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考试计划书 篇1
4月24日要期中考试,我要制定个合理的学习复习计划。
我想,这次考试一定要进前30名。光说是不行的,要在这两个星期里做到以下几点:
1、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绝对不和其他同学说闲话、做小动作;
2、下课要主动去老师办公室问题,多和同学交流,做到不会就问;
3、做到每天预习、复习、独立作业;
4、周末多补课、多做题;
5、保持积极的学习心态,正确的学习态度,要相信自己,并努力做到。
把这5点做到一定会考好的,我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这次期中考试对我相当重要,因为我现在在第6考场(总共9个),我一定要进入第4考场。每个考场40个人,前进80名到第四考场这对初3很有利,一定要考好。
这次考试考好了爸爸要奖励我一个新的mp4,我要为的新mp4而努力!加油阿!
期中考试计划书 篇2
为充分调动全体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进一步强化竞争意识、质量意识和责任意识,促进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特制订本方案。
一、奖励标准
1、高考学科教学人员:按2800元/班发放,初中按3000元/班发放。
考试奖的35%用于班级集体奖,65%用于个人考试奖(不足部分由学校补足)。
2、行政干部
不带课行政干部:按全校教师的平均数乘以相应系数(校级干部1.3,中层干部1.1)发放。
带课行政干部:奖金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任课部分按实际计算所得数额发放,另一部分按全校教师的平均数额乘以相应系数(校级干部0.80,中层干部0.6)发放。
3、其他人员
非高考学科教学人员按人均350元发放。
处室人员按出勤情况发放考勤奖。全勤240元,缺勤4次以下(含4次)200元,超出4次少于8次180元,超出8次取消考勤奖。
二、奖励办法
2、个人考试成绩的计算办法
4、单科第一奖设各级各科奖,第一名50元,第二名30元。(指学生在全乡所在的年级中,语文或数学单科考得第一名或第二名分别奖教师)
5、毕业班分数段奖在全县毕业班考试中,以全县排名给分,语文、数学总分前20名的一个学生给5分,21名---50名的一个学生给3分,51名--100名一个学生给2分。按全乡排名前100名,语文、数学总分前20名的一个学生给1分,21名---50名的一个学生给0.5分,51名--100名一个学生给0.25分。设奖以上分数之和第一名奖150元,第二名奖100元,第三名奖50元。
6、科任教师总体成绩奖按以上1-4项的获奖给分,量化总分第一名5分,第二名4分,第三名3分,第四名2分,其他(尖子生,单科奖)第一名2分;第二名1分。优分、及格达标给3分,按此计算,如加来总分第一奖科任教师100元;第二名奖80元;第三名50元;第四名40元,满分奖200元。(注:毕业班分数段奖不加入总体分)
7、学校校长、主任奖根据以上1-6项所设奖项各年级各科目给分,量化总分,第一名5分;第二名4分;第三名给3分;第四名给2分;尖子生、单科奖,只要有一科第一名给1分,第二名给0.5分;优分率、及格率达标一科给3分,毕业班按分数段排名语文、数学分开给分(给分同以上第5项奖),总分第一名奖500元,第二名奖300元,第三名奖200元。
三、以上所设奖项,实发奖金总额为12600元,如应发总额超过12600元则按比例计发。如发不完资金,则按比例发放完。
四、本方案以学期进行实施,如要修改此方案必须经全乡各学校主任会议通过方能修改。
五、本方案只在村级完小以上学校执行,教学点不参与评比。
六、本方案执行时间:20xx年6月。
期中考试计划书 篇3
一、奖励对象
1、年级第一名奖励现金50元,比第二名多18分以上的分数按1元1分累加计算
2、年级前2-4名可获二项奖励,年级前5-7名可获一项奖励
3、五科相对期末分班年级名次进步30%-50%(含30%,如30%后有小数先去零取整再进行计算)以上者可获一项奖励。
4、五科相对3月月考年级名次进步50%(含50%,如50%后有小数先去零取整再进行计算)以上者可获二项奖励。
二、奖励方法
1、发奖状,加盖学校鲜章
2、给家长写祝贺信或者贺卡
3、打电话报喜
4、价值人民币五元的学习用品
5、等价值的(人民币五元)、不违背道义和校规校纪的、可行的.承诺一个
6、全班成绩在年级前80名,奖励户外活动一次;全班成绩在年级前100名,可用任意一人的两项奖励换取户外活动一次(仅限一次)。
三、实施方法
1、先由学习委员和班长共同统计奖励名单,后交班主任核查;
2、核查属实后,由学习委员负责统计获奖人员选择的奖励方法;
3、由班主任、生活委员和宣传委员负责在两周之内实施奖励
期中考试计划书 篇4
第一,一个相对完善的时间表,既要涵盖整体安排,又要包括每天、每时的细节规划。
第二,复习计划要留有余地,不要“满打满算”。比如,晚上7点开始复习数学,8点开始复习英语,这样安排就太紧了,当中应该有一个缓冲。比如,7点到8点是数学时间,8点15分以后留给英语。这样,数学复习完后喝口水,稍作休息,不要“连轴转”。而且,留有余地也可以确保上一段计划的完成,还是以7点到8点复习数学为例,万一时间到了,却还差一道题没做完怎么办?留有15分钟的余地,孩子就可以具体问题具体解决,而不致产生浮躁的情绪。
第三,教孩子在执行计划时学会放弃。有的学生死心眼儿,比如复习数学时遇到两道难题,卡了一个小时也没有思路,却非要做出来不可,一晚上的时间都搭上去了。结果,这两道题没有眉目,其他的科目也耽误了。
孩子的情绪也难免受到影响。对于这样的孩子,家长就需要告诉他,把这两道题放一放,先完成其他科目的计划,最后如果还有剩余时间,再回过头来处理先前的“遗留问题”,如果没有时间就放在明天或后天再做。
第四,复习计划要兼顾全面。有的考生对喜欢的科目就先复习,不喜欢的科目放在后头;有的考生把自己的强项放在前面复习,弱项的复习受到影响,导致强项越来越强,弱项始终没得到实质性的提高。其实,每个考生都有自己的强项和弱项,正确的做法是优势要强化,劣势也要弥补。
期中考试计划书 篇5
为充分调动全体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进一步强化竞争意识、质量意识和责任意识,促进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特制订本方案。
一、奖励标准
1、高考学科教学人员:按2800元/班发放,初中按3000元/班发放。
考试奖的35%用于班级集体奖,65%用于个人考试奖(不足部分由学校补足)。
2、行政干部
不带课行政干部:按全校教师的平均数乘以相应系数(校级干部1.3,中层干部1.1)发放。
带课行政干部:奖金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任课部分按实际计算所得数额发放,另一部分按全校教师的平均数额乘以相应系数(校级干部0.80,中层干部0.6)发放。
3、其他人员
非高考学科教学人员按人均350元发放。
处室人员按出勤情况发放考勤奖。全勤240元,缺勤4次以下(含4次)200元,超出4次少于8次180元,超出8次取消考勤奖。
二、奖励办法
(一)教师成绩计算办法:
1、入学或分班时各班学科成绩计算基数(J)
2、个人考试成绩的计算办法
(1)各班各学科考试成绩(M)=N1×20%+N2×80%+基数J×P%
说明:N1、N2分别指:高一各班总分前20名、55名学生(含所有统招生)的单科人平成绩;高二各班总分前15名、50名学生的单科人平成绩;高三各班总分前10名,理科
前50名、文科前45名学生的单科人平成绩。
J为基数:各班总分前N1名学生单科×20%+总分前N2名学生单科×80%与同类班级中各学科成绩第一名的差值(第一名班级基数计为0)。
P按学期依次取值为100、80、60、40、20、0计算。
(2)带两班个人考试成绩=M1×60%+M2×40%
带n班(n2)个人考试成绩=M1×70%+M2×20%+Mn×10%
(二)考试奖的计算方法
1、等级、分差及金额略
2、带两个班的个人考试奖=Q1×60%+Q2×50%
带n班(n2)个人考试奖Q=Q1×70%+Q2×30%+Qn×30%
3、班级集体奖的.计算办法:同类班级分块计算。
(1)班级集体奖=进入同类班级总分前X(X=同类班级数×10)名的人数×160元。
(2)班级奖按1.2:1.2:1.2:1:1:1:0.6分别奖给语、数、外、理(政)、化(史地)、班、生教师。
4、无同类比较的班级,除去该班学生,在年级中按总分相对应的取与该班人数相同的学生组成一个班,与之比较增长值,增长值为正值的为特等奖,[-1,0]为一等奖,[-2,-1)为二等奖,[-3,-2)为三等奖。实验班特等奖不少于3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