数学的基本能力,并能协助老师进行辅差活动,提高整个班级的数学成绩,激发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积极性。向每一位学生提供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的发展。
智力型后进生是指那些由于生理原因,知识接收能力差、思维品质不良、认识结构中的知识支离破碎、基础知识欠缺、基本技能未形成、基本方法未掌握、思维训练不足、思维品质培养不够的学生。
后进生是指对知识的认识不足、内部激励机制没有形成、学习动机过弱、知识结构出现断层、学习上长期反复遇到困难与挫折,导致信心不足、兴趣降低、态度消极的学生。
针对中等生,教师应帮助他们树立信心、诱发并强化学习动机,进行强化记忆训练等,让其熟悉各种记忆方法,并选择适合自己性格和个性的学习方法,反复进行思维定势训练,掌握基本的思维方法,培养思维能力。老师要利用较多的时间,与他们个别交谈,让他们懂得“成事在人,有志者事竟成”的道理。课上课下多关注他们,多给他们表现自己的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使他们树立自信心,激发并强化学习动机。
三、制定目标:
帮助差生取得进步,辅差对象能按照老师的要求做好。成绩有一定的进步,抓基础知识训练,夯实基础,从基本的计算抓起,采取多种形式来引导差生进行基本功训练,掌握数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四、制定有关内容:
辅差的内容是教会学生教材中的基础知识,使学生敢于做题,会做题,安排比较基础的内容让他们掌握,如:口算题一定能做对,竖式计算题或脱式计算题尽可避免出错,可先少再多,先易再难,逐步加深,逐步提高,保证每个差生都有不同的进步,经常训练差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及理解应用题的题意的能力,课堂上创造情境,让差生尝试说说题意,敢于说进而争于说、善于说到积极踊跃地说。对差生的作业设计要具有:统一性、开放性、适宜性、差异性。
五、主要转化措施:
1、课外辅导,利用课余时间,
2、采用-优生带-差生助-一帮一活动行为。
3、请优生介绍学习经验,差生加以学习。
4、课堂上创造机会用优生学习的思想方法来影响差生。
5、对差生实施多做多练的措施,优生加以监督,指导,发现错误及时给与指导订正。
6、采取激励机制对差生的每一点进步都给与肯定,并鼓励其继续进取,在有生中树立榜样,给机会表现,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动感。
7、充分了解差生现行的学习方法,给于正确引导,朝正确的方向发展,保证差生改善目前学习的状况,提高学习成绩。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是一场持久战,在转化过程中,差生的学习态度和行为会不时的出先反复,老师要认真去做差生的朋友,培养他们学习的兴趣,真正实现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
六.主要措施:
1.培优重在拔尖,辅差重在提高
2.课堂上有意识给他们制造机会,让优生吃得饱,让差生吃得好。
3.课外辅导,利用晚修,文体课的时间,组织学生加以辅导训练。
4.发挥优生的优势,指名让他带一名差生,介绍方法让差生懂得怎样学,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
5.对于差生主要引导他们多学习,多重复,在熟练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尤其是学习态度的转变和学习积极性的提高方面要花大力气。
6.优生要鼓励他们多做创新的事情,在阅读和写作方面多下功夫
四年级培优工作计划 篇5
一、教学目标
本学期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至关重要的时期。教学中要因势利导,用心引导学生在学习汇总尊重客观事实、注重证据、大胆质疑,逐渐养成良好的科学品质和思维方式,真正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学习质量。
1、要求学生能够自己想出办法来增进对研究对象的了解。
2、要求学生提高观察的准确性和精确性。
3、要求学生不仅仅关注收集和了解事实,而且要学会对事实进行简单的加工、整理、抽象和概括。
二、教材分析
《科学》四年级上册由“天气”、“溶解”、“声音”和“我们的身体”四个单元组成。本册教材是在三年级上、下册的基础上,引领学生经历一系列有好处、有价值的科学探究活动,使他们获得更多的学习体验,加深对科学的理解,增进科学探究的潜力。
本册教科书中的每个教学单元都有七个课题,这七个课题即学习的资料,也反映了科学概念和过程与方法双向发展、螺旋上升的过程。
三、教学难点:
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构成较强的科学探究潜力。特别是实验中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四、教学重点:
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以探究为核心,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五、学生状况分析
通过一年的科学学习,学生对科学课的学习已经有了必须的基础,求知欲和参与科学活动的愿望明显增强。学生已掌握许多的科学知识和科学的方法,对科学探究活动十分喜欢,并能以自己的方式观察到许多细节的地方,兴趣浓厚,已经具备初步的探究潜力,动手潜力。另外,在进行着观察、提问、假说、预言、调查、解释及交流等一系列活动时,强调小组合作必要性,所以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潜力得到大大的增强。
但由于学生年龄的局限,观察的深度、准确度还不够,观察或描述的方法还不会实践运用。大部分学生知识面不广,勤于动脑的同学占的比例不是很大。还有的学生在活动的时候常常耗时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宝贵的课堂时间,这现象尤为突出。
六、教学措施
教学中要因势利导,用心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尊重客观事实、注重证据、大胆质疑,逐渐养成良好的科学品质和思维方式,真正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学习质量。
1、了解学生对所学科学问题的初始想法,特别是一些概念理解过程中出现的想法,做出正确的教学决定,避免客观事实与学生的想象混淆,甚至用想象代替事实,以保证观察和实验中获得证据的有效性。
2、引导学生在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做好记录,提示学生用文字、数据、简笔画、图表等进行记录。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客观地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对学生较长时间的观察和记录,每周都要进行督促和检查。
3、指导学生反复进行控制变量的实验,使学生更好地认识科学的本质,了解控制变量的实验的重要,并正确地看待误差问题。
4、耐心引导学生用准确、恰当的词语描述观察到的事实和现象。
5、引导学生对观察和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和加工,构成正确的解释。
七、教学进度表
周次,教学资料
1,我们关心天气
2,天气日历;温度与气温
3,风向和风速;降水量的测量
4,云的观测;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
5,水能溶解一些物质;物质在水中是怎样溶解的
6,国庆放假
7,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潜力
8,溶解的快与慢;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
9,分离盐与水的方法;机动
10,听听声音;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11,声音的变化;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
12,声音的传播;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13,保护我们的听力;机动
14,身体的结构;骨骼、关节和肌肉
15,运动起来会怎样(一);运动起来会怎样(二);
16,食物在体内的旅行;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
17,相互协作的机动
18,复习
19,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