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毛球训练计划书 篇1
技能技巧: 学会羽毛球运动中的握拍、站位、步法移动、发球、接发球、进攻、防守、以及进攻技术和防守技术。并能结合运用掌握的羽毛球技术认真参加好每次的比赛。
素质目标:通过训练提高学生快速移动、速度、耐力、灵敏反应、弹跳、协调性等身体素质,并锻炼学生在比赛中能沉着应战等心理素质。
训练
(1)从难:要在训练中循序渐进,有易到难,有小运动量到大运动量,增加练习密度,多思、多想、多问几个为什么这样做。
练习前设计好方案,创设好练习环境,运用训练手法多变,以实用为原则,练习中有新异,有创新,技术细节要超过实际比赛和运用的难度,达到不怕困难。
(2)从实际战术出发:在平时训练和练习中,要做到不怕多流汗,不手软,不马虎松垮,要多做假设敌,认真研究对策,要象实战一样,调动自己的积极性和练习兴趣,始终保持旺盛的精力,饱满的情绪,投入训练,克服骄傲自满的作风。
训练内容安排:(反复练习)
每周: 固定球路练习以及对应的比赛训练;
身体素质:运动速度、运动耐力、上下肢力量协调性素质训练。
运动技能:学会握拍、熟悉球性、学习发球、接发球动作,步法移动。学会发高远球以及网前球;接发球。
每日基本功训练,努力提高自身的'基本功。
技能:学会握拍、熟悉球性、学习发球、接发球动作,步法移动。学会发高远球以及网前球;接发球;点对点技术练习等。
身体素质:比赛所需的体能,竞争心理和拼搏能力。
运动技能:巩固已学羽毛球专项技能。学习羽毛球竞赛的组织和比赛方法,提高运动员实战能力,熟悉规则裁判法。
身体素质:身体、心理各方面都能达到比赛要求。
运动技能:运动员能学会自己应付比赛,能打出自己的风格,在比赛场上能冷静对待,能把自己所学的技战术很好的发挥出。
训练任务
学习主要基本技术,初步建立主要击球动作的基本姿势。发展全面身体素质。
学习和掌握初级羽毛球运动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球感”、“拍感”、“本体感”、“时空感”等专门性感知觉。
训练步骤
严格遵循“打好基础”、“不间断”的原则来安排训练计划。
坚持手法基本功练习,提高手指力量与握拍灵活性,增强“拍感”,加强落点、弧度的控制与掌握。
练习时间可以缩短一些,每天每节保证十分钟练习,基础要扎实牢固。
训练重点过渡到完成完整技术动作的动力定型上来。技术动作要求规范、合理。进一步细化动作。
加大专项化练习比重,提高手法与步法的协调配合,从准备动作开始形成良好的定型。在练习中要不断示范纠正。准备动作的及时合理是目前主抓的重点。
良好的准备姿势是合理完美完成动作的开始,首先将起点第一步做到位。再去要求其它。短期内要掌握并实战运用。拍头下垂、两臂夹紧等错误动作要及时纠改。多进行移动挥拍的重复练习,将动作熟练后再去打球。
这一阶段就是将基本技术动作要学到家,正确合理运用,后场高远球和正手发高远球必须结合步法熟练掌握好。力争本阶段在技术部分有一个较大明显的提高。
身体素质部分,主要是协调性练习与灵敏度的练习为主。抓住发展敏感期的素质有针对性的进行练习,着重提高。步频与反应练习要常练不懈,其它跑、跳等基本素质类练习,要贯穿始终,天天不断,保质保量系统进行。
训练中,要将游戏穿插其中,在进行枯燥的技术练习后,以游戏形式多进行各种趣味竞赛练习。在娱乐中锻炼提升。
技术占60,素质占30,战术占10。
单项技术以固定、半固定球路训练为主。逐步安排组合技术练习。
如高吊、一点吊一点、二点吊一点等。对技术动作进行精细化加工,强调技术动作的一致性、隐蔽性。提高击球落点的准确性。
进行单项技术的战术意义目的教学,在技术练习中反复讲解灌输,安排教学比赛。使其在练习中自行体会加深理解,在固定球路技术练习后多安排半场比赛。
激发学生竞争意识。培养实战能力,通过实战练习和单一击球技术和多项击球技术组合运用,来提高战术意识,战术以单打战术为主。
在步法训练中,抓好起动、移动、制动、回动四个基本环节,步法应与专项技术有机的结合起来,根据运动员的专项能力,进行教学训练。
素质方面,加强速度素质的练习比重。主要是发展全面的身体素质,提高身体灵活性和协调能力,重点提高专项运动能力,通过跳绳、快频跑等行之有效的方法练习来提高弹跳与频率,多加练习。
训练措施
1、训练课的内容、形式、节奏等安排,要求形式多样,各种练习手段尽量与游戏活动相结合,以激发学生对羽毛球运动的爱好与兴趣。
2、每一项教学训练的方法都必须符合他们的特点,应围绕着形成某一种动作而练,练习难度和技术要求应符合少儿运动员年龄和身体发育程度,不宜过高和过急,注意循序渐进。
3、将训练与思想教育结合起来,在训练中注重技术、战术、作风与心理素质的培养。 从难、从严、从实战出发,大运动量地进行严格训练,加强意志品质培养,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与训练作风。
4、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自觉性,完成每一阶段计划,并做好阶段测试工作。
5、训练中发挥教练主导作用,注意克服训练中注意力易分散现象,提高训练效果。
6、训练中提倡多看、多练、多想,教练员多示范、多陪练、多纠正动作。
羽毛球训练计划书 篇2
一、全队基本情况
二、本周训练计划
(一)在纠正个别明显错误的.基础上,以提高击球落点准确性为主,加强基本技术的综合训练,提高训练难度。
(二)在掌握一般战术基础上,结合个人技术特点进行综合球路练习,强化攻弱点,压底线等基本战术意识。
(三)发展全面身体素质,适当增加专项身体素质训练。
(四)组织参加各种比赛。
三、周期划分
(一)准备期
1、第一阶段:星期一到星期三
2、第二阶段:星期四到星期五
(二)比赛期:星期六
(三)调整期:星期天
四、各周期训练任务要求
(一)准备期第一阶段:
1、在巩固单一基本技术基础上,以提高头顶区击球步法手法为重点,加强各基本技术单线和复线训练。
2、加强全面身体训练,增加速度、力量比重。发展专项素质练习,以适应全场综合技术训练。
3、组织全队身体素质测试。
(二)准备期第二阶段:
1、基本技术训练应提高到位击球能力,加强基本技术单线与复线结合训练和各基本技术的综合训练,提高落点准确性。
2、增加专项身体训练比重。
3、提高综合技术应用能力,增强战术意识。
4、组织内部循环赛。
(三)竞赛期:
1、按照竞赛规程要求,做好参加各种性质比赛的各项准备工作。
2、以固定、半固定线路练习和综合技术、战术训练为主,提高比赛能力。加强专项步法和各种轻负荷力量训练。
(四)调整期:
1、做好本周参赛总结和训练总结。
2、整顿思想作风,整顿组织纪律,学习技术理论。
3、一般身体素质训练和基本技术补缺训练。
五、各周期训练比例
(一)准备期第一阶段:
基本技术50%,全面身体素质30%,专项素质10%,基技配合约10%。
(二)准备期第二阶段:
基本技术30%,固定球路和综合训练40%,专项素质29%,全面身体素质10%。
(三)竞赛期:
固定球路及综合训练30%,战术练习30%,基本技术20%,专项素质20%。
(四)调整期:
理论10%、基本技术30%,补缺练习30%,全面身体训练30%。
六、各周期训练内容
(一)准备期第一阶段:
头顶直线对角单一线路,头顶区高、吊、杀练习,网前搓、推、挑单线练习。
(二)准备期第二阶段:
头顶正手复线练习,头顶区高吊杀固定球路,高吊杀综合球路,网前搓、推勾配合练习,各种固定球路、个人不同特点的综合球路练习。
(三)竞赛期:
一般进攻、防守战术,各种固定球路、个人不同特点的综合球路、战术练习。
(四)调整期:
个人薄弱技术补缺练习,双打练习,各种游戏活动。
羽毛球训练计划书 篇3
一、指导思想(选择课程的背景或原因)
羽毛球运动是一项古老而时尚的健身运动,它起源于十四—十五世纪的日本,现代羽毛球运动起源于十九世纪的英国的贵族阶层,现流行于当今社会的各个阶层,随着我国运动员在世界大赛上广泛的争金夺银,为国家取得各种优异的比赛成绩,现在被我国广大群众和学生所认识和喜爱。常州市连续承办五届世界级羽毛球大师赛对进一步推动了我市人民积极开展羽毛球运动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羽毛球运动除具有一般运动项目娱乐身心、增强体质、培养意志、陶冶情操等锻炼价值之外,还具有场地设施要求小、老少皆宜、运动量可控制的特点。经常参加羽毛球运动还对提高广大学生的平衡能力,身体协调性以及灵活性开发智力和非智力因素起到积极的作用。
学校决定开展羽毛球校本课程,不仅满足贯彻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同时对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同时对实现体育与艺术国家“2+1”工程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二、课程目标
1、培养学生对羽毛球运动的兴趣和爱好,掌握羽毛球运动与体育锻炼的基本理论,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养成经常参加羽毛球运动和体育锻炼的习惯。
2、通过羽毛球基本技术的学习和练习,发展以有氧代谢能力和肌肉力量为重点的全面身体训练,继续提高学生的身体技能和各项身体素质,促进身心全面发展,进一步增强体质,
3、掌握体育锻炼和养生保健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对身体机能自我评价能力和独立进行科学锻炼的能力。
4、培养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思想品德,发展个性,树立正确的体育道德观,结合羽毛球运动的特点,培养敢于拼搏、机智灵活、勇敢顽强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三、课程内容
培养学生正确的羽毛球正、反手握拍方法;正手发高远球,反手网前;
正手后场高空击球(正手高远球)网前上手击球
下手击球技术中场平击球技术
羽毛球步法场平击球技术
球步法、双打站位及其轮转单打战术(发球战术)
双打战术(后攻前封战术)
四、课程安排
年级:
时间:
地点:
人数:
教学方法:
(1)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体育项目的教学多以直观教学为主,我们在此基础上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用图文并茂的方式进行课堂教学;同时鼓励学生自学提高,通过相互比试、讨论来发现不足和优势,鼓励和指导学生就某个技术内容利用网络查找、阅读、收集资料文献,从而促进学生了解羽毛球运动的相关知识、技能的学习方法并结合课堂教学进一步提高课堂学习效果,借以培养学生主动探究、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
(2)教学时应结合有关内容有意识地强调体育的科学价值。
(3)在教学中应尽可能对有关教学内容作直观化,注重学习内容的由简到繁、由易到难,是学生能循序渐进的掌握羽毛球技术。
(4)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精讲多练的原则,尽可能的让学生在大量活动中感悟动作的要领,体会动作的对与错,通过展示优秀运动员技术,或者对比示范来了解自身的不足,不断纠正和提高技术能力。
(5)根据初中年龄段的身心特点多开展比赛形式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比赛过程中体会成功带来的快乐,激发学生对羽毛球校本课程的兴趣。
五、课程要求学生要求:穿着运动服、运动鞋、带好球拍
场地要求:羽毛球场地长13.4米,单打场宽5.18米,双打场宽6.1米。离球网向端线1.98米处,有一条与端线平行的“前发球线”,单打时以端线为“后发球线”;双打后发球线在端线内0.76米处。两条边线正中,自端线到前发球线有一条与边线平行的“中线”,中线右侧为“右发球区”,中线左侧为“左发球区”。
六、评价方法
1、学生评价。
(1)必须达到一定的修习时间,本课程的修习时间不少于15课时。
(2)评价以过程性评价为主,并结合学生的技能、体能、情意表现合作精神三大方面,
(3)评价方式采用个人自评及小组测评、教师综合评价相结合。给予学生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次。
2、教师评价。
(1)教师从教必须有计划、有教材、有教案,有考勤评价记录。
(2)教师应按学校整体教学计划的要求,达到规定的课时与教学目标
七、成果展示
教学比赛
羽毛球训练计划书 篇4
一、课题:
羽毛球技术技能课
二、课时:
1学时
三、教学目的:
培养终身体育锻炼兴趣,掌握羽毛球锻炼的技能与方法。
四、教学重点:
羽毛球挥拍与击球落点。
五、教学难点:
挥拍与击球。
一、课的主要任务:
1、熟练羽毛球各种技术运用组合;
2、提高羽毛球比赛意识。
二、课的主要内容:
1、击球与步法组合运用练习;
2、学习比赛与裁判法。
三、课的组织与教学:
1、值日班干集队考勤报告人数;
2、老师布置任务;
3、准备活动(值日班干带领);
4、老师对单打和双打比赛方法及裁判进行示范讲解;
5、基本练习开始:(2人一组配合)。
(1)技术组合练习:A发高远球开始—A在网前练习搓球和挑高球—B练习吊球和搓网前球。结合前后场步法移动练习。
(2)比赛方法及规则讲解:
①讲述规则与裁判方法;
②比赛战术运用介绍。
(3)学习双打比赛。
(4)身体素质练习:分腿跳30次×2。
小结:基本掌握击球与步法组合运用。
羽毛球训练计划书 篇5
一、比赛方法
(一)团体赛第一阶段采用分组单循环赛的赛制,第二阶段采用交叉淘汰及附加赛制。
(二)团体赛每一个单位可报领队、教练(不可兼运动员)各1名,男运动员2名,女运动员1名。
(三)团体赛采用3盘2胜制(每盘三局二胜),每局15分;出场顺序为:第一单打、第二单打、第三单打(允许运动员兼项)。为公平起见,各队均不得外请专业运动员。
(四)单项比赛采用单淘汰赛制(3局2胜),每局15分;男女单打均采用淘汰赛。
(五)比赛采用每球得分制,每局21分,20平后必须有一方超出对方2分,本局才算结束,超出一方为胜。
(六)比赛采用国家体育总局审定的《羽毛球竞赛规则》;
二、计胜和奖励办法
录取名次与奖励:各项赛事前三名;男双、女双、男单、女单第一名600元,第二名400元,第三名200元;团体第一名1500元,第二名1200元,第三名900元。
三、裁判与申诉
本次杯赛裁判长由组委会指派。
如参赛队不服裁判判决,须在比赛结束后3小时内向裁判组书面投诉,裁判组24小时内进行答复;裁判组不接受口头申诉。
四、其它规定
(一)团体赛运动员每场比赛的出场名单,必须在赛前10分钟于比赛场地交换。
(二)大会提供比赛用球,运动员不得试球、拆羽毛。如球摇摆,经裁判员确定后可更换。
(三)比赛中,运动员出现伤病允许有一次不超过五分钟的处理时间,过时按弃权处理。
(四)每局比赛的第一次发球若碰屋顶,允许重发球一次。
(五)各参赛单位须提前到比赛场地报到;比赛开始后迟到10分钟作弃权处理。
(六)本次比赛的解释权归组委会。
五、时间:11月15、16、22、23日全天比赛(上午9:00-11:30,下午2:30—6:00)
六、地点:地质中学羽毛球馆
七、参赛资格:辖区机关企事业单位、中小学校、部队;居住或工作在我辖区的个人均可报名参加。
八、竞赛项目:团体赛、男单、女单、男双、女双。
九、报名方法:本街道居民可持身份证及其它有效证件报名参加单项比赛,已参加团体赛的机关企事业单位、中小学校、部队、金融等单位的员工可报名参加单项比赛,并由各单位统一报名;每人须交1寸近照2张。
十、联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