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能力比赛班级建设方案 篇1
一、竞赛目的:
通过此项目竞赛,检验参赛选手对电子产品在规定设计方案(规定原理图与结构要求)下的工艺实现能力,包括对电子元器件的检测方法和常用电子产品制作工具的应用、电子产品加工方法和工艺的操作、电子仪器仪表的使用、现场问题的分析与处理、团队协作和创新能力等,引导中职学校重视电子行业职业工人基本职业能力的培养,指导和推动电子类专业开展教学改革,加快电子产品设计与制造实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二、竞赛项目:
1、七管收音机的`装配和调试。(150分钟)
⑴元件选择。根据大赛组委会给定的七管收音机原理图和元件包,在给定的元件包中选出需要的电子元、器件及功能部件(所给元件包内元器件数量为实际用件数量的130%);在确定有不合格元件且没有焊接的情况下,可以提交现场裁判确认该元件不合格后予以更换,如属选手误判,予以扣分。
⑵装配与调试。根据赛场提供七管收音机原理图、安装图和零部件组装成整机成品,并独立完成整机的统调、检修。
2、原理图与pcb板图的设计(120分钟);
根据大赛组委会提供的特定纸质电路原理图,在protel99se软件环境中自行绘制原理图和pcb板图。
三、竞赛规程:
采取现场竞赛的方式,总竞赛时间为4.5小时。
每个参赛队按照竞赛题目要求,完成安装、调试和维护等任务,根据任务完成质量、完成时间及文明生产情况(工作态度、安全意识、职业规范、环境保护、成本控制等)评定竞赛成绩。
赛前公布设备型号、规格、技术参数、操作指南以及刀具、工具、量具、材料等详细清单。
四、选手自备工具
电烙铁、尖嘴钳、斜口钳、吸锡器、镊子、一字螺丝刀、十字螺丝刀、万用表(禁用数字型万用表)等。
五、评分细则
1、评分标准及分值。
根据在规定的时间内,选手完成工作任务的情况,参照信息产业部电子行业无线电调试高级工的国家职业标准进行评分
⑴七管收音机的装配和调试(80分);
①元件选择(10分);
按元器件的筛选、测试正确率评分。准确清点和检查全套装配材料数量和质量,进行元器件的识别与检测,筛选确定元器件。
②电路板焊接(20分);
根据焊接工艺质量评分。要求电子产品的焊接大小适中,无漏、假、虚、连焊,焊点光滑、圆润、干净、无毛刺;引脚加工尺寸及成形符合工艺要求;导线长度、剥头长度符合工艺要求,芯线完好,捻头镀锡。
③产品装配(20分);
根据装配工艺质量评分。要求印制板插件位置正确,元器件极性正确,元器件、导线安装及字标方向均应符合工艺要求;插件、紧固件安装可靠牢固,印刷板安装对位;无烫伤和划伤处,整机清洁无污物。
④产品调试(30分);
1、各级静态工作点及整机电流调试。
2、整机统调,调试根据测试、调试情况评分。
⑵原理图与pcb板图的设计(20分);
根据原理图、pcb板图的绘制情况,元件编辑、布局、布线等评分。
(1)根据给出的书面电路图绘制原理图和制作pcb板,pcb板原则上统一为单面设计,不排除双面板设计方案。
(2)将绘制好的原理图和pcb板图电子资料保存在一个文件夹中,注明选手姓名,竞赛号码,保存在桌面上,有裁判员统一拷出。
2、违规扣分。
选手有下列情形,需从参赛成绩中扣分:
⑴违反比赛规定,提前进行操作的,由现场评委负责记录,扣5—10分;
⑵选手应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比赛内容。在赛程中,均有评委记录每位参赛选手违规操作,依据情节扣5—10分;
⑶现场操作过失未造成严重后果的,由现场评委负责记录,扣10分;
⑷发生严重违规操作或作弊,经确认后,由主评委宣布终止该选手的比赛,以0分计算。
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能力比赛班级建设方案 篇2
为了创建和谐高效的学习环境,把班级学生的整体学业水平迅速地提高上去,结合2年17班的实际情况,特制订2年17班班级建设实施方案。
一、抓班风、促学风。
1、端正学习态度,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加强对学生学习目的教育、理想前途教育,进而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为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打下坚实的基础。
2、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使全班同学思想意识达到统一,明确学习动机,自觉遵守校规校纪,为良好偶的学风建设铺好路。
3、狠抓学习风气的建设。经常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教育,教育学生不浪费每一分、每一秒,在班级形成一种浓厚的学习氛围,进而形成良好的学风。
二、端正思想,强化正面对学生的引导。
1、明确学习目标,进行自主学习。
2、班级内实行目标管理制。对学生进行量化考核,对平时的遵规守纪进行考核、记录,进行评定。在学习上,建立“前进”或“后退”目标管理,对每一次考试都进行分析总结。
3、利用晨点、班会加强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教育”。
三、强化纪律约束。
1、认真学习我校的.各项规章制度,让学生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2、加强课间及空挡时间段的管理。班主任加强跟班,不给学生留下盲点,侧重对学生课下时间的监督和管理。
3、做好学生的成长纪实档案,对学生实行量化考核。
四、搞好班级文化建设。
1、创设最佳的学习环境,培养“比学赶帮超”的学习境界。
2、教室的布置恰当得体,有利于学习。
3、让学生待的舒心,学的痛快,有“家”的感觉。
五、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1、提高课堂的专注度和埋头率,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2、善于总结、分析各科的学习特点及学习策略,逐渐摸索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3、利用好课堂以外的零散时间也是至关重要的。
六、增强自主管理意识。
1、转变观念,把“要我学”改为“我要学”积极主动地适应学习环境。
2、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
3、积极参与班级管理,做班级的主人,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管理”。
七、发挥优秀学生的引领作用。
1、选拔优秀的学生进入到班委会,充分调动班干部的带头作用。
2、在各学科中树立学习好的典型,发挥他们在各个方面的引领作用,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
3、班主任率先垂范,事事带头,做好学生的表率作用。
八、加强安全意识,避免意外事故发生。
1、安全始终是第一位的,没有安全就什么都谈不上了。所以要加强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如,交通安全、饮食安全、人身财产安全等等。
2、在学生中建立畅通的信息管道,时刻了解班级的动向,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3、定期检查管制刀具、棍棒等,禁止学生把他们带入校园。
九、重视调查和信息反馈。
1、认真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如家庭状况、学习困难、交友情况等等。
2、注重考试成绩的分析,并及时与家长沟通,达到家、校共同教育学生的目的。
3、发挥各科课代表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在老师和学生之间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
十、制订本班的班风,促成良好学风的形成。
1、2年17班的班风确定为:“勤学、好问、苦练、赶超”。
2、全体学生共同努力,为实现班风所确定的目标而努力。
3、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不断地提高学生的学业水平。
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能力比赛班级建设方案 篇3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充分发挥班主任教师在学校教育工作中的骨干作用,不断提升学校管理水平,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结合实际,特规定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爱事业、爱岗位、爱学生”的要求,以更新班主任工作理念、创新班主任工作方法为切入点,以调动班主任积极性为出发点,以创建和谐校园为载体,努力提高班主任素质,使班主任更加有效地为学生服务。通过开展系列活动,提高班主任教书育人的能力,引导他们积极投身德育实践,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工作内容
(一)成立“班主任工作研究会”
各校优秀班主任组成“班主任工作研究会”,定期开展班主任工作研究、交流和实践活动。健全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班主任交流研讨活动。联校将把此项工作作为加强青年班主任和骨干班主任队伍建设的重要载体,建立有效的工作激励机制。
(二)开展读名著、学名人活动
联校组织班主任集中学习,举行班主任培训、师德培训等活动,举行班主任演讲赛、班主任理论素质测试;每年下半年举办班级管理论文比赛;12月份举办班会设计比赛或主题班会公开课等活动。基本要求是:每位班主任每年至少写20篇教育读书笔记,研究一名教育名人,读一本教育名著,写一篇教育论文。
(三)加强队伍建设,搞好班主任培训
建立班主任培训学习制度,重点围绕工作理念、工作方法、师德教育、研究能力等方面,加强班主任培训工作。采取多种形式,加强班主任岗前培训和校本培训。
1、校本培训是班主任培训的主要组织形式。各校应按照“课题牵动,整体推动,以校为本,三位一体(科研、培训、管理),案例研究为主”的教师培训模式,组织实施校本培训。各学校应达到“五有”:即有校本培训专家指导组,有校本培训学校年度工作计划,有校本培训教师个人研修计划,有校本培训考核与管理办法,有校本培训年度或阶段培训总结及主要成果。各校负责组织本校班主任参加各层次的培训活动,组织开展校本研修活动,负责校级骨干班主任的考核、认定等工作。
2、学校制定班主任培训规划,充分发挥报刊、网络博客和远程教育等手段的作用,搭建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的平台。聘请专家或知名班主任举办专题讲座,每年定期举办班主任培训班。组织骨干班主任或优秀班主任外出实地考察,学习外地先进思想和创新方法。
3、建立班主任培训考核制度。
(1)学校要建立班主任工作档案,定期组织对班主任的考核工作。考核结果作为教师聘任、奖励和职务晋升的重要依据。对不能履行班主任职责的,应调离班主任岗位。
(2)凡参加县级、市级、省级班主任工作专题培训,且培训成绩合格,记入教师继续教育学分。
4、加强对优秀班主任事迹的宣传。各学校要定期向联校报送优秀班主任的典型事迹材料,并通过多种渠道、多种形式进行广泛宣传,推广其典型经验,使他们真正成为班级管理的典范。
(四)完善制度,进一步建立和创新班主任工作机制
1、提高班主任经济待遇。班主任工作量按课任教师标准课时工作量的一半计入教师基本工作量。各学校要合理安排班主任的课时工作量,确保班主任做好班级管理工作。
2、班主任工作绩效与职称评聘挂钩。小教二级申报评聘小教一级教师必须具备至少1年的班主任工作经历;小教一级申报评聘小教高级教师必须具备至少3年的班主任工作经历;已评上中级和高级职称50周岁以下的男教师和45周岁以下的女教师,每5年内至少要担任1年的班主任工作。所有任课教师都要服从学校安排,积极担任班主任,否则,可予以高职低聘处理。已担任学校中层以上领导职务的人员,根据工作实际情况可以不担任班主任工作。各学校在教师职务申报推荐时应优先考虑优秀班主任和长期从事班主任工作的教师。
3、积极推行中小学班主任等级制。探索班主任管理的新办法,建立班主任等级管理和骨干系列班主任评选制度,实行分层管理、分级聘任的办法,充分调动班主任工作的积极性。
(五)评选先进,表彰激励
1、评选条件:
(1)热爱教育事业,热爱班主任工作,热爱学生,工作态度端正,为人师表,事业心强,师德高尚,受人尊敬。
(2)努力学习,勤于实践,有创新意识,班级管理成绩突出,努力转化后进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班级有良好的班风、学风,教书育人成绩突出,事迹特别感人,受到师生、家长、社会的公认和好评。
(3)经常与家长保持联系,坚持家访,善于指导家长用正确方法教育子女,受到家长和学生的喜爱。
(4)善于调动校内外各方面教育力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班级整体成绩居于同级段前列。
(5)具有一定的班主任工作理论水平,至少在县级以上刊物发表一篇德育论文或县级以上论文获奖。
(6)从事班主任工作连续5年以上,曾获得县级以上各类荣誉称号或者长期从事班主任工作的优先推荐。
2、评选方法:
(1)工作原则:坚持“民主、公开、公正”的原则,按照评选条件推荐,宁缺毋滥。
(2)推荐提名程序:校班子或级部提名、个人总结宣讲、学校教职工民意测评、校委会讨论决定上报。
(3)考核考察:联校组织考核人员对推荐人进行综合考核。
(4)公示评定:在考察、民意测验的基础上,由考核领导小组确定优秀班主任预备人选,经公示,接受群众监督,最后报联校审批,并公布表彰。
3、表彰奖励:优秀班主任纳入教师节期间评选表彰系列,与优秀教师同等对待。
三、具体要求
1、加强学习。组织教师学习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意见》(教基〔20xx〕13号)和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鲁教基字〔20xx〕13号),进一步加强班主任工作,建设一支具有高职业水平、高教育素质和高心理素养的班主任队伍。
2、组织领导。联校成立班主任工作领导小组,与德育工作相结合,定期开展活动,抓落实,抓成效。各校成立德育工作领导小组,与班主任签订责任书,与班级各项工作考核相结合,使工作稳步、健康发展。
3、注重管理。联校按照《班主任工作考核办法》开展活动,深入到学校调研,了解学校、班级开展情况,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注重过程性管理,量化评比,学期终进行综合考核,成绩纳入学校评估分数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