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方案 > 幼儿园语言活动策划方案(通用15篇)

幼儿园语言活动策划方案

时间:2025-04-15

幼儿园语言活动策划方案 篇1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感受团结力量大的道理。

  2、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熟悉故事,学习复述故事中的对话,并进行表演。

  4、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5、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感受团结力量大的道理

  活动难点:熟悉故事,学习复述故事中的对话,并进行表演

  活动过程:

  一、小朋友你们知道吗?有一位老公公在种萝卜,等萝卜长大了,你们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吗?

  二、听教师讲故事一遍,提问:

  1、老公公叫谁来帮忙了?(老奶奶)

  2、老奶奶叫谁来帮忙了?(小姑娘)

  3、小姑娘怎么说的?(唉,来了来了)

  4、接着谁来了?(小狗)

  5、小狗怎么说的?(汪汪汪,来了来了)

  6、小狗喊谁?(小花猫)

  7、小花猫怎么说的?(喵喵喵,来了来了)

  8、小花猫叫谁呢?(小老鼠)

  9、小老鼠怎么回答?(吱吱吱,来了来了)

  三、大班幼儿表演故事一遍,感受欣赏活动的乐趣。

  四、指导个别幼儿分角色表演故事,感受团结的道理。

幼儿园语言活动策划方案 篇2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了解蚯蚓的生活习性。

  2、锻炼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

  3、通过学习故事,学会帮助别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活动准备:《谁松的土》挂图、蚯蚓图片、蚯蚓实物。

  活动过程:

  一、谜语导入:

  1、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谜语,看看谁能猜出它是什么。“细细长长一条龙,天天躲在泥土中,他是庄稼好朋友,钻来钻去把土松。”

  2、“它是谁?”“它长什么样子?”“他生活在哪里?”“他喜欢干什么?”小朋友们听得非常仔细。现在我们都知道了蚯蚓喜欢松土,但是有一棵小桃树不知道。他到处寻找帮他松土的小动物,我们看看他都遇到了谁。

  二、出示挂图,让幼儿自由表述。

  1、出示第一幅挂图,他遇到了谁?对,是蝴蝶。我们来学一学蝴蝶飞。那小桃树会怎么问蝴蝶呢?是你帮我松的土吗?那蝴蝶会怎么回答?不是蝴蝶,小桃树又继续找他又找到了谁呢?我们来看下一幅图。

  2、分别出示二、三幅挂图,问题同上。也不是啄木鸟,那最后小桃树找到帮他松土的小动物了吗?我们来看最后一幅挂图。

  3、出示第四幅挂图,最后他找到了谁?对,是小蚯蚓。小桃树会怎么问小蚯蚓?小蚯蚓会怎么回答?原来是小蚯蚓帮它松的土。那小蚯蚓有松土的本领,其他小动物有什么本领呢?我们听听故事里是怎么说的。

  三、对照挂图完整讲述故事后,表演故事。

  故事讲完了,故事里小蝴蝶有什么样的本领?小蜜蜂和啄木鸟呢?好,小朋友们听得很认真。现在老师来扮演小桃树,你们扮演小动物加上动作我们一起来表演一下好吗?

  四、出示实物,让幼儿观察。

  1、今天老师把小蚯蚓和他的家一起请来了,闭上眼睛等他出来。小蚯蚓什么样子?什么颜色?他生活的土是什么样子的。对,它是活在湿润的土里。

  2、我们摸一摸它看看是什么感觉。软软的,滑滑的,很好。我们让他休息一下。

  五、幼儿自由讨论蚯蚓生活习性,并自由表演。

  1、蚯蚓是怎样松土的呢?请小朋友用好看的动作表演一下。(教师总结提升动作,然后请幼儿一起跟着表演。)

  2、那小蚯蚓吃什么呢?小蚯蚓怎样保护自己呢?小朋友们非常聪明,小蚯蚓吃一些腐烂的树叶或是从土里吸收一些东西,遇到危险时可以钻到很深的土里。它还有一个很厉害的本领就是被砍成好几节时还是可以活下来,是不是非常厉害!

  六、情感教育。

  小桃树长得这么健康是因为有那么多的好朋友帮助了他,他非常感谢他们。他的好朋友也感到非常的高兴。那你想帮你的好朋友做些什么事呢?(教师总结)

  七、结束部分:

  小朋友们非常棒,我们还有一件很重要的事就是送小蚯蚓回家,我们一起去吧!

幼儿园语言活动策划方案 篇3

  活动目标:

  1、乐于表达,学习主要角色之间的对话。

  2、能够仔细观察画面,根据图片提供的线索,大胆猜测和想象故事情节。

  3、在猜测故事情节的过程中,体验观察和发现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课件《母鸡和苹果树》。

  2、自制一棵苹果树。

  活动过程:

  1、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师:看,画面上有什么? 我们一起来看看房子里住的是谁。

  师:哎呀,原来房子里住的是母鸡妈妈。

  2、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画面,大胆猜测,学习主要角色间的对话。

  (1) 师:一天早晨,母鸡醒来,推开窗户……

  咦,鸡妈妈怎么了,是什么表情?(幼儿回答)

  师:母鸡妈妈瞪大了眼睛,好象看到了什么感觉很惊讶,那你猜猜看它看到了什么?(幼儿自由回答)

  那母鸡妈妈到底看到了什么?(点击课件:苹果树)

  母鸡说:“这棵苹果树哪儿来的呢?昨天还没有这棵树呢?”

  那你们来猜猜看这棵苹果树是哪里来的呢?

  那我们带着问题接着往下看。

  (2) 师:一阵风吹来,苹果树上出现了什么?看看耳朵是什么样子的?

  你觉得这是谁的耳朵?

  苹果树怎么会长耳朵呢,你们觉得怎么样?

  母鸡妈妈也觉得很奇怪,说:“真奇怪!我从来没见过苹果树长着尖尖的耳朵。”

  哎,你们听苹果树也说话了:“我们苹果树有时候是这样的。”

  那接下去又会发生什么呢?

  (3) 师:又一阵风吹来,苹果树上又出现了红红的什么?

  那鸡妈妈看到红红的舌头会怎样?

  它会怎么说?苹果树又怎么说呢?

  接下去还会发生什么呢?

  (4) 师:又一阵风吹来,苹果树上出现了什么?

  鸡妈妈看到这条毛茸茸的尾巴又会怎么说呢?

  苹果树怎么回答的?

  (5) 师:你认为这是一棵真的苹果树吗?你觉得是谁假扮的?

  那你们有没有什么好办法,让它现出原形呢?(幼儿自由回答)

  小朋友想出了很多好办法,鸡妈妈也想出了一个好办法:“鸡妈妈让苹果树学大树摇,苹果树摇啊摇,树上的叶子都掉下来了,看,到底是谁假扮的呀?”(点击课件:啊,原来是一只大灰狼假扮的。)

  那它为什么要装成苹果树呢?

  (6) 师:原来大灰狼装扮成苹果树是想来吃母鸡妈妈的,那你们有什么好办法来帮助母鸡妈妈对付大灰狼?(幼儿自由讨论)

  小朋友想出了很多好办法,那我们来看看鸡妈妈是怎么做的?

  3、完整讲述故事。

  师:你们喜欢这个故事吗?

  这个好听的故事的名字叫《母鸡和苹果树》,那请你们跟着老师一起来讲讲这个故事吧。

  4、表演故事。

  师:你喜欢故事里的谁?为什么? 现在我们来表演故事,你可以选择当鸡妈妈,也可以选择当苹果树。

幼儿园语言活动策划方案 篇4

  活动目标:

  1、能通过观察画面,理解故事情节,大胆推测、讲述母鸡和狐狸之间可能发生的事情。

  2、学习故事中的动词短句:走过……、绕过……、越过……、经过……、穿过……、钻过……。

  3、幼儿创设场景,感受和体验文学作品的诙谐、幽默。

  4、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准备:

  1、课件、背景音乐《稻草里的火鸡》、《母鸡萝丝去散步》的视频、动词短句卡片等。

  2、准备椅子、地垫、一个大袋子(障碍物)、大圆筒、拱门、跨栏、呼啦圈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教师:小朋友,今天刘老师要带你去一个农场,请你仔细看看,你认识农场里的设施吗?

  2、观看课件P2。

  教师:这个农场真大,你看见了什么建筑物?请你大胆的说出来。(鼓励幼儿说出:院子、池塘、草堆、磨坊、蜜蜂房、篱笆等)

  二、幼儿观看课件(一),并大胆地猜测故事的基本情节。

  1、观看PPT第2—4页。教师:在农场里,发生了一些有趣的事情。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教师:你看见了什么?这是一只什么鸡?鸡在干什么?

  狐狸的眼睛在看着谁?你猜它在想什么?那母鸡到底会不会给狐狸吃掉呢?接下来请看——(让幼儿猜想)

  教师:你看见了什么?狐狸这么样?(跳起来想吃母鸡)

  母鸡知道吗?为什么?你猜,母鸡会被吃掉吗?

  教师:发生了什么事情?狐狸吃到母鸡了吗?狐狸的表情是怎样的?这时,狐狸会想什么?那么母鸡知道后面跟着狐狸吗?那接下来又会发生什么事呢?母鸡又会去到哪里呢?请你们仔细地观看——

  2、请幼儿连续观看PPT第5—16页。(每张课件设置15秒)并回答问题。

  教师:看完了课件,请你告诉我们,你看到了什么?故事里面发生了什么事情?(邀请2~3人讲述)

  3、请幼儿再观看课件(二),深入地观察画面,并进一步了解故事的情节。

  重点:观察狐狸和母鸡的表情,还有其它动物的表情与动作。

  4、教师播放视频,请幼儿完整地欣赏故事。(视频4分钟)

  三、引导幼儿回忆故事内容,并认识动词短句。

  1、教师:故事的名字叫什么?(《母鸡萝丝去散步》)(请个别幼儿出来表演什么叫“散步”。)

  教师:母鸡去散步,一路上经过了哪些地方?(幼儿与教师一起回忆故事情节,教师边出示动词短语,并张贴在黑板上。)

  (走过院子——绕过池塘——越过干草堆——经过磨坊——穿过篱笆——钻过蜜蜂房)

  ★重点:邀请幼儿用动作表现出“动词短句”。

  2、教师:你们喜欢这个故事吗?你最喜欢里面的谁?为什么?喜欢狐狸吗?为什么?

  3、教师小结。

  ◆狐狸的眼里只有母鸡,一心想着吃鸡,其它什么都没看见,所以发生了那么多滑稽、好笑的事情。真是一只贪心、倒霉的狐狸。

  ◆母鸡在遇到危险的时候,表现的非常的镇定和勇敢,而且想出了许多办法来对付狐狸,这真是一只了不起的母鸡呀!

  四、幼儿自己商讨,创设故事情景并进行游戏。

  1、幼儿分成两组,每组负责摆设3个情景。

  2、教师带领幼儿整理情景。

  3、跟着背景音乐,一起述故事和游戏表演。

  4、活动结束。

幼儿园语言活动策划方案 篇5

  活动目标:

  1、通过对故事内容的理解,进一步感知雾的特征,以及雾给日常生活带来的不便。

  2、通过实践游戏,亲自体验“雾茫茫看不清”的感觉。

  3、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重难点:

  了解雾给日常生活带来的不便。

  活动准备:

  1、有关雾的图片。

  2、一个半透明的保鲜袋做眼罩时用。

  活动过程:

  一:谈话并结合图片引导幼儿回忆雾天的特征。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谜语,我们一起来猜猜它是什么?“像云不似云,像烟不似烟,风吹可飘动,日出始散开”这是什么?

  师:你见过雾吗?谁来说说雾天是什么样子的?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图片说说(通过观察图片中白茫茫的景象,使幼儿感受到雾天的特征:白茫茫、模模糊糊,看不清楚等)

  (效果分析:以猜谜语的方式引出今天的主题“雾”根据已有的经验回忆雾是什么样的,激起幼儿对雾的兴趣。)

  二:比较晴天和雾天的不同。

  师:晴天和雾天有什么不同?(幼儿根据已有的经验回答)

  师:晴天时,马路上的汽车,天上的飞机是怎样行驶的?我们看出去的东西是怎样的?

  师:雾天的时候,汽车和飞机会碰到什么烦恼?我们在雾天看东西有什么感觉?

  师:你喜欢雾天吗?为什么?雾弟弟非常淘气,它经常溜到地上来玩,为什么说它很淘气呢?现在我们来看看吧。

  (效果分析:通过对雾知识的了解,让幼儿辨别晴天和雾天的不同,感知雾给日常生活带来的不便。)

  三:故事《淘淘气的雾弟弟》

  师:出示图片让幼儿讨论雾弟弟做了哪些淘气事?

  师:雾天的时候,雾弟弟蒙上马路上的汽车,汽车会发生什么烦恼?(马路上的汽车看不清楚)。

  师:海上的轮船会不会碰到什么烦恼?(海上的轮船不知道往哪儿开?)

  师:路上的行人碰到什么烦恼?(路上的行人都像黑夜里一样)最后是谁带走了雾弟弟?(引导幼儿说出:“太阳来了,雾就消失”的道理)

  师:从这些事上让我们感觉到了雾弟弟真的是非常的淘气,我们这个故事就叫《淘气的雾弟弟》,现在我们一起来讲这个故事好吗?

  四、教师小结:

  是呀,雾给出行的人们带来很多的不方便,汽车要限速行使,飞机、船要停航,高速公路要关闭等等,所以在雾天的时候我们要特别注意安全,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再次感知雾给我们带来的不便。

  (效果分析:通过故事感知雾弟弟的“淘气”。并通过图片让幼儿再次观察雾天的情形,丰富幼儿的经验,由于雾弟弟的淘气给出行人们带来了许多的麻烦。)

  五:游戏:雾天开车

  在“路边”用小椅子设置一些障碍,幼儿分组戴上自制的眼罩,模拟“雾天开车”,游戏中如果碰到障碍就代表发生交通事故,停止游戏。

  师:说说“雾天开车”是什么感觉?

  (效果分析:以游戏的形式,让幼儿亲自体验雾茫茫看不清的感觉。)

幼儿园语言活动策划方案 篇6

  活动目标:

  1、认真倾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喜欢螃蟹并产生进一步探索螃蟹的兴趣个欲望。

  2、知道认识螃蟹,知道它的基本特征,知道螃蟹有再生的功能。

  3、引导幼儿用创造性地运用各种词汇,并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4、能仔细倾听故事,理解主要的故事情节。

  5、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活动准备:

  1、挂图

  2、螃蟹

  活动过程:

  一、观察螃蟹,引发兴趣。

  1、教师出示螃蟹: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样很好玩的东西,你们看!是什么啊?

  幼儿:螃蟹。

  2、幼儿自主观察螃蟹。

  ――我请小朋友们都睁大眼睛好好找一找,看看你能发现螃蟹什么秘密。(比如螃蟹有几条腿,它的腿有什么特点,它的眼睛是什么样子的,它是怎么走路的等等。)

  3、将幼儿分成四组并提供筷子等工具,让幼儿自主观察,幼儿可以相互讨论,教师从旁指导。

  4、集中幼儿,讨论:你发现了螃蟹什么秘密?

  5、――刚才小朋友们在观察螃蟹秘密的时候,发现这只螃蟹的一只腿断了。这是为什么呢?这只小螃蟹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二、观查图片

  1、出示图片(1~5)

  ――到底小螃蟹的腿为什么会断了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图片。

  2、幼儿观看图片,可以相互讨论。

  3、你有什么看不懂的地方呢?

  三、理解图意。

  1、结合图片完整倾听故事。

  2、提问,帮助幼儿理解图意。

  (1)小螃蟹的腿为什么会断?发生了什么事情?

  (2)小螃蟹去找谁?兔子医生把它的断腿接上了吗?为什么?

  兔子医生是怎么说的?

  请幼儿学说兔子的语言。

  (3)小螃蟹又找到了谁?山羊医生怎么说?山羊医生把小螃蟹的断腿治好了吗?你是怎么知道的(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请幼儿学说山羊医生的语言。

  (4)金龟子建议小螃蟹找谁?壁虎怎么说?

  请幼儿学说壁虎的语言。

  3、教师小结:原来螃蟹有一种特殊的本领。当它被敌人抓住一条步足,螯足又无力对付这个敌人时,它就会断掉那条被敌人抓住的步足,然后脱身逃跑。过些日子以后,螃蟹还会从断的地方再长出一条新的腿来的,螃蟹的这种本领叫“自切”,是它长期以来适应复杂的外界环境的结果。

  四、欣赏故事。

  1、结合图片完成倾听故事。

  2、――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又发现了螃蟹的什么秘密?

  幼儿:自切的本领(有再生的功能。)

  五、活动结束。

  教师:刚才我们发现了螃蟹的很多秘密,让我们回去再好好观察,找找看,看看螃蟹还有什么我们不知道的秘密。

幼儿园语言活动策划方案 篇7

  活动目标:

  1。知道常见动物的特征。

  2。激发爱护小动物的情感。

  活动准备:

  1、课件-动画片:可爱的小动物

  2、课件-幻灯片:家养动物的影子

  3、课件-幻灯片:两只脚动物,四只脚动物

  活动过程:

  一、导入

  播放动画片:可爱的小动物,引起幼儿的兴趣。

  小朋友,你们喜欢看动画片吗?,动画片里有许多可爱的小动物,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它们都是谁。

  二、展开

  1、动画片里,我们看到了许多小动物,又有小动物要来了,你们猜猜它们是谁?

  (1)第一个小动物呢,它尖尖的嘴巴很怕猫,小朋友猜猜它是谁?

  (让幼儿猜猜后,出示小老鼠,鼓励幼儿猜对了)

  (2)又来了一只小动物

  它没有手也没有脚,靠着尾巴在河里游小朋友猜猜它是谁?

  (幼儿猜出后,出示小鱼)

  (3)鼻子长的像钩子,耳朵大的像扇子,腿儿粗的像柱子,尾巴细的像辫子

  (大象)

  (4)宝宝装在袋子里跑(袋鼠)

  (5)耳朵长长的,眼睛红红的,尾巴短短的。(兔子)

  2、 课件:家养动物的影子

  根据动物影子猜动物

  (1)你知道这是谁的影子吗?

  让幼儿先看动物的影子,讨论后发现是哪种动物。

  (2)通过影子和动物的比较,让幼儿进一步了熟悉和了解动物的外形特征。

  3、课件:两只脚动物,四只脚动物

  小朋友真棒,小动物都被你们找出来了,那我们在来看一看,这些小动物那些有四只脚,哪些有两只脚,哪些身上有漂亮的羽毛。

  三、结束

  小朋友和小动物玩的开心吗?让我们一起来唱歌给动物宝宝听吧。

  幼儿演唱歌曲《我爱我的小动物》。

幼儿园语言活动策划方案 篇8

  活动目标:

  1、懂得应该讲文明、懂礼貌的道理。

  2、学会用不同的声音、语气表演儿歌情节。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已经知道敲门的文明礼仪。

  2、物质准备:奶奶、雷公公、啄木鸟的头饰,啄木鸟和雷公公的声音。

  活动过程:

  1、手指游戏导入活动

  (1)跟幼儿一起玩红红和黄黄的手指游戏。

  (2)提问:红红到黄黄门口的时候是怎么敲门的?(咚咚咚)你们平常是怎么敲门的?

  (3)引导幼儿说一说,怎样的敲门方式是有礼貌的,怎样的敲门方式是没礼貌的。

  2、教师示范朗读

  (1)教师示范朗读,强调常规幼儿认真倾听。

  (2)朗读前抛出问题:故事里都有谁?发生了什么?幼儿带着问题倾听儿歌更有目的性。

  (3)提问:装雷公公和装啄木鸟的时候分别是怎么敲门的?(幼儿敲桌子表现)你喜欢哪种敲门方式?奶奶最后给谁开门?为什么?

  3、幼儿学习朗诵引导幼儿用不同的声音、语气来学习朗读儿歌。

  提问:

  (1)雷公公的声音的怎样的?(很大声),啄木鸟啄树的声音是怎样的?

  (2)朗读"我装雷公公"这一段时应该用什么样的声音、什么样的语气?(语气很急,敲门时"轰轰轰"的很大声)

  (3)朗读"我装啄木鸟"这段时应该用什么样的声音、什么样的语气?(语气比较柔和,敲门时"笃笃笃"的声音比较轻)

  4、幼儿了解人物前后不同的态度与效果提问:我装雷公公敲门"轰轰轰"时,奶奶开门了吗?我装啄木鸟"笃笃笃"敲门的时候,奶奶开门了吗?为什么?

  5、组织幼儿分组表演《雷公公和啄木鸟》,让幼儿从中进一步体验作品。

  (1)教师当奶奶,全班幼儿当小朋友,桌子当成是门,让幼儿与教师一起边朗读边表演。

  (2)幼儿分组表演,第一组幼儿表演"雷公公",第二组幼儿表演"啄木鸟",教师扮演奶奶

  6、小结:我们在生活中应该像啄木鸟一样轻轻地有礼貌地敲门,在日常生活照不仅仅是敲门要有礼貌,时时刻刻都要做个懂文明讲礼貌的小朋友。

  活动延伸:

  (1)将雷公公、啄木鸟、奶奶的头饰投在表演区,鼓励幼儿表演儿歌。

  (2)在日常生活中启发幼儿要学啄木鸟讲文明、懂礼貌。

幼儿园语言活动策划方案 篇9

  活动背景:

  本月,我们正在进行《动物大世界》的主题活动。在很多的教学活动中,会借助动物这个生动载体来开展一些情感类的活动。这次选用的绘本《小老鼠忙碌的一天》,就是向孩子们去传递一种亲人之间的关爱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去表达。同时,在幼小衔接的教育中,要为孩子们创设更多的主动学习的机会,因此,本次活动就大胆尝试了自主阅读的活动方式,从而培养孩子们自主学习的能力。

  活动目标:

  1、根据故事提供的大小老鼠"忙碌"的线索,大胆想象并推测它们的心理变化。

  2、感受并体验大小老鼠之间相互关爱的情感。

  活动准备:

  PPT、音乐《雨中漫步》、心情卡、图片、阅读小图书等。

  活动过程:

  一、交代故事名称,引起幼儿的兴趣

  1、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故事,名字叫《小老鼠忙碌的一天》。

  2、小老鼠想讲讲自己忙碌的一天,什么叫"忙碌"呢?

  过渡语:那小老鼠到底在忙些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个故事。

  二、自主阅读,理解故事情节

  1、小老鼠和大老鼠都在忙些什么?

  2、当大老鼠在翻土的时候,小老鼠在干什么呢?

  小结:当大老鼠需要帮助的时候,小老鼠却在忙着自己的事。

  3、大老鼠的心情是怎样的?你从第几页发现他很生气(不开心)?

  4、小老鼠为什么要收集这么多的东西?这些收集的材料都有什么用呢?

  5、为什么小老鼠要亲手给大老鼠做一顶帽子呢?

  小结:亲手做的东西更代表了自己的心意,代表了小老鼠对大老鼠的爱。

  6、当大老鼠收到帽子以后,它心情有什么变化吗?

  7、你觉得这是一顶怎样的帽子?

  过渡语: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这个充满爱的故事。

  三、完整欣赏故事,情感迁移

  1、在我们的生活中一定也有充满爱和关心别人的故事。你关心过谁?你是怎么关心他们的呢?(生生互动,个别交流)

  2、请幼儿大胆说说自己关心身边人的感人故事。

  小结:是呀,让我们用真心去关心身边的人,用爱亲手制作他们最需要的东西,这就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礼物,这个世界就充满了爱。

  教学活动反思与调整:

  活动亮点:

  1、本次活动的选材还是有一定挑战性的,图片画面的选择体现了老师精心、用心的对素材进行了解读。

  2、在幼儿的学习方式改变了以往语言活动的形式,从图示的演示、语言的激发、幼儿矛盾思维的'"撞击"、自主阅读、到集体欣赏等,能大胆的进行尝试,更为孩子们创设了更多自主学习的机会。

  3、活动的环节比较清晰,提问的设计、内容也能围绕活动目标进行预设。一些幼儿的表达能力非常强,本次活动目标达成度比较高。

  4、老师的随机应变、回应提升的能力比较强,发现孩子们活动中的困惑或是闪光点都能及时的捕捉与把握。如:幼儿对图片画面的理解不是很清晰的时候,老师建议孩子们再次进行自主阅读,并提出相应的要求,使幼儿有目的的去看图书。幼儿说到几个关键词:忙碌、唯一、为什么亲自做帽子等,老师都给予了很好的提升。

  5、教师个人的语言素质比较强,运用一定的音乐背景,故事讲述很感人。

  活动调整与建议:

  1、在教学活动前,我也发现,活动的目标及环节中的提问,其实更突显的是小老鼠对大老鼠的关爱,因此,活动的情感目标如果调整为"感受并体验小老鼠用特别的方式关爱大老鼠的情感。"也许更合适一些。

  2、老师在活动中预设的关键问题比较有价值,过程中提问也有一定的推进性,但是提问与回应还是要更清晰一点,对于小老鼠与大老鼠他们各自忙碌的事与心情的体验,跳跃性不要太大,可以集中的进行讨论。

  3、在活动中,还是要凸显活动中的主角--小老鼠,因此不要太多的放大大老鼠的心情。在心情卡片的运用上,大老鼠可以是:高兴--生气--高兴。小老鼠:高兴--高兴。

  4、小细节方面:幼儿完整欣赏的故事图片可以再放大一些。

幼儿园语言活动策划方案 篇10

  活动设计:

  《开心照片》

  活动目标:

  1、知道笑有很多种,能用体态、表情、笑声等方式表现各种笑。

  2、愿意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快乐经验,获得愉快的情绪体验。

  活动准备:

  1、教师收集自己开心大笑的照片以及各种人物、动物不同笑态的图片或实物。

  2、幼儿收集自己开心的照片,并在父母的帮助下回忆起当时开心的原因。

  活动过程:

  一、我们的笑

  1、教师出示自己开心大笑的.照片,说一说自己笑成什么样,为什么那么开心。

  2、分组交流:向同伴介绍自己开心的照片,说一说自己笑成什么样。为什么这么开心。

  3、学学你的笑。模仿同伴照片中开心的表情和样子。

  4、不同的笑。把自己的照片与同伴的照片摆放在一起比一比,看看笑得有什么不同。

  二、谁在笑

  1、逐一出示各种人物、动物不同笑态的图片,说一说是谁在笑,是怎么笑的。

  2、学一学图片中人或动物笑的表情和样子。

  3、说一说,看看这些图片后自己的感觉和心情。

幼儿园语言活动策划方案 篇11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情节,感受小蜗牛善良、爱朋友的美好情感。

  2、围绕故事主题大胆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想法。

  3、学习制作微笑卡片,体验关心别人的同时自己也能得到快乐。

  活动准备:

  1、教学挂图四幅,内容分别为:(1)小鸟唱歌、大象干活、小兔送信、小蜗牛着急(2)蚂蚁搬东西、小蜗牛微笑(3)小蜗牛把信交给小兔(4)朋友们高兴的看信2、微笑的表情图,舒缓优美的背景音乐,《歌声与微笑》的音乐磁带3、圆形卡片、彩笔、剪刀活动过程:

  1、出示微笑的表情图,引导幼儿观察:

  (1)小朋友,请你观察一下,图上小朋友脸上的表情是什么样子的?(引导幼儿说出图上的小朋友正在微笑),那你们看到这个小朋友的微笑,心里感觉怎么样?(高兴、快乐、舒服、愉悦、开心)原来微笑还能带给别人快乐,森林里的小动物们都想把快乐带给别人,你们想知道他们都是用什么办法给别人带来快乐的?

  2、分别出示挂图,引发幼儿分段理解故事。

  (1)出示图一:提问:森林里有哪些小动物?他们在做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小蜗牛的心里为什么着急?

  (2)出示图二:提问:小蚂蚁是怎样夸奖小蜗牛的?如果你是小蚂蚁,你会怎样夸奖它?

  (3)出示图三、四,提问:小蜗牛为朋友们做了一件什么样的事情?小蜗牛把微笑送给了谁?森林里的小动物收到小蜗牛的信,心里感觉怎样?

  3、播放舒缓的背景音乐,教师完整一遍讲述故事。

  提问:故事的名字叫什么?为什么小蜗牛会想到把微笑送给大家?大家喜欢小蜗牛的微笑吗?为什么他们都认为小蜗牛了不起?鼓励幼儿互相交流自己的想法。

  教师小结:原来微笑能给人带去快乐,小蜗牛虽然能力不大,但它有一颗爱心,为了让自己的朋友快乐一点,它把微笑送给了大家,给大家带去了快乐,所以大家都觉得它很了不起。

  4、体验微笑。引导幼儿讨论:你们觉得小蜗牛的微笑美吗?你们会不会微笑?请小朋友学学小蜗牛的微笑并说说想把微笑送给谁?(例如:我把微笑送给妈妈,让她快乐:我把微笑送给生病的小伙伴,让他身体快点好起来)5、传递微笑。教师提供材料鼓励幼儿在音乐《歌声与微笑》的伴随下制作微笑卡片,然后将微笑卡片送给周围的人(如:幼儿园其他班级的小朋友和家长等,并说一句祝福的话)活动延伸:

  请幼儿说一说除了微笑,还有什么办法也能给大家带来快乐。

幼儿园语言活动策划方案 篇12

  一、 活动目标1. 体验味觉,增加味觉经验。2. 品尝酸、甜、苦、辣、咸的不同味道。3. 学习相关汉字。二、 活动准备1.故事《酸、甜、苦、辣、咸》以及表示酸、甜、苦、辣的表情图。2.将柠檬水、糖水、苦瓜汁、姜茶以及盐水的水杯布置在五个区域,每种口味的水旁边各放一盘切成小块的馒头,插上牙签。3. 酸、甜、苦、辣、咸汉字卡若干三、 活动过程1.教师讲述《酸、甜、苦、辣、咸》的故事,学习相关汉字。2.邀请幼儿当大厨,试着找一找酸、甜、苦、辣、咸5个朋友在哪里(1)幼儿各自选择一个水杯用牙签取一块小馒头,蘸一蘸水杯中的水,尝尝是什么味道。(2)说说你刚才尝到了什么味道?并指出相应的汉字。3.出示表情图,请自愿的幼儿根据自己品尝味道时的感受把汉字与相对应的表情连线。四、延伸活动制作特殊味道的面:在五个碗内各放入烫好的面条,然后分别在碗内各放一勺盐、糖、芥末粉和柠檬汁,另一碗保持原味,拌好后让幼儿品尝。

  故事酸甜苦辣咸酸酸、甜甜、苦苦、辣辣、咸咸是5个好朋友。他们感情好极了,白天一起玩耍,晚上一起睡觉,形影不离。他们最喜欢玩捉迷藏的游戏有时候躲在大树上,有时候躲在石头后面,玩得不亦乐乎。有一天,酸酸突发奇想:“嗯,太无聊了,辣辣老是躲在大树上,咸咸老是喜欢躲在石头后面,一下子就找到了,太没意思啦!我们改个玩法吧!”苦苦最怕动脑筋了,他苦着一张脸说:“这种事情别找我。”甜甜开心的笑着说:“我有个好主意,我们找叽哩呱啦来,然后施展我们的隐身术,让他找不着我们。”大家一听都说:“嗯,好主意。”叽哩呱啦来了,他趴在墙上数着:“一、二、三,躲好了吗?”“好了!”声音模糊的传来。叽哩呱啦找找大树上,找找石头后,一个也没有,最后他发现地上有5盆水,“哦,隐身术!这招骗得了别人,可骗不了我!”于是他尝尝每盆水的味道,说:“这是酸酸,这是甜甜,这是苦苦,这是辣辣,这是咸咸,太好了,我一下子就抓到你们了!”

幼儿园语言活动策划方案 篇13

  每个孩子都有他们各自的学习方式,只有允许他们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学习、操作与探索,孩子的学习才是主动的,学习的效果才是积极、有效的。我们的教育才是真正做到了尊重幼儿。

  我们小班有个孩子叫康康,他在绘画活动中表现特殊:每当老师讲解完作画要求,孩子们兴致盎然地开始画画时,只有康康呆坐在那里一动也不动。老师上前询问时他总说:“我不会画,老师帮我画。”前几次,我总以“你看别的小朋友都是自己画的,康康也要自己画,好吗?”来回答他。结果就以不画告终,而当他看到别人漂亮的画时又好生羡慕。就这一情况我进行了分析:康康虽然年龄比同龄幼儿小一些,但他在智力、动手能力等各方面学习能力都不落后于其他幼儿。他不是不会画画,也不会画不好,关键在于他对绘画缺乏自信心。找到了问题的症结,在组织绘画活动时我改变了策略:当康康再次要求老师帮他画画时,我就对他说:“来,老师陪你画。”于是,我一边握住他拿笔的手,一边则用语言鼓励他(他运笔时我的手不用力):“小手握住笔,眼睛看好,用点力变(画)!变(画)!变(画)!看漂亮的饼干(或其他物体)变出来了!”

  初次看到自己也能像同伴一样画出东西来,康康感受到了成功喜悦的快感——他大声地哈哈笑了起来。我也从他的笑容里看到了他对画画的自信心萌芽。以后,康康就不再要求老师帮他画画了,我按照上面的方法陪他画了一段时间后,便开始培养他独立作画的习惯(绘画时不用老师陪在身边)。如今康康对画画已有了较浓的兴趣,能像其他小朋友一样充满自信的画画了。康康的改变让我从中受到了不小的启发:当幼儿在集体活动中有特殊的行为表现时,教师要善于去发现,及时分析情况,采取措施给予相应的教育,这将在无形之中使幼儿受到支持与鼓励,培养孩子对活动的自信心和积极性。让孩子得到良好的发展!

幼儿园语言活动策划方案 篇14

  活动目标:

  1.学念儿歌,会模仿不同车辆的声音。

  2.尝试简单替换个别词语的仿编,感受儿歌的韵律美和节奏感。

  活动准备:

  1.将座位排成半圆形。

  2.一段欢快的音乐。

  重难点:

  重点:学念儿歌,会模仿不同车辆的声音。

  难点:尝试简单替换个别词语的仿编,感受儿歌的韵律美和节奏感。

  活动过程:

  (一)说说上幼儿园的方式。

  1.“孩子们,你们每天是怎么来幼儿园的?”

  2.请回答的幼儿用简单的动作表现自己上幼儿园的情景。

  3.播放欢快音乐,师幼用简单动作各自表现自己上幼儿园的情境。

  (二)学习儿歌。

  1.“今天我们一起坐着汽车上幼儿园吧!”教师扮演司机,幼儿扮演乘客。教师边做开车状,边有节奏的朗诵儿歌。

  2.引导幼儿说说听到了什么。(幼儿每说到一点,教师就用儿歌的句子把内容说完整,并作相应的动作)

  c

  3.引导幼儿根据自己来园情况,仿编儿歌。如:摩托车呀突突叫,突突叫,突突叫,(自行车呀叮铃铃,叮铃铃,叮铃铃)

  (四)游戏:开汽车

  1.“来来来,上车吧!我们一起乘汽车去幼儿园了!”

  2.教师做手握方向盘状,带领幼儿绕着椅子行驶。幼儿边念儿歌,边做车轮转动的动作。

  3.连续念几遍儿歌后,教师做停车状,幼儿一起说:“幼儿园到了!”

  4.根据幼儿游戏情况,可以自由调节进行创编儿歌游戏(开摩托车、开自行车)

  延伸活动:

  日常活动可继续进行《汽车轱辘转呀转》创编游戏活动。

幼儿园语言活动策划方案 篇15

  活动目标:

  1.学念儿歌,会模仿不同车辆的声音。

  2.尝试简单替换个别词语的仿编,感受儿歌的韵律美和节奏感。

  活动准备:

  1.将座位排成半圆形。

  2.一段欢快的音乐。

  重难点:

  重点:学念儿歌,会模仿不同车辆的声音。

  难点:尝试简单替换个别词语的仿编,感受儿歌的韵律美和节奏感。

  活动过程:

  (一)说说上幼儿园的方式。

  1.“孩子们,你们每天是怎么来幼儿园的?”

  2.请回答的幼儿用简单的动作表现自己上幼儿园的情景。

  3.播放欢快音乐,师幼用简单动作各自表现自己上幼儿园的情境。

  (二)学习儿歌。

  1.“今天我们一起坐着汽车上幼儿园吧!”教师扮演司机,幼儿扮演乘客。教师边做开车状,边有节奏的朗诵儿歌。

  2.引导幼儿说说听到了什么。(幼儿每说到一点,教师就用儿歌的句子把内容说完整,并作相应的动作)

  3.引导幼儿根据自己来园情况,仿编儿歌。如:摩托车呀突突叫,突突叫,突突叫,(自行车呀叮铃铃,叮铃铃,叮铃铃)

  (四)游戏:开汽车

  1.“来来来,上车吧!我们一起乘汽车去幼儿园了!”

  2.教师做手握方向盘状,带领幼儿绕着椅子行驶。幼儿边念儿歌,边做车轮转动的动作。

  3.连续念几遍儿歌后,教师做停车状,幼儿一起说:“幼儿园到了!”

  4.根据幼儿游戏情况,可以自由调节进行创编儿歌游戏(开摩托车、开自行车)

  延伸活动:

  日常活动可继续进行《汽车轱辘转呀转》创编游戏活动。

相关内容
  • 幼儿园语言活动计划(精选14篇)

    活动目标:1。知道常见动物的特征。2。激发爱护小动物的情感。活动准备:1、课件-动画片:可爱的小动物2、课件-幻灯片:家养动物的影子3、课件-幻灯片:两只脚动物,四只脚动物活动过程:一、导入播放动画片:可爱的小动物,引起幼儿的兴...

  • 幼儿园语言活动方案(精选12篇)

    活动目标:1.学念儿歌,会模仿不同车辆的声音。2.尝试简单替换个别词语的仿编,感受儿歌的韵律美和节奏感。活动准备:1.将座位排成半圆形。2.一段欢快的音乐。重难点:重点:学念儿歌,会模仿不同车辆的声音。...

  • 幼儿园语言领域活动方案2025整合(精选18篇)

    活动目的:1、幼儿在扮演游戏里的角色中,学会想象,思考,理解游戏的内容,发展幼儿创造性思维能力。2、让幼儿了解四季的不同特征。3、让幼儿尝试着用完整的语言表述问题。...

  • 119全国消防宣传日活动方案范文(通用14篇)

    根据教育厅《关于开展自治区教育系统20xx年“119”消防宣传周活动的通知》“新教传【20xx】381号”精神,为进一步加强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工作,扎实开展今年“119”消防宣传周活动,落实冬季火灾防控工作,提高师生消防安全意识和自防自救能...

  • 2025春节促销活动策划方案(精选15篇)

    春节对于商家的重要性用“一年之计在于春”来形容是再恰当不过了。某些行业假期的销售额可占全年销售总额的20%~50%。做好了春节的买卖,不仅能为以后的营销开个好头,全年的销售任务也有了保底的本钱。...

  • 2025复工复产应急处置方案(精选15篇)

    一、适用范围本方案适用于疫情防控期间实际生产经营地址在本镇行政区域范围内的工业、生产性服务业企业。二、基本要求(一)防疫防控措施到位。申请复工的生产企业要制定好防疫防控方案,并严格执行,确保不发生疫情。...

  • 小学每周之星评比方案范文(精选5篇)

    一、指导思想鼓励学生全面发展,进一步推进学校的评价制度改革,培养学生的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高尚的道德品质。增强学生的榜样示范教育作用,树立典型,创设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激发勇于争先的进取的精神,形成良好的学风、校风。...

  • 抗旱供水应急保障方案(精选6篇)

    一、总则(一)编制目的为了做好水旱灾害突发事件防范与处置工作,进一步明确防汛抗旱职责,保证抗洪抢险、抗旱救灾工作高效进行,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障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 2025年学校消防安全教育活动方案(通用5篇)

    一、活动目的:结合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活动,让学生学习消防知识,提高消防意识,抓好安全教育,学校少先队与新会消防大队联合开展“提高消防意识共创和谐校园”消防安全教育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