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通用技术相框设计方案范文 篇1
1、设计目的
设计一种能放入5寸(12.7×8.9cm)照片、简洁大方、低成本的相框。
2、设计方案
方案①:
以木条制作矩形外框并以彩色涂料进行装饰;以防火板制作相框背板;以梯形木块与背板黏接形成具有稳定三角支撑的简洁木质相框。
方案②:
以有机玻璃或不锈钢经裁剪、弯曲制成矩形外框与底座一体的、现代感强烈的相框。
3、设计原理
遵循实用、环保、经济的原则,并综合考虑原料的获取和手工制作的加工难度,决定选择方案①。
4、工具、材料
材料:木条、胶水、彩色涂料。
工具:直尺、铅笔、手锯、锉刀、壁纸刀、砂纸、刷子。
5、制作步骤
1、根据预定尺寸切割木条、背板和支撑木块。
2、用胶水黏接成相框。
3、用彩色涂料粉刷装饰相框。
6、成本估算
木条及背板1元,胶水0.5元,涂料1.5元,合计3.0元。
高中通用技术相框设计方案范文 篇2
一、设计简易相框的来源。
为人们设计一种轻巧,美观稳固,便于携带,容易取放照片的相框。
二、明确设计相框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鉴于人们对相框的需求,设计应解决各种技术问题,使相框具有以下功能
(1)具有自重轻、体积小的`功能特点。
(2)具有易摆放,易携带,易取放照片的功能。
(3)具有美观好看,结构稳固,可随意转换的功能。
(4)具有符合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综合效益,成本效益原则的功能。
三、明确设计简单。
条件
时间:30天
调查需求与明确问题10天,收集信息与整理信息5天,设计方案,制作样品,优化方案与完成最终设计共15天
经费(略)
设备:各种木工加工设备,少量的金属加工设备,还有安装工具等等
四、明确设计简易相框的限制
成本限制:总成本不超过5元
环境限制:适合当地的温度,湿度等条件
五、相框材料的选择
(一)材料的分类
(1)天然材料,如竹,木,石等
(2)金属材料,如铁,铜,铝等
(3)化学材料,如塑料,涂料,油漆等
(4)复合材料,如各类合金,玻璃纤维等
(二)材料的特性:塑性,弹性,耐腐蚀性等
(三)材料加工的方式:锯,刨,磨,钻,锻压,拼接,粘接,铸造等
六、方案的比较,权衡和决策
(一)相框的设计方案
初步设计有以下几个方案,见图
(二)相框设计方案比较
对相框其中的两个设计方案进行比较,具体情况见下表
相框设计方案比较表
(三)相框设计方案的权衡与决策
通过相框的两个方案的比较,权衡各个方案的特点,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最后决策选定第一个方案。
七、相框的制作
(一)零部件加工:切削,成型,铸型
(二)装配工艺
(三)表面涂饰
八、测试(安全测试,性能测试,功能测试,寿命测试,产品适用性测试和结构测试等)
(1),确保相框达到设计所承诺的功能
(2),确保相框应满足性能和效率的要求
(3),确保相框应适应用户环境
九、优化
(一),方案优化
(二),改良设计
(三),外观润色
1,手工相框怎么制作方法
手工制作相框工具、原料:废纸
手工制作相框方法:
首先先准备一张纸,包装纸彩纸可以,剪下一个四方型来
接着把纸分成两份就可以折出两个相框了取其中一个彩纸叠相框,这么在一端折成一个三角型,另一端也折成一个三角型,是反着折得
接着把其中得一个三角型再向里折一下
接着把另一个长三角折过来,折在小三角型得上边接着翻过来得样子此时就能看见这小三角型里有一个口,接着咱们把那个大三角插进这口里去插好后得样子
为了使它能够立起来不倒,咱们需要把它这么对折一下这么多做几个,把它闷插在相片上。
2,怎么填农村住宅通用设计图集方案选型表
SolidWorks草图线条过粗寻求更改方法:
第一步:
用鼠标控制光标移动到【工具】点击设置(线型工具),操作方法在,如图:1所示,SW界面【工具】弹条框架列出:选择:【自定义】-》【线型】 “工具栏”界面框架下会显示【线型】
第二部:
(使用方法)举例如图2所示:先选择圆形线条,然后鼠标光标移动到左下角的线形工具进行线形选择,立即就能显示你所想的线形尺寸或形态,此致!
相框
相框(Frame)类似一个正方形,内部扣空,空白处刚好放常用的相片。相框可分为木制类、塑料类、数码类、玻璃类。它主要是用于相片的四边定位及加强它的美观性。也利于保护相片的质量;像带有玻璃的相框,可以防止相片变色发黄等。
设计方案
设计方案,是指标定一个项目设计的大方向。使一个大型、繁琐、复杂的工作可以有条理,有顺序,有效率的实施。设计方案能尽最大可能的降低工作过程中的返工、错误与偏差。使所生产出的产品,能够很好的完成它所应完成的任务,达到它所应达到的功能。应包含该项目的目标、要求、步骤与具体的任务划分。
高中通用技术相框设计方案范文 篇3
按照上级机关对精准扶贫工作的总体要求,促进我乡产业增效、贫困户增收,努力推进贫困户脱贫致富奔小康。根据我乡实际情况,制定农业科技人员进村开展技术扶贫工作具体实施方案。
一、总体思路
以推动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经营为中心,以科技服务和精准扶贫帮扶为基础,以推广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为载体,加快贫困村、贫困户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
二、成立农业产业扶贫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下设办公室于农业服务中心,由农业服务中心主任朱坤负责日常工作。
三、具体内容
(一)编制贫困村产业扶贫规划
1、洋垭村产业扶贫规划:全村106户,共417人。其中通过精准识别贫困户21户76人。该村林地面积广,植被良好,根据当地气候特点和土地资源。拟规划种植中药材63亩,其中天麻7亩、乌药50亩、猪苓6亩;核桃种植面积200亩;养殖黄羊600只。
2、溪口村产业扶贫规划:全村106户,共416人。其中通过精准识别贫困户25户84人。该村林地面积广,植被良好,根据当地气候特点和土地资源。拟规划种植中药材900亩,其中天麻200亩、乌药500亩、猪苓100亩、芫胡100亩;核桃种植面积20xx亩;木耳和香菇各1000斤;养殖黄羊500头。
(二)精准帮扶措施
1、宣传党的深化农村改革政策和强农惠农政策。
2、邀请农技专家到乡、村讲大课、办讲座。
3、农业技术人员下村现场指导,解答农户疑难问题。
4、定期组织农户进行科技培训,学习先进技术,有条件可带领农户到外地考察取经。
5、举办转移就业技能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科技示范户和新型职业农民。
6、建立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农业推广新机制。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
农业产业扶贫领导小组要全面统筹协调农业产精准扶贫工作。落实主体责任,实行包片总负责。坚持“分级负责、分组选派、分级管理、谁派谁管”的原则。制定“施工图”,签订“军令状”,编制贫困村农业产业精准扶贫工作清单。
(二)创新工作方法
驻村农业扶人员分解帮扶工作任务,主动作为,积极学习借鉴其他地方的先进经验和有效方法,提升帮扶能力和水平。通过会议座谈、信息报送、情况通报、经验介绍、发放资料等形式,加大宣传力度,引导贫困村(户)转变观念,提高自力更生的能力。驻村家业科技人员到村开展技术指导原则上每月不低于10天,开展技术培训每年不少于5次,每月5号前认真填写并上报《驻村农业科技人员开展技术扶贫行动统计表》、《县农业科技人员开展技术扶贫月报表》。
(三)强化政策保障
乡镇党委积极与上级相关单位争取政策资金,严格落实涉农资金专款专用,并保证用到位、用到点上。最大程度解决农户因缺少资金、技术、管理、抗御市场风险的问题。对驻村的农业科技人员,在职务职称晋升、岗位聘用等方面给予优先照顾。
(四)强化目标考核
严格执行贫困村不“摘帽”、贫困户不脱贫,技术帮扶人员不撤出的干部驻村蹲点工作制度。实行“双报告、双考核”制度,农业科技人员离开原单位要向单位主要领导报告,到达贫困村要向村党支部报告,年度考核时除原单位考核外,贫困村党支部需出具考核书面意见。把驻村农业科技人员技术扶贫工作纳入年终目标考核。对技术扶贫人员不到位、产业指导措施不力、基层不满意的实行严格问责。
高中通用技术相框设计方案范文 篇4
一、托幼机构开园前
1.制定本园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包括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各岗位工作责任制度(第一责任人、各部门、各班级、各老师)、疫情防控工作流程、信息上报流程、家长沟通机制、应急处置预案等,制度明确,责任到人,并进行培训和演练。托幼机构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疫情防控第一责任人。
2.每日了解教职员工及儿童健康情况,实行“日报告”、“零报告”制度,每天根据防控要求向主管部门报告具体情况。
3.根据上级主管部门要求和最新版新冠肺炎防控方案对全体教职员工进行制度、知识和技能培训。
4.开园前对园区进行卫生清洁和预防性消毒。
5.所有外出的教职员工和儿童,返回居住地后应当居家隔离14天,健康者方可入园。
6.做好防控工作的相关物资储备,准备充足的洗手液、手消毒剂、口罩、手套、酒精、消毒液、体温计、呕吐包、紫外线消毒灯等。
7.设立(临时)隔离室,位置相对独立,以备人员出现发热等情况时立即进行隔离使用。
二、托幼机构开园后
8.每日了解教职员工及儿童健康情况,实行“日报告”、“零报告”制度,每天根据防控要求向主管部门报告具体情况。
9.对各类生活、学习、工作场所(如活动室、睡眠室、盥洗室、教师办公室、音乐室、洗手间等)加强通风换气,每日通风不少于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
10.对园区进行日常消毒。地面和公共区域设施可使用含氯消毒剂(有效氯250mg/L-500mg/L)擦拭,作用30分钟后用清水擦净。公共上课场所(如音乐室、舞蹈室、活动室等)每批学生进入之前都要进行一次消毒。
11.加强物体表面清洁消毒,每天定期消毒并记录。对门把手、水龙头、楼梯扶手、床围栏等高频接触表面,可用有效氯250~500mg/L的含氯消毒剂进行擦拭。每日“三餐两点”前对儿童就餐桌面常规消毒。
12.加强餐(饮)具的清洁消毒,餐(饮)具应当一人一具一消毒。餐(饮)具去残渣、清洗后,煮沸或流通蒸汽消毒15分钟;或采用热力消毒柜等消毒方式;或采用有效氯25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消毒后应当将残留消毒剂冲净。
13.卫生洁具可用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或擦拭消毒,作用30分钟后,清水冲洗干净,晾干待用。
14.加强垃圾分类管理,及时收集清运,并做好垃圾盛装容器的清洁,可用有效氯500mg/L的含氯消毒剂定期对其进行消毒处理。
15.建议教师授课时佩戴医用口罩。
16.教职员工和儿童每天入园时测体温,严格落实儿童晨午晚检和全日观察制度。晨检时工作人员要佩戴口罩和一次性手套。
17.严格落实教职员工及儿童手卫生措施。儿童出现以下情况必须洗手:入园后、进食前、如厕前后、从户外进入室内、接触污渍后、擤鼻涕后、打喷嚏用手遮掩口鼻后、手弄脏后等。
18.严格执行家长接送儿童不入园制度。
19.加强因病缺勤管理。做好缺勤、早退、病事假记录,发现因病缺勤的教职员工和儿童及时进行追访、登记和上报。
20.不宜组织大型集体活动。
21.通过各种形式面向教职员工、儿童和家长开展新冠肺炎预防的宣传教育。教会儿童正确的洗手方法,培养儿童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咳嗽、打喷嚏时用纸巾、衣袖遮挡口鼻。指导家长在疫情防控期间不带儿童去人员密集和空间密闭场所。
三、出现疑似感染症状应急处置
22.教职员工出现发热、干咳、乏力等症状,嘱其立即佩戴口罩去辖区内发热门诊就诊。
23.儿童出现发热、干咳、乏力等症状,应当立即使用(临时)隔离室,对该儿童采取有效的隔离措施,同时通知家长领返,带儿童去辖区内设有儿科发热门诊的医疗机构就诊,并做好防护。
24.对共同生活、学习的一般接触者进行健康风险告知,如出现发热、干咳等呼吸道症状以及腹泻、结膜充血等症状时要及时就医。
25.安排专人负责与接受隔离的教职员工或儿童的家长进行联系,了解教职员工或儿童每日健康状况。
高中通用技术相框设计方案范文 篇5
为有效控制蔬菜主要病虫害,兼顾数量、质量安全,特制订本方案。
一、防控目标
蔬菜主要病虫防治处置率达到90%以上,绿色防控覆盖率达到60%,总体防治效果达到85%以上,病虫危害损失率控制在10%以内。全生育期化学农药使用次数下降2-3次。蔬菜产品农药残留不超标,产品质量达到国家绿色食品原料基地标准。
二、防控策略
针对蔬菜病虫害发生特点,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为原则,以“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科学植保”理念为引领,保证产品质量安全,采取以“病虫基数控制、部分害虫诱杀、植物免疫诱导、安全药剂防治、高效药械应用”五大综合技术全程防控策略,将病虫为害损失控制在允许范围以内。
三、防控主要对象
病害:霜霉病、细菌性角斑病、灰霉病、白粉病、疫病、病毒病、炭疽病、根结线虫病、十字花科根肿病等。
害虫:粉虱、蚜虫、斑潜蝇、叶蝉、蓟马、叶螨、菜青虫、小菜蛾、甜菜夜蛾、斜纹夜蛾、豆荚螟等。
四、防控措施
针对高山、二高山、低山不同栽培模式的.蔬菜全生育期主要病虫害,重点推广以下绿色防控技术。
1.病虫系统监测。根据蔬菜病虫调查规范,出苗后或定植开始每5—7天调查一次病虫发生情况,明确主控及兼防对象。根据调查结果和防治指标,确定防治最佳施药时间,选择用药品种。
2.病虫基数控制技术。
选用适合当地栽培的抗病蔬菜品种。播前采用种子、苗床土壤处理,降低种子、土壤带菌,减少苗期土传病害的发生;设施蔬菜休闲期,利用覆盖薄膜高温闷棚和石灰氮、灭线磷等药剂处理土壤或在植保部门指导下引进物理电杀线虫技术;定植前进行药剂熏棚以及设施农业病害防治机控病等技术,杀灭棚内病菌,降低病虫基数,减轻全生育期病虫害防控压力。
3.应用免疫诱导产品。免疫诱导是提高作物免疫力,优化作物农艺性状,增强抗病抗逆能力的有效途径。在蔬菜各生育阶段分别使用5%氨基寡糖素、0.136%赤吲乙芸苔素、低温等离子油等3-4次,也可以引进一些新的诱抗剂如几丁聚糖、S-诱抗素等,促进缓苗,提高植物免疫力,优化生长势,提高坐果率,减少病害发生,改善品质、提高产量。
4.害虫诱杀、阻隔技术。
设施蔬菜:一是推广色板诱虫技术。利用黄板诱杀设施内的蚜虫、粉虱、斑潜蝇,蓝板诱杀蓟马,控制虫害及病毒病。每亩悬挂诱虫板40张,全生育期更换4-5次。二是推广使用防虫网。在棚室入口和通风口设置30-40目的防虫网,阻隔外来迁入害虫。防虫网覆盖之前用20%异丙威烟剂进行熏棚消毒。
露地蔬菜:一是安装杀虫灯,每15-20亩一台;二是悬挂诱虫板,每亩40张。三是安装害虫性诱捕器。
5.优化农药品种,推广生物防治技术。根据病虫发生程度,在必须采用药剂防治时,优先选用高效低毒、剂型先进的农药品种,示范推广新型生物农药如枯草芽孢杆菌、哈茨木霉菌等,并轮换交替使用,降低病虫抗药性风险。同时积极推广使用生物农药,如多抗霉素防治白粉病、灰霉病、猝倒病、黄瓜霜霉病和番茄晚疫病;农用链霉素防治黄瓜细菌性角斑病。
露地蔬菜主要推广应用生物制剂防治,减少化学农药。在害虫点片发生或盛发初期施药,选用植物源或微生物源杀虫、杀螨剂。粉虱类可选用矿物油、球孢白僵菌和乙基多杀菌素等药剂;害螨类可选用矿物油、藜芦碱、浏阳霉素等药剂;蚜虫类可选用藜芦碱、鱼藤酮、除虫菊素、苦参碱等药剂;蓟马类可选用乙基多杀菌素、多杀菌素等药剂。对十字花科根肿病采取土壤酸度调节,轮作进行控制。
6.合理使用农药助剂。使用农药助剂有利于农药有效成分的分散,药效发挥或延长药效,也有利于病虫接触或吸收农药有效成分等,从而提高防治效果,降低农药使用量,减少农药残留。试验示范激键、有机硅、安融乐等一些技术成熟的助剂,达到减量控害,提质增效的目的。
7.应用高效施药技术。选用高效施药器械,大棚推广热力烟雾机和静电喷雾技术,露地大田试用无人机提高农药利用率,减少施药量,提高效率,减轻病害发生程度,降低农药残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