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培训方案 篇1
提高本社区志愿者服务队伍的综合素质,结合社区实际,特制定社区志愿者培训及活动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建设和谐社区主题,以创建文明社区为契机,以满足居民群众需求、为群众提供服务为宗旨,大力开展社区志愿者活动,发展壮大社区志愿者队伍,激发社区居民参与志愿者的热情,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健全社区志愿者服务工作体系和运行机制,推进我辖区社区志愿者服务事业蓬勃发展。
二、活动内容
(一)围绕四大关爱群体,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者培训,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活动。
1、开展健康知识讲座、家政培训及阳光月嫂培训活动,开展爱心助老志愿活动。以社区享受居民养老服务的孤寡空巢老人为主要对象,开展精神慰籍、保健指导、家政服务、文化娱乐、权益维护等志愿服务,弘扬敬老助老传统美德,为老年人创造健康优质的生活条件。
2、爱心助残志愿活动。发扬“理解、尊重、关心、帮助”的精神,为残疾人及家庭开展医疗保健、技术培训、心理咨询和日常生活照料等方面服务,创造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条件,增强残疾人自立自强、参与社会、服务社会能力。
3、开展形式多样的技能培训,展开爱心助困志愿活动。针对辖区困难群众、困难家庭不同情况,开展捐款捐物、结对助学和送医疗、送岗位、送信息、送技术志愿服务,建立长期的,实实在在的扶贫对子,为困难群众排忧解难,使他们感到社会关怀和温暖,逐步使困难群体脱贫致富。
4、开展党员志愿者学习培训,利用社区教师、学生资源,展开爱心爱心助学志愿活动。引导社区热心未成年人教育的各界人士,特别是发挥社区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的作用,开展宣讲、辅导、教育、关爱等志愿服务,关心未成年人的学习、生活,促进健康成长,让他们享受“同一片蓝天”。
(二)围绕四项工作,开展四项志愿行动
1、文明社区志愿行动。围绕创建文明社区,组织社区志愿者开展文明礼仪、法律法规、职业技能、卫生知识、营养保健、科普知识等为内容的宣讲培训活动,在社区举办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文体活动,不断提高居民的思想道德修养、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提高和谐文明城区建设水平。
2、共建共享志愿行动。定期到小区开展文明劝导活动,形成良好社会风尚。
3、文明交通志愿行动。集中开展文明交通志愿行动和文明路口志愿服务竞赛活动,宣传交通知识,协助民警值勤,维护交通秩序,劝导和影响广大社区居民自觉遵守交通规则,革除出行陋习,提高个人文明素质,营造有序、安全、畅通的交通环境。
社区培训方案 篇2
培训是普查工作的基础,提高培训质量是保证普查工作质量的前提。为做好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培训工作,保证培训效果,为水利普查顺利开展奠定良好基础,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的通知》(国发〔 〕4号)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培训目标与方式
(一)培训目标
培训工作以普查内容为核心,严把培训质量关,建立一支熟练掌握普查相关知识与要求、职责清晰、操作规范、高效文明的水利普查队伍,为水利普查各阶段任务顺利开展提供人员保障,为水利普查取得高质量成果奠定坚实基础。
(二)工作方式
1、统一组织
我县第一次水利普查培训工作由XX县第一次水利普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县水普办”)统一领导,制定培训工作方案,编制统一的培训教材、课件、工具书等。
2、专业培训
根据从事水利普查人员的职责分工,确定需要掌握的普查知识。普查培训主要为专业培训。主要针对专业技术骨干、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进行各专业普查内容的培训。
3、分阶段实施
根据《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总体方案》,培训工作分两个阶段组织实施。第一阶段为清查登记培训,第二阶段为填表上报培训和汇总平衡培训。各阶段培训都在相应普查工作阶段之前开展。
二、培训对象与重点
(一)培训对象
县级培训主要是专业培训,培训对象为县级普查指导员、普查员。
(二)培训重点
针对培训对象及其职责分工不同,在培训时进行有效区分,突出重点、分类施教。
1、县级普查行政管理人员。主要对县水务局干部职工进行综合培训,侧重培训开展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的重要意义、普查内容、技术路线和流程,着重提高对水利普查的组织管理能力,使其能够胜任相应行政管理工作。
2、县级普查指导员、普查员。主要进行专业培训,根据各专业工作内容,侧重培训各项普查的步骤和作业流程、指标含义、普查表填报要求、质量控制要求和相关技术规定、数据收集及处理方法以及普查软件的操作方法。着重提高对水利普查单项工作的操作能力,使其顺利采集普查数据,保证普查数据的真实准确。
三、培训内容与形式
(一)培训内容
按照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总体方案的要求,普查培训的主要内容为:
1、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总体目标任务、组织分工、管理体系、技术路线、进度安排、普查流程、普查规章制度;
2、八项普查(含两个专项普查)的目标、任务、内容、步骤和方法,以及应遵守的相关规定与标准等;
3、清查工作步骤与方法,以及清查表、台账表的填报规定和要求;
4、多种调查形式的组合应用和多种数据采集方法,普查过程中对特殊情况的处理,以及普查表的填报规定和要求;
5、各类数据汇总平衡方法和要求,以及汇总表的填报规定和要求;
6、信息系统建设的目标、任务,普查数据处理软件和普查底图的使用方法,数据录入、上报、汇总等应注意的问题;
7、各级各环节质量控制的基本要求等。
两个阶段的培训使用统一培训教材。第一阶段的培训内容侧重上述前4个方面的内容,第二阶段的培训内容侧重上述后3个方面的内容。
(二)培训形式
培训主要采用集中授课的形式。培训期间以集中面授为主,辅之以电子课件教学、分组讨论、个别辅导、师生互动、实地试填或课堂模拟试填、问题解答、测试等。培训教材
XX县水利普查培训采用由国务院水利普查办公室组织编制的统一培训教材。主要培训教材如下:
1、综合培训教材
《水利普查总体方案培训教材》主要作为各级普查机构组织的综合培训班教材,适用对象为县级普查行政管理人员和技术管理人员。
2、专业培训教材
主要包括:
(1)《河湖基本情况普查培训教材》;
(2)《水利工程基本情况普查培训教材》;
(3)《经济社会用水情况调查培训教材》;
(4)《河湖开发治理保护情况普查培训教材》;
(5)《水土保持情况普查培训教材》;
(6)《水利行业能力建设情况普查培训教材》;
(7)《灌区专项普查培训教材》;
(8)《地下水取水井专项普查培训教材》;
(9)《水利普查数据处理与软件使用培训教材》;
(10)《水利普查空间数据采集及处理培训教材》。
上述教材作为县级普查机构组织的专业培训班、数据处理培训班教材,适用对象为县级普查技术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普查指导员、普查员。
3、多媒体教材
主要包括对应普查专业培训教材组织编制的统一专业电子课件和多媒体教材,作为教学辅助资料及实际工作参考资料,适用对象为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
4、工具书
主要包括《水利普查百问》和《水利普查工作手册》,作为普查指导员、普查员解决疑难、查阅资料的工具,适用对象为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
四、职责分工与工作要求
(一)县水普办职责
1、统一组织领导我县的水利普查培训工作;
2、组织制定全县水利普查培训工作实施方案;
3、组织县级相关人员参加省级培训;
4、培训本县(含乡镇和行政村)普查人员。
(二)工作要求
1、落实人员
县级普查机构要根据工作实际,确定合理培训规模,做到先培训后上岗,未培训不上岗。要提前部署普查培训工作,组织选派有责任心、能力强、业务精的人员参加培训。参加培训人员要尽量实现专业对口,并与所从事的普查工作内容相一致。为保持培训和普查人员的连贯性,利于今后的普查工作,各镇不得随意更换培训人员。
2、保证时间
县水普办要根据实际细化工作安排,保障培训的必要时间,并确保各种培训工作在主要时间节点前完成,避免培训时间滞后或脱节影响整个水利普查工作。
3、保障师资
县级普查培训的师资由县水普办统筹安排,可聘请具有中级以上技术职称、具有一定教学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经省级专门培训后担任。
4、加强培训考核
普查机构要严格培训考勤,在每次培训后,都要对学员进行考试或测试,培训考核未通过者,不能从事本次水利普查工作。县水普办要对考试合格聘用的普查指导员、普查员编组造册,形成水利普查指导员、普查员资料库,并上报上一级普查机构审核备案。
社区培训方案 篇3
第六次人口普查作为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是我国和平时期最大的社会动员,在这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里,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业务培训工作是其中重要的一环,是保证普查工作质量的基础工作。根据区人口普查工作总体安排,9月15日前,我街将采取集中的方式完成对人口普查人员的培训。为保证全街培训工作正常有序推进,并取得良好的培训效果。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方案》及有关细则,结合我街实际,特制订本方案。
一、培训目的
培训工作是普查准备阶段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培训,使全体普查人员明确普查目的、意义,掌握普查对象、范围、指标含义、资料来源及普查的具体操作要求等,切实提高广大普查人员的业务素质,保证普查方案统一、规范地贯彻实施,保证客观、准确、及时地填报普查表。
二、培训对象
四唯街机关科室包点人普业务负责人(13人)及社区普查指导员、普查员(176人),共计189人。(注:社区普查指导员除负责一个普查小区普查工作外,还必须负责本社区4—5个普查小区普查员指导工作。)
四唯辖区将划分成为7个普查区(7名人普首席指导员协助街分包科室负责人完成对应普查区域的人普工作),176个普查小区(176名普查员,其中35名骨干普查员同时兼任指导员工作)。
三、培训组织
全街的培训工作在街人口普查 领导 小组办公室的统一指导下,组织实施。街人普办负责培训各街辖普查区的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并负责检查、指导和督促各街辖普查区的业务答疑工作;各街辖普查区普查指导员负责本普查区中普查小区普查员的普查业务咨询工作。
四、培训内容
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的培训主要以《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普查员手册》为基本内容,掌握绘制和使用《普查小区图》、编制《户主姓名底册》、填写普查表(四种)、搞好复查和快速汇总等工作的方法。要强调工作职责、工作纪律、调查技巧、填报方法和注意事项,并加强对普查员保密教育的培训。
五、培训会议议程
(一) 9月13日上午8:30 四唯路小学 阶梯教室大会
1、 领导 讲话 ;(高小健)
2、讲解第六次人口普查方案及工作流程;(宋国祥)
3、讲解区域划分、地址编码和绘图细则。(焦菲)
(二) 9月13日下午2:30 四唯路小学 阶梯教室大会
1、讲解摸底细则及相关内容、摸底测试、讲解摸底测试题;(焦菲)
2、讲解长表抽样;登记、复录工作细则。(宋国祥)
(三) 9月14日上午8:30四唯路小学 阶梯教室大会
1、讲解长短表填写说明、讲解港澳台、外籍人员和死亡人口调查表填表说明;(焦菲)
2、长&短表测试、讲解长&短表测试题。(焦菲)
(四) 9月14号下午2:30四唯路小学 阶梯教室大会
1、快速汇总工作细则;(焦菲)
2、编码工作细则、资料包装、运送和管理细则、调查技巧。(宋国祥)
六、培训要求
培训方式以教员面授为主,辅之以课件等多媒体手段,教员要认真备课,授课时要有实际的案例,要通俗易懂,在培训讲课前要先进行试讲。培训保证全部参训人员都能比较熟练地掌握普查内容和方法,对试填中的疑难问题,要认真讨论,并进行讲评和 总结 。如遇疑难问题,要及时向上级请示汇报,由上级人普办负责解释,防止出现大范围系统性差错。
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经培训并测试合格后,由县级人普办统一颁发全国统一的证件。普查证件须张贴本人照片(一寸),并加盖当地人普办印章,进行编号。普查员入户登记以及普查指导员指导、检查工作时,必须佩带证件。
七、培训物资
市人普办负责《第六次人口普查普查员手册》、《第六次人口普查工作手册》、《第六次人口普查宣传手册》、《致被调查户一封信》、各种样表、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证,并统一制作下发培训课件,以保证全市人口普查业务培训口径的一致性。街道人普办负责本地培训所需要的物资(包、笔、本等调查员所需用品)及测试题目。
八、其他事项
(一) 培训费用
1. 讲义费(指笔记本200个、水性笔200支和资料袋200个):5元/人 200=1,000元
2. 午餐费:10元/餐 2 190=3,800元
3. 矿泉水:1元/瓶 200 2(上/下午) 2天=800元
4. 培训横幅:100元
全程培训需要开支费用人民币5,700元
(二)参加培训人口普查员名单
由各社区人普首席指导员于XX年9月3日前将各普查小区参加培训的人口普查员名单(姓名、联系方式),以excel格式上报街人普办。
本方案由四唯街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解释。
联系人:焦*
联系电话:5 526 (办) 130 1877
地址:x路78号 街办事处 210室 经协科
社区培训方案 篇4
一、仪容仪表
头发——前不挡眼后不披肩,过肩长发应束起或盘起,发型不夸张,不理过短的头发,不染夸张彩发。
手部——勤洗手、勤剪指甲,不留长指甲,不涂色彩鲜艳的指甲油。
面部——牙齿洁白,口腔无异味;保持眼部整洁,不戴墨镜和有色眼镜。
妆容——日常生活化妆自然大方淡雅,与肤色相配,杜绝浓妆,不使用气味过浓的化妆品。
着装——柔和大方、便于活动。不穿吊带背心、超短裙等过于暴露或透明的服饰。
鞋子——带班时不穿拖鞋、赤脚,当班时间穿平底鞋。
佩饰——带班时不佩带戒指、耳环和耳钉及太夸张复杂的胸饰,所戴佩饰应符合卫生和安全要求。
二、行为举止
体 态
1. 脸部——真诚微笑,神态自然,给人亲切、和蔼、可信之感,不故意掩盖笑容,忌面色阴沉、横眉立目。
2. 眼神——亲切有神,转动幅度适宜,合理分配目光,让每个幼儿都感受到教师的关注,不可长时间凝视一名幼儿。
3. 坐姿——入座起座左入左出,动作轻缓,面对幼儿坐姿端正,双腿并拢,上身正直,双手自然摆放。
4. 站姿——身体挺直,挺胸收腹,抬头沉肩,双腿靠拢,双目平视,双手自然垂放,或交握在腹前。
5. 走姿——上身正直不动,双肩平稳,重心前倾,速度适中,步幅恰当,轻手轻脚,忌连蹦带跳或步履过缓,不可多人并排而行。
6. 蹲——身体直立,双膝靠近,臀部向下,脚掌支撑,不可在行走中突然下蹲。
7. 手势——准确适度、自然大方,忌拘谨僵硬、当众搔头、抓痒,带班时不双手交叉抱臂或双手后背。
良 好 行 为
1. 办公——保持安静、集中精力、抓紧时间、认真书写、分析思考;讨论问题应轻言轻语。
2. 接待家长——起身迎送、微笑问候、点头示意;询问了解、提供帮助、反映问题。
3. 带班教学
坐姿——面对幼儿端坐,双腿并拢,上身正直,双手自然摆放,或左手搭右手放膝盖上。(忌:坐幼儿桌子,翘二朗腿,腿伸得很长妨碍行走)
指示行动——指示幼儿时用语言加手势提示,或牵着手引领指示,不拉扯身体和衣服,不随便用手指点。
班务行动——轻声缓步,不影响幼儿的学习休息。幼儿午睡时不聊天、不打电话。(忌:始终握着茶杯、入园离园时坐着接待幼儿,扔书本)
师幼互动——热情温和、积极应答、仔细观察、不断提示、给予评价、鼓励欣赏。
4. 接待
领导佳宾或来访者
接待领导佳宾,在大门予以热情的欢迎,主动握手问好,在客人的前侧引导进入接待室,请坐,沏茶。
介绍贵宾,按介绍的先后顺序——"尊者居后",男先女后、主先客后,如果双方都有很多人,要先从主方职位高者开始。
客人临走,相送至园门外,(客先伸手)握手再见,并表示对其到访的感谢和再次的欢迎。
值班人员对来访者主动问好,询问来访原因,提供帮助和联系,礼貌的请来访者登记。
三、语言沟通
1. 上课语言
语速适中,语言生动、有趣、儿童化;使用普通话,用词规范;语气柔和,委婉中听,忌大声呼叫;咬字准确,吐音清晰;语调婉转、平稳,抑扬顿挫,语速适中。
2.生活语言
亲切关爱,体贴入微,力求体现母爱;不讲粗话,脏话,忌训斥幼儿;忌大呼小叫,不要离听者太近;时刻面带微笑,保持恰当的目光。
3.文明用语
接待来宾
主动询问,忌不理不睬、冷漠、无应答
——您好,请问您找谁?请问您有什么事吗?需要帮忙吗?
——哦,抱歉,这个我还不太清楚,我可以帮你问一下。
对待同事
a. 上班时进幼儿园见到园里的工作人员,均应问"你好早上好"或点头致意。
b. 在幼儿面前对同事不直呼其名,用幼儿角度的称呼:X老师、X麽麽,忌用生活中的称呼小X、老X……言谈间不涉及他人隐私。
c. 提出意见——我对这件事有看法,因为……
d. 提出建议——我想,能不能这样,……,供参考。
对小朋友和家长
问候语——你好!小朋友好!宝宝好!早上好!等。
请求语——请、请稍等、打扰您了、麻烦你帮我等。
感谢语——谢谢、非常感谢等。
抱歉语——抱歉、对不起、很遗憾、请原谅等。
道别语——再见、明天见、待会儿见等。
宽容语——没关系、不客气、应该的等。
打电话
a. 打电话——先问好,然后做自我介绍,接下来再说事。如:"喂,您好!我是中心幼儿园X班的XX老师,你是某某的妈妈吗,是这样的……"
b. 接电话——先问好,然后做自我介绍,接下来再询问。如:"喂,您好!佳佳幼儿园X班XX老师,请问你找谁?"或"您好!我是有什么事吗?"
c. 放电话——等对方放下电话,然后再挂机。
社区培训方案 篇5
一 指导思想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海南中学作为一所历史文化积淀雄厚、蜚声省内外的琼崖名校,其骄人的办学成绩多年来一直深受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和同行的钦慕嘉许。这一切皆有赖于长期以来我校一直保有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为适应不断发展的教育教学改革形势需要,着眼于学校现实与未来的发展,延续我校的历史荣光,弘扬“爱校敬业、团结奋进”的优良校风,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学校决定开展“以老带新”新任教师从师学习活动,在校内聘请一批师德高尚、具有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丰富的教学经验的教师作为新任教师的指导教师,指导新任教师尽早熟悉我校的教育教学要求和管理制度,胜任本职工作,提高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促进新任教师的迅速成长。
二 指导教师的资格与责任
(一)资格:
受聘担负指导责任的教师,必须具备在海南中学工作六年以上的经历,且拥有一级教师以上职称、德高业精、在校内外拥有一定知名度。在得到海南中学学术委员会的推荐、聘任之后,方可具备担任指导教师的资格。
(二)责任:
指导教师应本着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以共同参与、合作交流的方式,在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对新任教师进行指导和培训。
指导教师负责从教育理念、专业思想和教学技巧三个方面对新任教师进行指导和培训。
指导教师负责帮助新任教师尽快熟悉自己的工作岗位、工作性质以及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特点和制度要求。
每位指导教师可同时指导一至三名新任教师,为期三年。指导教师每学期听新任教师的课不少于10节。
三 新任教师的认定范围与任务要求
(一)认定范围
1 大学毕业到我校工作不满三年的教师。
2 在我校任教不满三年的教师。
3 从事现职工作不满三年的教师。
4 其他志愿参加“以老带新”活动的教师。
(二)从师任务及要求
1、从师者在指导教师的帮助下,制定三年的从师计划(以一学年为单位),虚心向指导教师学习,接受指导教师的正确指导和考核,力求更好地胜任教育教学任务。
2、从师者应主动邀请指导教师对自己所从事的教育教学各个环节进行指导。每学期将不少四个典型课的教案和一个典型课的教学案例交指导教师审阅后签名送教研室存档。
3、从师者每学期听指导教师的课不少于12节。
4、每学期完成一篇从师体会。
5、从师学习时间为三年。
四、评比及奖励
1 从师活动以三年为一个周期,由教研室对“师徒对子”进行全面考核,学校每学期发给指导教师一定的经济补贴。
2教研室负责对从师者进行考核,对其中的优秀者,授予相应的荣誉称号。获得相应荣誉称号的新任教师应具备下列条件:
(1)从师者在参加各种教研评比活动中获得校二等奖以上。
(2)有较强的组织观念和责任感,有一丝不苟的工作精神。
(3)有勇于实践善于总结的工作精神和方法,能主动虚心地向指导教师学习,能和有关教师研讨教育教学问题,能较好地完成从师计划,履行从师职责。
(4)专业知识不断充实,教材内容熟悉较快,教学方法不断改进,教学效果不断提高。
(5)既能教书又能育人,组织能力和感化能力不断提高。
3 教研室对开展活动成绩突出的“对子”给予表扬和奖励。授予指导教师“优秀指导教师”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