奖金的分配方案范文 篇1
一、考核宗旨
4春节前6日,总经理全部复核完毕,由人力资源部转发各单位、各人知悉;
5年度考绩事宜由总经理室督导,人力资源部执行,各部门配合。
二、绩效分等
年度考绩分为四等:90分以上为特等;80至89分为甲等;76至79分为乙等;70至75分为丙等。
注:考绩分数一律为整数。
三、考核限制
l员工及经理在年度内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其考绩不得列为特等。
(1)在考绩年度内曾受任何一种惩戒处分未予撤销者;
(2)迟到早退垒年累计达13次以上(含)者;
(3)旷工奎年选1日以上(不合)者。
2于年度内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其考绩不得列为甲等。
(1)曾受记过以上处不舍),特等考绩人数最高限为2人。初核为特等考绩者,该部门经理须另呈“特等考绩报告书”呈予总经理。
②各部门考缋平均总分数不得逾越80分(示例:某单位8人,则总分数不得超过8×80=640分。)但如果该部门经理认为该部门表现极佳,得簦呈总经理棱示,核准者为例外处理,但总分数仍不得超越85分(含)。
注:特等考绩分数不并入该单位考绩总分数的核计。
四、分数增减
1员工于年度内,曾受奖惩者,其年度考绩应执行加减分数,按下列规定执行:
(1)记大功或大过一次者:加减5分;
(2)记小功或小过一次者:加减3分;
(3)嘉奖或申诫一次者:加减1分;分未予撤销者;
(2)迟到早退垒年累计达20次以上(含)者;
(3)旷工奎年选2日以上(不合)者。
(4)人数限制:
①特等:
人数为5人以下的单位,特等考绩人数最高限为1人。
人数5人以上的单位
(4)旷工1日者:扣2分;
(5)迟到次数超过13次者(含),每逾一次扣0 5分。
2本项增减分数,独立于第四条考绩平均总分数(80~85分)限制之外。
六、奖励实施
注:考聩奖垒发出i分比系m固定年终奖垒的为基准。
倒:得甲等82分,则发出奖金为:固定年终奖金十(固定年终奖金x4%);得L等79分,则发出奖垒为:固定年终奖垒 (固定年终奖垒x4%)
l考缋特等者,优先子m升迁职位度职务;
2孝绩奖台、罚台连同年终奖台发出。
七、考绩要求
办理考绩的主管人员均应以客观立场评议,不得徇私。几经总经理室审查,有违反公司规定者,该主管记一次小过,呈总经理核查。
八、申诉,经总经理复核后,若有反对者,由总经理室人员返回该考核的主管,重新审慎评核考绩分数,再呈批示;
奖金的分配方案范文 篇2
第一条分配原则:按照奖勤罚懒、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进行奖金分配。
第二条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销售部所有销售人员
第三条实施办法(具体内容)
1、奖金总额管理
销售部根据部门年度经营业绩,在年末对企业经济效益做出较大贡献的员工给予奖励,经总经理审核,报人力资源部。
2、分配方法
(1)发放时间
年终奖金每年发放一次,发放时间于报告年度末,年终奖金计算期间为每年1月1日到12月31日。
(2)年终奖金兑现的前提
根据公司薪酬制度第××条第款规定,分配年终奖前提时公司净资产收益率等经济效益指标达到了董事会的要求,对于凡没有达到分解指标要求的各部门一律不予发放,销售部门依据此规定执行。
(3)年终奖金支付的标准:
1)签订年度经营管理目标责任书的经营管理人员与销售人员按事先约定的标准兑现;具体标准如下:
第一:各人年终奖金数量应根据绩效完成情况以及销售部本年度业绩对年度奖金进行发放。根据个人绩效考核结果,确定个人绩效年终奖金。
个人绩效年终奖金=个人绩效考核系数×本年度个人年终奖标准
部门绩效年终奖金=部门绩效考核系数×本年度部门年终奖标准
个人年终奖总额=个人绩效年终奖金+部门绩效年终奖金
2)其他员工的发放标准:个人本年度平均月工资额*加发月数*员工年度考核系数。
(4)年终奖金的发放,与一年第12月岗位绩效工资一同或单独发放,但最迟也得在春节前五天汇到员工工资账户上。
(5)年终奖金领取的资格
1)在年终奖金计算期间,对于已离职者或于领取当月申请离职者,则取消其年终奖金领取资格;
2)在年终奖金计算期间,实际工作时间不足三个月者,取消其年终奖金领取资格。
第四条附则
本制度由人力资源部拟制,经总经理批准后实施,如有变更亦同。
奖金的分配方案范文 篇3
为鼓励公司全体同仁齐心协力共同达成公司的各项生产目标,发奋提高产品质量,为公司创造更好的效益,同时分享发奋工作的成果,特提出以下方案:
一、在以下各产量及品质指标达标时,公司有必须的效益前提下可计算奖金:
1、每月业务所接单量足以保证厂内各生产车间的目标产量。
2、各车间均到达目标产量(**部万,**部*万,**部万)。
3、各项品质指标以《*年7——12月质量控制目标》中确定的每月各项指标为准,80%的指标达标。
4、当月外部客户扣款不超过10万元。记忆提取
5、生产部已计算浮动工资的'人员不计算此奖金。
二、考评:
1、考评是奖励依据,各部门员工考评细则已出台且已经过各部门签字确认,每月由各部门最高主管负责依考评细则对下属进行考评。
2、各部门均设有可量化的指标,但某些指标的数据可能需要其他部门带给。(附:各部门的考评指标及数据来源)。因此每月8日前各部门需向人事部带给相关指标的准确数据。
3、由人事部根据收集的各部门指标数据复查各部门人员的考评成绩,考评不真实,不准确的人事部有权增减考评分数,并根据考评成绩计算奖金。
三、奖金来源:
1、为鼓励大家降低成本,提高产量,增加效益。奖金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为效益奖金,当月效益到达公司目标,公司提出8000元作为奖金;另一部分奖金需从生产节约金中提取,生产要提高品质,减少报废,报废越少,奖金越多。
2、根据厂内此刻实际制程潜质各车间报废率设定如下:报废率≤1。5‰;报废率≤1。1‰;报废率≤0。9‰;外部客户报废率≤0。4%;(以后生产品质提高能够修改各车间报废率并以修改后的数据为标准)
3、如果实际生产中的报废低于设定的报废面积,则以多出的未报废面积乘以公司的成本价折算成节约金额,拿出50%作为奖金分配。
4、总奖金=(厂内设定当月报废面积—当月实际报废面积)×成本价×50%+效益奖金
此方案表示效益越好,品质做的越好,报废的越少奖金越多。
例:*部总生产(万),生产报废万,设定报废率为1。1‰说明实际生产减少报废万。按成本价此万折算成节约成本提出50%用于奖励。
4、若某车间当月的报废面积高于设定报废面积的车间管理人员要承担品质扣款,扣款标准以考评细则为准。当月外部客户扣款和客户端报废率超标的依考评细则,每个人均需扣款。
5、奖金计算:
总奖金
A、考评分值=
计奖金人员的考评总分(可计算出1分=Χ元)
B、个人奖金=个人考评分数×个人级别系数×分值
C、不一样级别系数设定为:
文员级系数:1
助理工程师级系数:1。5
工程师级系数:2
主管级系数:3
经理级系数:4
奖金的分配方案范文 篇4
为进一步深化优质护理效劳示范工程活动,落实护士绩效改革,通过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的绩效安排原则,进一步调动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护理效劳质量。结合我院绩效考核方案,现建立护理绩效考核安排机制,依据护士层级(职称、科室担当工作)工作量、工作质量、病人满足度、科内工作评议进展测算,每月将质控重点列入考核,一、绩效工资的安排原则按医院奖金安排方案原则进展二次安排。
二、护士依据现有职称、工作年限、业务力量等将岗位分为一、二、三、四级护士、责任护士、药班护士、夜班护士。详细安排要求:依据各科室实际状况,调整不同班次系数。
建议:
各班次系数:四级护士:1.2三级护士:1.1二级护士:1.0责任护士:1.2夜班护士:1.1主班护士:1.0药班护士:1.0护士长:暂参照医院规定的领取科室人均奖金的1.2系数。
附:依据医院规定,入院不满一年的护士不享受奖金,二级护士再不能单独定夜班前,其责任系数折半,兼任多项工,系数按最高一项加,不累计。
三、加扣分数
(一)加分
1.病人或家属书面表扬至护士特长,为个人加绩效分0.5分。
2.病人或家属书面表扬至护理部或院领导或相关职能科室,科室加绩效分2分,当事人加绩效分1分。
3.被护士长临时点名加班者,一次加绩效分0.2分,或依据科室详细考核方式计入工作量。
4.加班参与危重病人抢救,一次加绩效分0.2分。
5.杜绝过失事故一次,为当事人加绩效分0.5分。
6.因工作需要进展人员调配时,科室听从安排,主动积极赐予支持的,每次嘉奖科室绩效分2分。
(二)扣分
因效劳态度被病人或家属投诉到医院、护理部,扣科室当月质控分数2分,扣当事人绩效分5分。
2.因效劳态度被病人或家属投诉到护士长,扣当事人绩效分2分。
3.护士之间消失争吵不和谐因素反应到护理部,扣科室绩效分数2分,扣双方当事人绩效分各2分。
4.严格考勤制度,迟到一次或无正值理由电话请假或上班前3小时内请假者扣当事人绩效分数2分。
5.未严格交接班,消失过失、丧失物品扣当事人绩效分数1分,依据状况酌情赔偿。
6.抢救病人时拒绝加班扣当事人绩效分2分。
7.工作需要进展人员调配,科室不听从安排者,扣科室绩效分2分。
8.不仔细带教,学生消失过失反应到护理部或院里,每次扣科室绩效分2分,科室扣带教教师绩效分2分。
9.上班时间联系与工作无关的事情,手机、电话谈天,被医院、护理部二级质控组发觉,每次扣科室绩效分2分,扣当事人2分;被病区护士长发觉,每次扣当事人绩效分数2分。
10.上班时间着装不合要求(如衣领外漏,未着白色或肉色袜子,未穿工装、裙子下摆露出、光腿赤脚穿鞋、未戴胸牌及院徽、发型不合要求),护理部二级质控组发觉,每次扣科室绩效分2分,扣当事人2分;被病区护士长发觉,每次扣当事人绩效分数2分。
11.上班时间干私活、吃零食、看杂志或小说,玩电脑、玩手机,护理部二级质控组发觉,每次扣科室绩效分5分,扣当事人2分;被病区护士长发觉,每次扣当事人绩效分数2分。
12.上班时间谈天,护理部或二级质控组发觉,每次扣科室绩效分2分,扣当事人2分;被病区护士长发觉,每次扣当事人绩效分数2分。
13.属于双控及在最终成绩中扣分的'工程有:
(1)夜间睡岗,每人次扣除2分;
(2)护士素养当中消失的问题(上班吃零食、玩嬉戏、玩手机、不根据标准着装佩戴、护士站摆放或看与专业工作无关的书籍),每人次扣除2分。
(3)护士长未根据标准进展夜间质量的掌握,每人次扣除2分。
(4)在各项考试考核过程中,消失无故缺考,每人次扣除2分。
四、护士长依据科室实际状况有权对个人工作绩效安排方案作出调整,嘉奖及扣罚细则可依据各科室实际状况制定,特别状况可临时打算。
五、各科室依据护理部制定的绩效考核方案,结合自己科室制定本科室绩效考核详细实施方案。
奖金的分配方案范文 篇5
一、引言
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劳动者通过转让劳动力的使用价值来实现其交换价值。因此,劳动力作为一种商品,薪酬是其交换价值―即“价格”的体现。而商品的价格通常由其供求关系决定,这意味着劳动者的薪酬首先由劳动力市场的供求情况决定。
除了作为劳动力的供给者,劳动者的另一身份是“社会人”,社会人的“需求”一直是一个重要的社会科学研究课题,1943年,美国心理学家Abraham H. Maslow(1908-1970)通过对人的行为和心理的系统研究,建立了一个从生存、安全、社交、尊重到自我实现的需求模型,即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劳动者为了满足这些生存和发展的需求,就必须获取足够的劳动力交换价值,这对劳动力的价格将产生一定水平上的要求,因此,劳动者的需求是劳动力价格的重要影响因素。
而且,供求关系和劳动者的需求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当供求关系不紧张,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劳动者处于“竞争上岗”的地位时,劳动者的需求首先是满足基本的生存需求,其他更高层次的需求会被暂时压缩甚至放弃;而反之,当供求关系紧张,劳动力市场供小于求时,劳动者处于“待价而沽”的地位,这意味着劳动者的基本生存需求将很容易得到满足,此时,劳动者将提出更多的安全、社交甚至更高层次的需求。因此,劳动力的价格,即劳动者的报酬,实际上意味着在供求关系和人的需求的相互博弈中寻求着合理的平衡。
二、生产工人的供求关系和需求研究
1.从“民工潮”到“用工荒”
上世纪80年代,随着国家经济改革措施的推进和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的颁布,大量农民工进入东南沿海等经济相对较发达的大城市务工,当时农民工的这种进城务工风潮被称为“民工潮”,从市场供求关系来看,民工潮意味着大量的劳动力进入市场,供求关系处于供大于求的状态,丰富的劳动力供给企业的发展壮大提供了强有力的帮助,给城市的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20xx年以来。我国沿海地区逐渐产生用工荒现象,20xx年7月15日《南方周末》报道《中国国情重大变化:遭遇20年来首次“民工荒”》,文章介绍,20xx年春节后福建省晋江市工业企业开工率80%-85%,其中陶瓷行业的开工率不足50%,珠三角加工制造类企业的工人缺口20xx年高达200万人;而长沙3月份以来进城做保姆的农村妇女减少了70%……。此后十年间,“用工荒”现象愈演愈烈,在历年的春节前后表现尤为激烈,且用工荒的现象逐渐从沿海地区向内地扩大,缺工类型也在逐步多样化。
20xx年,根据经济观察网2月28日《刘福垣:用工荒是很正常的》文章报道:据广州市人力资源市场服务中心调查,广州今年节后用工缺口将达12.33万人。而中部城市武汉市也面临同样的问题,据武汉市人社局调查统计测算,今年武汉企业缺工9万到11万人,比去年增加1万到2万人。而参考人社部网站7月17日发布的《20xx年第二季度部分城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供求状况分析》发布的部分城市岗位需求和求职排行榜数据,用工荒的严峻形势可见一斑。
而在愈演愈烈的用工荒现象中,技工荒的矛盾尤为突出,国际劳动组织的研究成果显示,目前发达国家技术工人构成中,高级技工以上者已占35%以上,中级占50%,初级占15%。相比之下,20__年底我国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额比例仅为25.6%,与发达国家的水平相比还有明显距离。高技能人才的短缺已经是国内各行业、各地区普遍存在的现象,例如,20__年,苏州市全市技术工人初、中、高级比例为36:56:8,与制造业发达国家高技能人才比例相去甚远。而有关调查显示,今后两三年中,北京市的技能人才缺口总量达60万人,其中,高级技工、技师、高级技师的缺口约为13万人,产业发展与升级受到制约。
用工荒、技工荒的形成有经济发展、政策导向、劳动者结构变化和需求变化等多种因素,但其直接导致的一个结果是使得地区和企业不断提高劳动者的薪酬福利水平,尽可能的吸引和稳定劳动者,缓解用工缺口。
2.“新生代”劳动者的显著变化
劳动者结构变化和需求变化是催生用工荒的一个重要原因。当前构成劳动者主体的`16岁-30岁的人群,主要出生在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他们成为当今的“新生代”劳动者,他们在社会特征上与上一代劳动者(上世纪60-70年代)有着明显不同。
(1)受教育程度普遍提高。自1985年提出9年义务制教育以来,从1990年到20__年,我国劳动人口以小学文化程度为主体提升为以初中文化程度为主体,据有关统计资料,1990年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劳动人口总规模为8400万人,仅占劳动人口总数的13%;而20xx年同口径人口总规模达到1亿8000万人,占劳动人口总数的24%。受教育程度的普遍提高使新生代劳动者的基本素质有所提高,同时,这也使得新生代劳动者提高了对外界的感知程度,产生了更多的社会渴求和个人意识。
(2)就业动机发生显著变化。随着社会经济和政治条件的持续改善,大量的新生代劳动者就业动机不再是家庭生计,而是个人在城市中的生存与发展。家庭经济的持续改善,使新生代劳动者不必承担过多的维持生计和养家糊口的压力。而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城市的快速发展、网络生活的飞速进步、以及对传统的农业技能的不熟练,都使得使新生代劳动者更加倾向在城市中能够获得稳定的生存、持续的发展和更多的个人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