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文网 > 方案 > 信息技术2.0实施方案范文(精选24篇)

信息技术2.0实施方案范文

发布时间:2023-11-01

信息技术2.0实施方案范文 篇1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开展的比较规范,特别是近几年评价方式的改变,更为信息技术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但作为总结性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期末考试一直没有引起大家的足够重视,许多学校没有具体的考试模式,也不组织考试,或随便考,给个分就行。这不利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无法促进教师到课堂教学的思考与改革。进而形成了下面的问题:

  (1)学校无法评估信息技术教师的教学质量,只注重是否开足课时。

  (2)信息技术教师上课随意性大,对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不重视,课堂教学效果差。

  (3)学生对信息技术课不重视,学习没目标、没动力,信息技术成了休息课、聊天课。并且,信息技术教材的内容,现在正逐步摆脱零起点,如果我们不能保质、保量地完成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任务,就无法实现小学、初中的正常衔接。而“以考促管、以考促教、以考促学”是综合提高信息技术的教学和学习水平的有效途径。

  一、指导思想: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学习、使用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所以,信息技术考试不仅要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更重要的是考查学生的能力,包括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协作能力等。考试也不仅仅是作为给学生总结性评定的手段,还是学生再学习再提高的过程,是发挥学生创造潜能的过程,是促进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改变教育观念的过程。

  二、考试内容与时间:

  考试内容根据每学期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的要求确定。考试试题应包括三部分。

  技能测试(30分):是为考查学生的键盘输入能力;

  基础题(30分):重在考查学生的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可用一个半成品的作品出示任务,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完成任务。在完成任务的基础上,学生如能对作品进行再加工、创作,可有不超过10分的加分。

  作品考试(40分):重在考查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开放性、长作业形式的试题,学生自选主题,搜集资料完成作品。此部分考试,教师可提前一个星期或一个月的时间将作品的要求和评价标准告诉学生。

  说明:基础题和作品考试题,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任选一项完成。

  考试时间安排在语、数考试前1-2个周,在网络机房内随堂测试。

  三、考试前准备

  信息技术以开放性的上机考试为主,力争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的、开放的考试环境,以让学生有创新和张扬个性的空间。

  1.出示考题和评价标准

  出题时间至少在考前一星期,这样便于教师向全体学生公布考试内容、形式、要求、评分标准,让学生作好考前准备。对于学习过程中,已完成自创作品,并且质量较高的学生,宣布通知(学期初应和学生达成协议),学生将作品上交。这也有利于考试时,单人单机的实现。出题形式可以有以下两种:

  (1)本校教师依据教学目标要求、结合本校的实际,自主命题。

  (2)信息技术教师提前将试题(并附评价表)上传交流,可以自主选择。

  2.师生准备

  教师应保证网络的正常运行。另外,考虑到有的学生课外不具备上网的条件,教师可给学生准备充足的素材,以便于学生选择性使用,保证考试任务的完成。

  四、考场管理

  1.考场组织

  考试以上机实践的形式进行,要求单人单机,以面向全体学生。考试采取开卷的方式,在考试中,学生可以事先自己准备资料、可以查看参考书和笔记,也可以相互讨论,但必须独立完成,作品不能相同。

  2.考试过程

  技能测试:时间一般为5分钟,可以利用金山打字通等软件。

  基础题:教师可通过网络教室将试题和素材分发给学生,学生可边阅读试题边完成任务。

  作品考试:学生已基本完成的作品,修改后上交。

  五、评价标准与方法

  基本题的任务要明确,让学生的操作有的放矢。评价时,只要关注任务完成的结果,至于学生的具体操作方法,不作具体要求。

  作品考试:对学生作品的内容和形式仅作原则性的要求,教师在评价的过程中,要充分关注学生的软件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和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自选主题、搜集资料并完成的作品,不能以完美要求学生,以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六、评价结果的应用:

  1.用于学生的学期总评

  期末考试成绩是学期总评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期总评=期末考试+作业完成+平时上课表现。

  2.用于学校对教师教学的评价

  教师将学生作品和考试成绩上交学校,学校可组织教研组和相关教师随机抽取学生的作品和成绩,以考查教师教学任务的完成情况。另外,学校也可随着考试的进行,对每位老师的任课班级进行抽考。

  组织合理有效的小学信息技术考试,不仅能促进教师教学能力和自身素质的提高,而且通过组织考试,给了学生充分发挥自己个人特长的余地,学生的创造潜能被充分地展示出来,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信息技术2.0实施方案范文 篇2

  一、参与范围

  学校全体具备专业技术职称的在编教师。

  二、研修时间

  20xx年7月1日—————20xx年5月30日

  三、学时限额

  总80学时(72学时合格)

  四、考核内容及学时分配

  本年度校本研修总学时的设计为80学时,其中阅读40学时,主题研修30学时,教育电影10学时。以学期为单位,分两次进行考核,每学期40学时。

  1、阅读(每学年40学时,每学期20学时)

  本学年的阅读分为教育教学理论专著类的“专业类阅读”和提升教师综合素养的“人文类阅读”两方面。

  (1)专业类阅读(每学年20学时,每学期10学时):

  本学年阅读书目为《静悄悄的革命》。要求每位教师在“济源名师成长工作室”下“《静悄悄的革命》阅读交流平台”上,注明单位、姓名进行跟帖交流。每次交流内容不少于500字,计1学时。每学期至少跟帖10次。

  (2)人文类阅读(20学时,每学期10学时):

  为了有序、有效的引导教师阅读活动,本年度的人文类相关阅读内容由教师在“济源名师成长工作室”中的推荐书目中自由选定。读后在“济源名师成长工作室”的“某某作品阅读分享平台”上,注明单位,姓名进行跟帖,发表不低于500字的阅读感悟,每次记2学时,每学期至少跟帖5次。

  2、主题研修(每学年30学时,每学期15学时)

  主题研修是教师日常工作的重要部分,我校主要包括:

  (1)听课活动,保证每周至少听一节课。完成任务者,一学期计10学时。

  (2)每学期开展2次以师德为主题的研修学习,参加一次记5学时,迟到扣1学时,未到扣5学时,一学期计10学时。

  (3)学校每学期开学办班,认真参与按5学时计入考核。迟到一次扣0.5学时,旷会一次扣1学时。

  (4)如果上述有不足的可以通过参与课题研究、外出听课学习等活动进行弥补,但是必须提交相应的材料。

  3、教育电影(每学年10学时,每学期5学时)

  为了让我校教师更好地认识和思考“教育是什么”的本源性问题,为了拓展教师培训的途径,本学年,我校将组织教师观看“济源名师成长工作室”中推荐的《地球上的星星》、《放牛班的春天》、《三傻大闹宝莱坞》、《热血教师》、《横空出世》五部反应教育题材的优秀影片。要求教师每次观看后写出观后感受,上传到“济源名师成长工作室”中建立的“教育电影观感交流平台”上,每发表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观影感悟,记2学时。

信息技术2.0实施方案范文 篇3

  1、 教师导读

  设置教学重点、难点、目标,提出学习任务、学习问题,指导分组,提供部分网站、网址、文本。以一组为例:

  王喆、王 皕:落实"浥"、"进"的音、义;查王维其它的作品及赏析、评论。

  颜力、傅倩雯:查王维的生平及边塞诗派、田园派;查柳的有关生物知识。

  严倩、叶好秋:查王维的画及《阳关三叠》音乐;查"阳关"、"渭城"的历史、地理方面的相关知识。

  学生自主学习,分头找资源(从网上、光盘上、词典等文本上),设计相应的测试试题,制成个人网页。

  2、相互交流、讨论(不能够解决的问题留在记事本上,求助老师、专家、网友或作为研究性课题留待日后解决)。同时,反馈、完善,提出新的问题,提供新的文本、电子资源。

  3、以网页形式建立以《渭城曲》为主线的综合性资源库课案课件-超文本。包括课文导读、有关资料、自主测试、拓展学习、大综合、研究性课题、电子路径七大块。

  4、资源放入相应的知识结构图中,构建语文资源库及王维资源库、边塞派资源库等。

  信息技术实验班的学习特点和办学意图

  上述《渭城曲》的网络教学过程,是我校开设信息技术实验班的一次教学活动实录。

  《渭城曲》的教学过程,体现了信息技术实验班学习的五个特点:

  1、自主的学习;协作的学习;

  2、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以电脑为工具开展交互式的学习

  3、提出问题,搜寻材料,解决问题,开展研究性的学习;

  4、注意各学科知识的整合。

  通过以上五种途径,培养学生的五大素质:

  1、自主能力;

  2、协作能力;

  3、信息素养;

  4、研究能力;

  5、综合素质。

  这正是我校举办信息技术实验班的意图。

  信息技术实验班开办的必要性

  1、e时代的到来要求我们培养学生的网络素养。

  21世纪是信息化、网络化时代。面对网络时代的到来,信息素养的培养正在引起世界各国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并逐渐加入从小学到大学的教育目标与评价体系之中,成为评价人才综合素质的一项重要指标。

  2、高考大综合的方向要求我们培养学生的大综合素质。

  高考已经开展了"理化生"、"史地政"小综合的考试,正在向大综合的方向发展。"大综合"的理念,与技术、知识和通讯的大爆炸相适应,一场学习的革命也是一场考试的革命。一个人不可能也没必要把每一个学科的知识系统地基、详尽地学习掌握。人们更多的是以问题或课题为主线,运用相关的知识理论综合的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学习的革命》告诉我们,终身学习成为必要。而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研究性学习又是终身学习的必要方式,也是终身学习的重要内容。

  信息技术实验班理论依据

  1、基于建构主义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有本质上的区别,集中体现在学与教的转变上:学生由被动的接受知识转变为知识的主动构建者,成为课堂的主体;学生以课本为纲,进行自主学习,课本不再是学生学习的唯一内容; 师生充分互动,成为学习的合作者,媒体的作用由教师传授知识的演示工具转变为创建情景、协作学习、会话交流的认知工具。

  2、依据实验心理学家特瑞赤拉(TrEicher)做过的两个著名心理实验。

  根据这两个实验,教学应该尽量大限度的让学生通过视觉的学习,获取更多的信息;通过讨论交流,获得最持久的记忆效果。

  3、人们偏爱的学习方式主要有三种,教学应同时满足多种学生的要求,最大限度减少学习方式偏差对学习效率的负影响。

  实验班的构建

  包括学生、老师、学习空间、课程四个方面。

  1、学生的构建

  96人,分成2个班,每班8个小组,每小组6人,每人一部电脑,以圆桌式围坐,以利相互讨论,协作学习。

  信息技术实验班学生的构建,充分考虑到自主、协作。学生自愿报名,自愿参加电脑夏令营活动。本身就是对学生研究性学习、大综合素质、信息素养的检验和培养。

  2、老师的构建

  先在全校开展有关网络知识的讲座,学习有关理论,介绍学校信息技术实验班的构想。再由老师自愿报名,组成教师网络兴趣小组,开展进一步的培训学习。

  老师的组成,我们同样注意到了信息素养这一点,特别强调了反主导式、反填鸭式教学,提倡自主式、协作式、研究式、大综合式的学习,从而保证实验班在新的教学环境中学习。

  3、学习空间的构建

  信息技术实验班的主要教学都在多功能网络教室。

  配备具有现代意义的多功能网络教室(附图),将液晶投影仪、实物展台、VCD等设备制作成多媒体小车,两间教室共用,教室的功能将由纯网络教室→多媒体网络教室→多功能网络教室转化。在教室中设置图书角(文本、电子图书),教室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布局:6人一小组,一人一部电脑,一小组围成一个圆,总共有8张圆桌坐48人,学生不再统一面向黑板。这种布局具有跨时间、空间的意义,便于学生小组讨论、协作学习,学生将真正体验到以"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为主、交互式学习(网络画板、联机讨论、电子邮件)为辅的学习乐趣。

  4、课程构建

  ㈠信息技术实验班的课程由校本教材、课外活动两部分组成。校本教材的建立是课程构建的重点。

  我校网络环境下的校本教材由传统的文本教材和全新的电子校本教材组成。在信息技术实验班的初期,决不排斥传统的文本教材,而且保持与文本教材即课本的对应。

  ㈡电子校本教材,利用网络更快更好地获取更多的信息资源,用计算机作为认知和加工信息的工具,以网页的形式将信息组织和管理制作成超文本(文本和图形、图像、声音等其他媒体信息)。主要由电子教材、课程资源库两部分组成。

  ①网络环境下的电子教材,包含教学多媒体素材如文本、影像、图片、课件、录音等、网络资源表、自制视频库、优秀的学生作品、学生自建资源库等内容。

  ②课程资源库,是网络环境下的校本教材的核心。以学生为主体的课程资源库(含课件库)包括学科式、问题式两种课件资源:A课程资源库要求以单科为主线,其余学科为发散点或支撑点共同组成学科式综合性课件;B以研究问题为主线相关学科为发散点或支撑点共同组成问题式综合性课件。以上两种合称为主线式综合性课件。所有资源(含课件)以网状结构互相关联。另外,还有各学科的知识结构图(即知识结构树)。

  换个角度说,课程资源库由教师电子教案、学生超文本资源库两部分组成,我们可以分别称之为教件、学件。

  同样,其他学科的知识树由相应学科的教师指导构建。值得提醒的是,这些学科的知识树与学科式综合性课件、问题式综合性课件三方面组成一个丰富的资源库----超文本资源库,以网络的形式提供给学生,较之传统的知识树、资料、笔记,何止天壤之别。这是网络的优势,这一切将极大的改变学生的素质,特别是自主能力、协作能力、研究能力、综合素质、信息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5大素质

  1、教师的备课决定了学生素质的培养

  教师备课,要求各学科组织信息化教学资源库。每个学习单元至少安排两种信息源,教案由信息源和知识结构图组成,按搜索流程图编写;信息技术实验班采取集体备课制,目的是打通各学科知识间的界限。主线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写出知识结构图,标明知识要点及难点,同时制定大综合的内容,指出与其它学科的关系,让学生用各学科的知识帮助解决。

  这种备课方式,决定了学生要开展自主学习、大综合的学习,必然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综合能力。

  2、学习过程必然培养学生良好的德育素质

  由于信息技术实验班的班级构建及教学与普通班不同,每一个学生都是带着任务和兴趣进行自主、自立的学习,每个学生都很专注,除讨论外他们需要安静的环境,长此以往将在课堂上形成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组织纪律性自然得到了加强。因而,学生的自主能力得到培养。

  信息技术实验班的学生在学习Word、PowerPoint、电脑美术、电脑音乐、收发e-mail、网上浏览、网上查询资料、网上讨论、制作网页、参加读书活动、写读书心得并做成网页等等的学习活动中,信息素养得到了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增强,拓宽知识面,思维方式更加开阔,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尽情发挥,处理问题更有条理、有目的。可见,学生的信息素养、多种能力得到培养。

  由于整合课网页的学习和制作涉及到方方面面的知识,特别是音乐、美术在其它学科中的应用,使学生的眼界更加开阔,审美层次提高。这是学生信息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

  教学过程中,教师只要给学生布置任务、提供资源素材和资源路径;随着学生知识与能力的不断增长,学生资源库中的材料将要求学生在网上或在其它地方自己搜寻完成,而教师只提供方法,不再提供材料,课程资源库特别是超文本资源库的建立工作将全部由学生自己完成或由小组协作完成。这一切必然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协作能力、信息素养、研究能力、综合能力这五方面的素质。

  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课程资源库(课件库),课程资源库要求以单科为主线,其余学科为发散点或支撑点共同组成综合性课件。各学科每月至少完成一次综合课、安排综合课的公布以及对综合课的评价,让每一个学习小组在评价其它小组工作的过程中全面掌握资源库中的知识,落实"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核心思想,落实信息化、大综合的思想。

  信息技术教育是未来5至10年内逐步推广的先进的教改方向,是不可逆转的教育发展潮流。

  总之,我们的信息技术实验班对传统教育的观念、手段、形式和内容都提出了最富冲击的挑战,我们的实验将培养学生自主能力、协作能力、研究能力、综合素质、信息素养5大方面的素质,切实实施素质教育,适应信息时代的需要。

信息技术2.0实施方案范文 篇4

  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起点自我分析

  根据《广东省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测评指南》,发现我的信息技术水平处于中等水平,虽然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也能够熟练使用基础的信息化工具,但是一旦遇到未接触的内容,还是无法应对,所以,我认识到我在信息技术的应用上,还需要有很大距离的提升。

  存在的问题:信息技术领域触及面比较小,只局限于经常使用的一些功能和软件的应用,而面对深层次的信息技术能力还有待提升。

  希望能够通过学习,掌握更多的信息技术理论和知识,将信息技术更好地利用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去,提高工作效率。

  制定能力提升目标,阐明目标能力点及其达标后的效果。

  一、G4基于数据分析的学情诊断

  解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问题平台能对学生在在线学习平台的使用情况,包括各科目、章节的点击情况等,相同资源的不同展现形式的点击情况等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从而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兴趣、方向、习惯等。平台能根据学生在论坛和课堂的表现对其进行分类和分 级,并根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习题、测验、实验等的完成情况,总结他们的学习弱点,使其了解自己和别人的差距在哪里,是什么原因导致的,从而推荐相关课程,以激励学生发表有价值和有趣的观点,促进交流,提高学习效率。

  二、B5基于数据的个别化指导

  个别化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提供给学生进行高效学习,获得适合学生自己的学习方法,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使得学生获得相映的发展。因此,个别化学习活动能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性。

  三、G7智慧教育背景下教研活动组织或参与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研组承担着实施新课程、研充新教学、组织新教研培养新教师、生成新文化的新使命教研组是实施校本课程、开展校本教研、进行校本研修的“真组织”

  研修内容及方式

  一、研修方式

  1.网络研修,加强业务进修,主动关心国内外及周围教育信息和专业理论,每周至少抽出三个小时,通过多种途径,如上网络平台阅读与教学相关的刊物、学习多媒体技术、观课磨课、听讲座等,汲取学科的新知识、新技能。

  2.教学实践.利用手段编助教学,充分利用网络优發,积极參与在线研讨。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中,合理利用软件、数宇教育资源,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自己的课堂效率。利用网络教学平台,有效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活动,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综合能力。

  3.科组教研。积极參与学校科组的线上线下教研活动。参与集体备课、教学实践、观看评课、专题研讨、课题研究、课例开发等活动。积极参加教育科研能力研修,树立教研科研意识,把研修和教育科研紧密结合,今年至少撰写一籍教学论文或者教学设计,积极参加市教育系统組织的教科研成果征集活。

  二、具体措施

  1.每天花至少1小时登陆网络研修平台,认真完成所选能力点的各项任务及作业。

  2.认真聆听观摩示范课例,做好笔记,并把理论运用于实践,提高自己业务水平。

  3.多与同行研讨交流,取长补短,不断总结和反思,力争让信息技术更好

  4.多阅谈信息技术方面的书籍,掌握教学中常用软件的操作流程和方法,提升自己的应用能力水平。

  总之,我决心不断学习,不断更新,丰富自己的文化积淀,充盈自己的底气,增强自己的理论底蕸,提高教育教学能力,结合教学实际,努力学习,并学以致用。

信息技术2.0实施方案范文 篇5

  一、考核目的

  1.通过信息技术应用使力校本应用考核,传递组织目标和压力,促使教职工提升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的能力,达到“培养信息教育能力、提高课堂效率、使信息技术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

  2.加强“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实施方案”的可操作性和计划性,促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实施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可视化。

  3.客观、公正地评价教职工参与“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表现,加强过程管理,强化各级管理者的管理责任,促进其管理员、坊主指导、帮助、约束与激励全体教师。

  二、基本原则

  坚持所学为所用,测评助学,使信息技术切实服务于教育教学质量提升。

  坚持整校考核、重在普及、发展为先。将校本应用考核工作与学校信息化教学建设相结合,与学校发展相结合,与教师专业发展相结合。在考核过程中,应坚持如下原则:

  1.相对一致性:在连续时间内,考核的内容和标准不能有较大的变化,至少应保持在1年内考核的方法具有一致性。另外,在必要的时候,基于适当的原因可对考核的具体指标及权重分配做相应的调整。

  2.客观性:考核要客观地反映教师的实际参与“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工作情况,避免由于光环效应,亲近、偏见等带来误差。

  3.公平性:对全体教职工使用相同的考核标准,最大限度地防止评估结果的不一致性和偏见性。

  4.公开性:每位教师都必须清楚考核方案是如何运作的,考核结果教师应签名,有意见可表述、申诉,无签名考核结果同样有效。

  三、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本校全体参训教师。

  四、考核要素

  1.融合意识:是否能主动、有意识的借力信息技术为教育教学服务的意识;

  2.能力提升:是否能在个人成长上达成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提升;

  3.责任感,进取心和团队合作精神等;

  4.信息技术应用质量和效率等;

  五、考核内容

  (一)校本应用考核侧重“整校推进”考核。

  重点考核学校信息化教学发展规划的情况、信息化教学教研制度、校本研修制度的建设情况、应用信息技术创新课堂以及教学能力通过率等。

  (二)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微能力考核内容以及标准主要依据《中小学教师信息用能力校本应用考核规范》。

  1.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校本应用考核侧重于考核教师在多媒体教学环境、混合学习环境和智慧学习环境下的教学能力。

  2.多媒体教学环境是指在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和交互多媒体教学环境中实施。“集体教”,即以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混合学习环境是指在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教室,移动学习环境中实施,重点支持“集体学”,即教师通过环境支持学生自主或合作学习;智慧学习环境是指用智能教育设备支持学生个性化与差异化学习。

  3.学校根据本校信息化教学发展的实际,科学制定学校信息化教学发展目标,教师依据学校要求和确定的内容学习,完成50学时(实践应用学时不少于50%)后方可参与校本应用考核。

  4.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校本考核以《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校本应)中确定的多媒体教学环境、混合学习环境、智慧学习环境下的学情分析、教学设计和学业评价四个维度的30项微能力为考核重点。教师根据本校信息化教育教多加三项微能力(至少覆盖三个维度)考核。

  六、考核的具体实施

  (一)教师微能力考核采用“校本自测——教师互学互评——校本应用考核”的方式进行考核。

  校本自测是指在培训过程中,教师依据学校的发展目标,学科教学特点或自身的岗位职责,借助一定的平台工具,根据《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校本应用考核规范》确定的标准,对自身信息化教学能力进行诊断。

  教师互学互评是指教师完成50学时(线下实践不少于25学时)后,向校本实践考核平台提交成果证明,在成果提交前,须依据平台的提示,对他人提交的.成果进行评价。

  校本应用考核是指校考核组,对教师提交的成果进行综合评价。

  (二)其中教师校本应用考核采用“课前备课——课中授课——课后辅导——课后评价——数据分析——研修活动”的路径。

  (三)教师的能力考核侧重于评估教师在真实的教育教学情境中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对信息技术操作的熟练程度等。

  教师提供的证据应符合《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发展校本应用考核规范》要求。要严格证据的有效性,凡提供的证据未包含教师本人的影像的或不能确定是教师本人制作的,应视为无效证据。

  (四)校本应用考核标准

  考核等次

  考核内容

  优秀

  合格

  不合格

  课前备课

  1.运用互联网搜集备课资料、素材;

  2.运用至少一种软件进行课件制作;

  3.运用至少一种软件进行教案设计;

  4.会用至少一种影音或图文编辑软件;

  至少包含一项

  不包含

  课中授课

  1.会使用至少一种授课软件授课;

  2.会使用手机播放课件;

  3.会应用授课软件中的互动工具;

  至少包含一项

  不包含

  课后辅导

  1.会用至少一种APP进行检测发布,查看,监管。

  2.工具选用具有创新性,值得学习和借鉴。

  至少包含一项

  不包含

  数据分析

  1.会用至少一种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2.工具选用具有创新性,值得学习和借鉴。

  至少包含一项

  不包含

  研修活动

  积极参加省、市、区、校各级组织的校本研修活动。

  至少包含一项

  不包含

  七、考核方式:

  1.不按时上交各类有关信息技术应用的资料每次扣一分。

  2.在各级有关信息技术应用培训中迟到一次扣一分,旷到一次扣5分,(包括备课组组织的培训)

  3.在有关信息技术应用比赛活动中获奖加分项按学校绩效考核方案加分。

  八、考核结果及运用

  在组织能力考核过程中,要对信息技术应用证据进行综合评分。得分在80-100分的,可评为优秀等次;得分在60-80分的,可评为合格等次;得分在60分以下的,应为不合格等次。

  教师最终考核成绩由教师互评、考核领导评价两个部分构成。

  九、考核管理

  要以校本应用考核为契机,不断提高学校信息化教学水平,提升教师应用信息技术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的能力。校本应用考核应坚持原则、实事求是,按照规定程序和有关要求进行。

  十、项目小组

  成立“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与测评工程”领导小组,负责学校“提升与测评工程”的组织实施工作。活动领导小组成员:

  组长:校长

  副组长:副校长

  成员:教研主任,信息中心主任,年级组长及学科组长

信息技术2.0实施方案范文 篇6

  为了全面推进学校教育、教学及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进一步提升广大师生的信息素养和驾御信息技术的能力,提高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应用水平和效能,锤炼学校信息化办学特色, 在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下,争取学校信息化工作有新的跨越,特制定学校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学校信息化的一个重要领域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尽管课堂教学存在着一些与生俱来的不足与缺陷。但是,就目前而言,课堂教学,或者说有意义的接受学习仍然是学校教学活动的主要方式,学生通过学校的正规课程的学习获得必要的知识和能力是学生发展的主渠道,因此我们将积极探索学校正规课程与信息技术有效整合的作用,同时也将研究学生活动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新领域。

  二、主要任务

  1、改善校园信息化环境,重点在网络的管理与维护。加强班级多媒体设备的管理与使用;办公室计算机、打印机的使用,培养教师对信息化设备的规范使用及信息化的意识,逐步提升校园信息化环境。

  2、建立一个学校的教育资源平台,把现网站的教育、教学、科研资源重建整理,逐步充实教学资源。

  3、及时更新学校数网站。改善目前学校网站信息更新慢的状况,尝试在年级和学科中培养一批老师及学生在统一协调指导下,对网站相关模块的信息更新,加快更新频率。

  4、建设校长管理平台,通过相应的管理模块,实现学校各管理部门利用网站后台管理,及时发布、更新学校各类管理信息。

  5、充分发挥网络优势,完善教师网站“我的空间”,建设具有校本特色的网上交流平台,提高教育效益。

  6、加强对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教育教学的研究,探索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有效整合,创建学习环境和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学习方式。

  三、基本目标

  1、加大硬件投入,完善校园网站,更新添置办公设备。

  2、加强软件建设。丰富改进学校主页并定期更新,使学校网站形成较为丰富,具有自身特色。

  3、加强应用,服务教学。发挥信息技术在学校管理中的作用,加快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开展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的实践研究,提高学生的数字化技能。

  四、网络管理

  1、 加强对校园网络管理工作,完善规章制度。

  2、学校经常对师生加强网络安全教育,确保校园网网络运行高效、有序。

  五、继续加强校园网络的管理与维护,更新学校现有网站

  学校网站经过几年的积累,取得了很好的展示自我的效果,但在一些方面也存在着问题。本学期将进一步在学校网站如何做深,以及特色平台如何进一步完善等方面,听取意见,进行修改。

  六、协助学校各部门开展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各项活动,推进学校信息化进程

  协助各部门开展具有部门特色,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整合活动。学校各部门的任何活动,其实都是部门间相互协作的一个过程,绝对不是独立的分支,任何一个活动都涉及到学校的方方面面。一次成功的活动,其实就是学校各部门间相互默契配合的体现。信息室在整个活动中应该积极地参谋,指导部门负责人合理选用信息技术,充分恰当体现学校的信息技术特色,全面推进学校的信息化进程。

信息技术2.0实施方案范文 篇7

  通过此次培训我感触很深,同时也学到了不少,当今社会,全球化进一步加快,作为未来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教师,必须掌握好信息技术这门基础工具,如何使学生计算机教学真正体现基础性、趣味性、应用性和理论性,落实小学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开阔学生视野、打开学生思路,帮助学生提高智力、发展能力,成为计算机教师研修的新课题,对此,我谈几点自己的想法与体会: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

  计算机课程具有灵活性、实践性、综合设计性较强的特点,在教学中,我们应该结合教材,大胆进行教学设计,注重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在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基础上,加强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同层次学生的探索和创新欲望不同,在教学中利用新旧知识的联系,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并设计一系列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在进行课程综合设计时,教师要充分挖掘培养与训练创新能力方面的内容,提出恰当的计算机综合设计课题,这些课题应满足如下要求:一要有适当难度;二要在教和学方面富有探索性;三要能培养与训练学生的创新能力。在综合设计中要启发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使学生逐步养成独立获取知识和创造性地运用知识的习惯。

  二、以学生为中心,合理组织学习。

  上好本课程,教师的组织引导起关键作用,为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可以根据学生素质情况进行分组,通常每小组安排有一两名接受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可以单独辅导这部分素质较好的学生,他们接受速度快,然后由他们再去指导他们小组的同学学习,学生中有部分计算机基础较好的同学也可以选出作为班级辅导员,多给学生相互讨论的机会与时间,同时多教他们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将生活实践与信息技术教育结合起来。

  信息技术教育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基础的理论知识,更要提高学生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将学生在生活与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与计算机信息技术教育结合起来,通过信息技术来解决学生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比如说:黑板报设计,我们就以此为学习内容,让学生通过电脑来设计黑板报,学生要实现制作一张漂亮的黑板报版面,就需要掌握word文字输入与设置、排版,还需要学会到网上去查找、下载图片等信息,这样学生不仅可以在信息课上可以学习信息技术的知识,而且在遇到出黑板报的时候,也可以学习信息技术,这就把信息技术教育溶入到学生平时的生活,使信息技术教育日常化,激发学生学好信息技术的兴趣,丰富学生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从而将实现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学科与校本课程的整合,更好地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

  总之,如何上好信息技术课是摆在我们每一位信息技术教师面前的一个难题和严峻挑战,但是只要我们每个人都能勤于思考,刻苦钻研,并把我们好的思路、想法贡献出来,供大家一同来学习和探讨,我相信通过此次培训我们一定可以找到一种高效、快捷的方式,使我们的信息技术课成为学生最喜爱的课程之一。

信息技术2.0实施方案范文 篇8

  一、指导思想

  依据《株洲市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株洲市攸县江桥街道鸭塘铺中心小学整校推进实施方案》和教研组具体情况,特制定本组本研修方案。

  二、研修主题

  根据精准的学情分析,进行更科学有效的的教学设计。

  三、研修目标

  根据学校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2。0整体推进的规划,本学期深入和完善以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为核心的校本研修工作,立足学科特征,聚焦课堂,依托教研活动,改进教师教学行为,提高教师信息化教学水平,切实研究、解决信息技术与信息学科教学深入融合中出现的.新问题和新情况,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四、工作安排

  1、所有成员完成前沿课程的学习,20xx年11月3号前。(蔡杨帆、欧阳芹、谭子恺、单志明、徐啸剑各自完成。)

  2、完成信息技术支持的教研系列课程,20xx年11月6号前完成。(蔡杨帆负责)

  3、制定方案:提交— —份学科信息化教学的研修活动计划:依据学校整校推进实施方案,结合教研组内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现状,设计完成本教研组的信息化教学研修计划,20xx年11月8日前完成。(蔡杨帆负责)

  4、完成一份信息化融合示范案例:完成一份信息技术与学科应用实践的示范指导案例(基于本学科选择的能力点),20xx年11月8日前完成。(蔡杨帆负责)

  5、所有成员完成在线测评,完成能力点的选择。坊主协助本组成员完成在线测评,完成能力点的选择,20xx年11月8前完成。

  6、完成相关能力点的系列课程,上传作业,20xx年11月13号前完成。

  7、基于本组能力点的选择,发布校本研修任务。20xx年11月15号完成。(蔡杨帆负责)

  8、所有老师完成校本研修任务,20xx年11月27号完成。

  9、提交校本研修成果:提交本学科校本研修当中的整体研修成果。20xx年11月30号完成。(蔡杨帆负责)

  五、研修任务

  网络研修:11月1日开始,学校组织教师参加中国教师研修网的研修。

  (1)技术学习:进行信息技术培训和应用实践,掌握相关技能工具(希沃白板、希沃授课助手)、利用教师研修网学习在线教学策略,能熟练使用1—3种信息技术相关工具开展教学活动;

  (2)协同备课:以备课组为单位,利用贝壳网等资源空间进行在线集体备课,确定一两个应用突破口完成教学设计。例如9月份参与湖南省在线集体备课大赛。

  (3)应用实践:每位青年教师利用多种技术手段,创新教学方式,融合学科特征,进行信息化教学研讨课。

  (4)创新教学成果: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如项目式学习、翻转课堂、创客教育和跨学科融合教学研修等。

信息技术2.0实施方案范文 篇9

  按照教育部印发的《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总体部署,结合x市教育局《x市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培训实施方案》,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贯彻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意见》、黑龙江省教育厅《落实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指导意见》等文件要求,通过组织实施x市第一中学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2.0工程,推动我校中小学教育教学信息化深入发展,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质量。

  二、目标任务

  到x年,构建以校为本、基于课堂、应用驱动、注重创新、精准测评的教师信息素养发展新机制,开展全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全员培训(每人不少于50学时,其中实践应用学时不少于50%),基本实现“校长信息化领导力、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团队信息化指导能力,显著提升,全面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发展”(简称“三提升一全面”)的总体发展目标。

  第一阶段x年6月启动阶段。

  第二阶段x年9月——x年7月推进阶段

  第三阶段x年9月——x年7月考核阶段

  第四阶段x年下半年验收阶段

  三、组织机构及其职责分工

  1、组织机构

  为确保能力提升工程的顺利实施,我校成立了x市第一中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2.0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校长书记

  副组长:教学副校长教务主任副主任教研主任副主任

  成员:学年及其他各部门负责人

  2、职责分工

  教务处负责工程的统筹规划与管理协调,制定能力提升工程规划方案及工程实施过程中的业务管理与支持服务等具体工作;教研处负责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作校本研修、教师信息化教学培训等指导工作,探索基于“互联网+”的教研组织工作;信息技术中心负责培训工作,网站设置等技术支持;其他部门具体实施。

  四、实施路径

  (一)健全工程管理机构。健全组织机构,完善管理机制,围绕工程实施总体目标任务,以教师全员培训为核心,统筹设计好能力提升工程2.0实施的各个环节和内容。

  (二)组建骨干培训团队。积极配合各方力量,同时选拔一线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突出的学科骨干教师,建强校级培训团队;采取集中培训方式实施团队培训,同时建立有效工作机制,有力保障教师全员培训的质量。

  (三)有序实施整校推进。分年度实施整校推进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x年6月,启动提升工程2.0工作,至x年完成整校推进及考核任务。

  (四)测评教师应用能力。按照“省市统筹、学校自主、全员参与”的实施路径,结合省、市工程2.0校本应用考核规范,组织开展校本应用考核,实现对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精准测评。

  五、主要措施

  (一)开展学校管理团队信息化领导力提升行动。学校是提升教师全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关键节点,由校领导担任组长,组建由校长领衔的学校信息化管理团队;采取集中培训和网络研修相结合的混合式培训方式,开展管理团队信息化领导力提升专项培训,着重提升学校信息化发展规划能力、混合式校本研修设计与组织实施能力、指导学校教师开展信息化教学能力和校本应用考核能力;指导管理团队结合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目标,形成学校信息化发展规划,推进数字校园、智慧学校建设,探索教育、教学、教研、管理、评价等领域的创新发展。

  (二)开展培训团队指导能力提升行动。学习先进地区的经验,提升团队规划制定、组织教研、指导校本研修、开展校本应用考核等能力;指导学校选拔一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突出的学科教师,采用专题研修、分类培训与学习共同体建设等模式,开展培训骨干队伍专项培训;探索基于“互联网+”的教研组织形式,推动教师开展应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科教育教学的研究,提高学科教师信息化教学等的能力。

  (三)开展教师全员应用能力提升行动。整校推进开展教师信息技术应用培训。采取校本研修、区域教研、教师选学等多种方式,将集中培训、网络研修与实践应用相结合,组建“骨干引领、学科联动、团队互助、整体提升”的研修共同体;开展信息技术应用案例研讨、课堂实录分析等专题研修活动,推进相关教学设备和学科软件应用;推动教师应用网络学习空间、教师工作坊、研修社区等,利用线上资源,结合线下研讨,打造“技术创新课堂”,提高应用信息技术进行学情分析、教学设计、学法指导和学业评价等能力。

  (四)开展工程实施效益提升行动。开展信息技术教学应用案例、工程实施案例评选活动,每年逐级上报,最终向x市推荐教学应用优秀案例和工程实施典型案例;开展工程实施整校推进示范校评选活动,通过能力提升工程2.0监管服务平台汇总各校培训数据,结合信息技术教学应用案例和工程实施管理案例评选结果、以及实地评估检查等综合评定;通过设立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专项课题的形式,激发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六、工程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我校成立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2.0工作领导小组,制订能力提升工程规划方案,利用信息化管理手段实施精细化管理,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纳入教师培训必修学分,建立推动学校与教师主动应用信息技术的相关制度,健全完善教育系统网络安全制度体系。

  (二)明确职责任务。我校将完善制度、健全机制,整合各方力量,科学统筹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项目,有效遴选学员,打造市级工程培训团队和整校推进示范校,构建示范带动辐射体系;中小学校是提升教师全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关键节点,制订本校信息化发展目标和规划,并组织开展信息化教学校本研修和校本应用考核,落实教师全员培训任务,切实提高学校信息化教育教学水平。

  (三)做好监管评估。我校制定的学校信息化发展规划由市级工程实施培训团队进行审核,在教师全员培训、线下研修、校本应用考核过程中,由市级培训团队全程进行监管和督导。

  总之,信息技术2.0工程关系到教育长远发展大计,我校认真实施,提前准备,精准落实,推动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提升。

信息技术2.0实施方案范文 篇10

  为了提高我校全体教师的教育应用能力和水平,加快学校教育现代化的进程,加速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步伐,按照《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意见》(教师[2]13号)文件对教师应用能力提升的要求,和《教育部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江苏省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20xx年修订)》以及吴江市教育局关于开展《吴江区20xx年中小学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种子骨干教师培训班”和校本培训的函》等文件的相关要求,结合学校教育装备情况和教师队伍实际,制定我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校本培训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学科建设信息化、教师自主学习信息化、教育管理信息化为目标,推进信息技术与中小学教育的整合,进一步提高教师信息技术素养,为教育技术培训打下坚实基础。充分利用现有技术设施设备,使全体教师应用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

  二、领导小组

  全校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在校长的领导下,由信息技术教师具体负责组织实施,各科室协调配合。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三、培训对象

  学校全体任课教师

  四、培训内容

  微课程的设计、微课程制作工具培训(ppt、Camtasia Studio)

  五、培训方式

  培训以校本培训为主,采取学校集中培训和教师个人分散学习相结合、网上交流和定期研讨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六、培训时间与地点

  时间:学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校本培训自20xx年10月开始,20xx年11月结束。主要利用课余时间安排进行集中培训,其余时间学员分散学习。

  地点:亨通楼四楼报告厅、电脑房

  七、培训原则

  集中培训,分散学习,互帮互助,提高成效。

  八、培训成果

  在培训结束后,每名教师完成培训学习任务:具体要求为40周岁以下教师提供微课程成果,40周岁以上教师则提供微课程成果、PPT课件成果或其它应用信息技术的成果(三选一)。11月中旬把成果交董永飞老师。

信息技术2.0实施方案范文 篇11

  很荣幸能成为“国培计划”—XX中小学(幼儿园)乡村教师工作坊坊员远程培训小学数学班中的一员,参加本次教师工作坊研修将进行不少于50学时的混合式培训,内容包括两个方面:内容包括研修目标、研修主题、实施步骤,预期研修成果等。为认真完成本阶段的研修任务,特制定以下研修计划:

  一、指导思想

  遵照教研工作计划,以学校的教学教研工作为指导,立足课堂、革新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重点,坚持科学育人,扎实有序地开展数学教学研修工作,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全面提高个人素养,努力服务于教研教学工作而努力。

  二、研修目标

  1、通过培训,学习先进的研究方法,形成良好的研究意识

  2、转变教育观念,提高认识。

  3、积极实践课改的新理念,新思路,围绕“有效性高效课堂教学”开展课堂教学研究活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促进专业化发展,提高教学研究能力。

  三、研修要求:

  1、积极完成日常教学类中研修日志、我的教学故事、教学案例、我来当坊主等内容的发布。

  2、积极参与研修活动:包括学科活动、工作坊活动、协作组活动,进行课程学习、视频答疑、主题研讨点评、资源上传、研修作业成果、自由讨论区发帖回帖等。

  四、研修措施

  1、认真听取专家教授的讲座,踏踏实实地学习理论知识。

  2、积极参与班级研讨活动,在活动中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在探讨中提高自己的知识素养。

  3、钻研教学专著,努力学习与新课程相关的理论知识,并做好读书笔记,写下读后思

  4、通过教师个人自学,网络学习的方法及时了解最前沿的教改信息,扩展自己知识视野,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丰富教育教学理论,提升理论水平和教学教研水平。

  5、认真撰写教育教学心得体会,争取有质有量充分利用网络手段,观摩名家教学,撰写读书笔记、教学思,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手段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创设情景,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总之,通过这次“国培”研修学习,我相信自己在自身素质、教育教学理论和教育教学方法上会有许许多多的收获,会为我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以期达到从“经验型”教师向“科研型”教师转变的目标。

信息技术2.0实施方案范文 篇12

  教师信息素养是推进教育信息化的重要保证,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是新时代高素质教师的核心素养。x年至x年,我省按照教育部的总体部署,组织实施了首轮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通过工程的实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的意识明显增强,信息技术教学应用能力初步具备,信息素养初步形成,部分教师在应用信息技术改变教育教学、优化课堂等方面进行的尝试取得了可喜的成果。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等为代表的新兴技术的出现,信息化教学创新能力不足,乡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薄弱,各级信息技术教学应用支持服务体系不够健全等问题日益突出。为切实增强我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适应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要求,根据教育部和我省有关会议及文件精神,结合工作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决策部署,按照教育部印发的《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x年)》及xx省委省政府印发的《教育现代化2035》总体部署,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x年)》,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意见》、xx省《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x年)》、xx省教育厅《落实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指导意见》等文件要求,通过组织实施新一轮中小学教师(含幼儿园、普通中小学,下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推动中小学教育教学信息化的发展,促进教育信息化有力支撑我省教育现代化。

  二、目标任务

  到x年,全面构建适合我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教学应用创新发展的新机制,打造信息化教学应用支持服务体系,开展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每人5年不少于50学时,其中实践应用学时不少于50%),推动教师主动适应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变革,积极有效开展教育教学,基本实现“校长信息化领导力、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团队信息化指导能力显著提升,全面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发展”(简称“三提升一全面”)的总体发展目标。

  三、基本思路

  一是统筹规划,顶层设计。围绕工程实施总体目标任务,以教师全员培训为核心,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统筹设计好能力提升工程2.0实施的各个环节和内容,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健全组织管理机构,完善管理体制机制,明确目标,夯实责任,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调动教师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育教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教育教学改革和教育信息化的有效推进奠定基础。做好“xx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监管服务平台”的建设,为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提供保障。

  二是建强队伍,保障全员。调动电教、教研、师训等各部门力量,组建工程培训团队,打造“过得硬、靠得住、推得动”的信息化教育教学应用支持服务队伍。遴选培训资源丰富,专家队伍业务能力强,教师教学信息化培训基础好,管理团队认真负责的高等学校、教科研机构和教师培训机构,采取集中培训的方式,围绕信息化教育教学和能力提升工程的组织实施开展工程培训团队培训。建立有效的工作机制,发挥团队协作的力量,确保工程实施各环节、各内容紧密衔接,有力保障教师全员培训的质量。

  三是以校为本,整校推进。结合我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实际,围绕基本实现“三提升一全面”的总体发展目标,构建“以校为本、基于课堂、应用驱动、注重创新、精准测评”的教师信息素养发展新模式;探索骨干引领、学科联动、教师选学、整校推进的应用能力提升新路径;形成校有规划、组有计划、师有清单的整校推进新机制。建立试点先行、以点带面、分批跟进、注重实效的示范带动体系,保证推进有示范引领,实施有经验借鉴。

  四是测评并举,推动应用。结合教育部校本应用考核有关要求,制定出台符合我省实际的校本应用考核指导意见,指导县区学校组织开展校本应用考核,督促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用信息技术。依托xx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监管服务平台,建立监管评估工作机制,细化工作流程,强化工作措施,发挥团队上下联动作用,加强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培训团队、各中小学的监督检查力度,保障工程实施效益的高效发挥。

  五是倾斜乡村,鼓励创新。以国家级贫困县乡村学校为重点,整合资源,重点扶持,因地制宜开展贫困地区乡村教师信息化教学示范培训,提高乡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推动乡村教育现代化。面向信息化教学应用基础较好的中小学校和学科骨干教师,开展智能化教育领航名校长和名师培训,打造智能化教育领航团队。指导有条件的县区和学校开展跨学科教学能力提升培训,打造一批基于信息技术开展跨学科教学的骨干教师和示范学校,推动信息化教学创新发展。

  四、主要措施

  (一)开展学校管理团队信息化领导力提升行动

  鼓励各级各类学校试行首席信息官(CIO)制度,确保信息技术应用与学校各领域发展紧密结合;组建由校长领衔的学校信息化管理团队,在示范培训的基础上,逐级逐年推进面向所有学校的管理团队信息化领导力提升专项培训。依据《中小学校长信息化领导力标准(试行)》,将学校信息化发展规划的制订与落实作为培训主线,指导管理团队结合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目标,形成学校信息化发展规划,推进数字校园、智慧学校建设,探索教育、教学、教研、管理、评价等领域的创新发展,确定相应的信息化教学研修主题及教师培训计划。支持学校管理团队落实信息化发展规划,组织教师开展信息技术教学应用培训,有效提升管理团队领导全校教师应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创新的能力。

  (二)开展培训团队指导能力提升行动

  发挥各级电教、教研、师训以及高等学校、教科研机构、教师培训机构等专家的作用,选拔一线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突出的学科骨干教师,专兼结合,建强省、市、县三级工程实施培训团队。依据中省有关文件精神,面向各级工程实施培训团队进行一轮信息化教育教学及工程组织实施等为主要内容的培训,学习工程实施先进地区的经验,切实提升团队规划制定、组织教研、指导校本研修、开展校本应用考核等能力。指导学校选拔一线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突出的学科教师,建强培训骨干队伍;采用专题研修、分类培训与学习共同体建设等模式,开展培训骨干队伍专项培训,推动教师开展应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科教育教学的研究,探索基于“互联网+”的教研组织形式,提高学校骨干团队应用信息技术进行培训设计、管理、评价以及指导学科教师信息化教学等的能力。

  (三)开展教师全员应用能力提升行动

  在学校管理团队完成培训,明确整校推进能力提升目标任务的基础上,以学校为单位申报研修主题和培训需求,在县级工程实施培训团队指导下,采取校本研修、区域教研、教师选学等多种方式,将集中培训、网络研修与实践应用相结合,以学科信息化教学为重点,整校推进开展教师信息技术应用培训。依据学校信息化发展规划,组建“骨干引领、学科联动、团队互助、整体提升”的研修共同体,以《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校本应用考核规范》提出的教师信息技术应用三种环境下的四项能力为导向,开展信息技术应用案例研讨、课堂实录分析等专题研修活动,推进相关教学设备和学科软件应用;推动教师应用网络学习空间、教师工作坊、研修社区等,利用线上资源,结合线下研讨,打造“技术创新课堂”,提高应用信息技术进行学情分析、教学设计、学法指导和学业评价等的能力,破解教育教学重难点问题,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助力学校教学创新。

  (四)开展信息化教学帮扶行动

  结合我省教育脱贫攻坚任务,根据省内深度贫困地区乡村学校实际需求,多层次、多学科、多方式开展名师网络课堂和远程协同教研相结合的“双师教学”模式教师培训改革,加强乡村教师信息化培训精准帮扶工作。鼓励城乡之间校际合作,发挥国家级、省级教学成果奖、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实验区及示范校等的引领作用,通过优质学校与乡村学校“结对子”、建立“双师工作坊”等方式,利用专递课堂、同步课堂、名师课堂、名校网络课堂等,采取教师模仿名师网络录像,或者名师网络录像与当地教师辅导结合等模式开展教学。鼓励合作校教师组成协同教研共同体,通过网络研修加强集体备课、研课、交流,远程授课教师对乡村教师进行长期陪伴式培训,定向帮扶乡村教师提高专业水平与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助力贫困、边远地区教学点及乡村学校开齐国家课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延长能力提升工程各承训机构教师培训平台向乡村学校教师开放的时间,助力贫困地区乡村学校教师提高教育教学信息化应用能力。

  (五)开展信息化教学领航队伍培养行动

  遴选高等学校、教科研机构、教师培训机构、企业等组建高水平培训团体,开展信息技术支持的跨学科教学培训,打造一批基于信息技术开展跨学科教学的骨干教师,推动信息化教育教学创新,全面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积极发掘中小学基于信息技术支持的跨学科教学优秀示范案例,形成本地教师跨学科教学能力提升培训资源,建设一批省级跨学科教学示范校。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技术为基础,依托各类智能设备及网络,开展智慧教育创新研究;重点面向学校信息化基础较好的中小学校长和学科专业骨干教师开展引领性信息化教学研修,推动教育理念与模式、教学内容与方法的变革创新,优化课程教学结构,积累一批可操作、易推广的先进经验与优秀案例;开展人工智能助推教育领导力和教育教学能力示范培训,帮助参训校长、教师形成智能化教育意识,掌握智能化教育工具,提升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的能力。

  (六)开展教师培训资源建设行动

  以信息化教学方法创新、精准指导学生个性化发展为重点,依据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和实际应用水平,统筹做好教师信息素养培训资源建设。围绕教育部20__年印发的《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和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校本应用考核能力点,遴选培训机构优质资源,引进信息技术教学应用慕课资源。依托xx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监管服务平台,建立优质培训资源遴选机制,引入本省优秀教学案例,吸收本周期优秀生成性资源。向一线教师开放资源,推送能力提升相关资源,为教师自主学习提供必要的条件。鼓励学校、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逐步建立适合学校和教师自身发展需求的、涵盖信息化教育教学理念、信息素养、学科教学软件等方面的信息化教育教学资源库。

  (七)开展信息技术校本应用考核行动

  根据教育部《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和《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校本应用考核规范》,制定出台《xx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校本应用考核指导意见》,指导市县以促进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为目的,以教师在多媒体教学环境、混合式教学环境和智慧教学环境下的教学应用能力评价等为主要内容,制订校本应用考核实施细则。校本应用考核由县区统一安排组织,采取教师组内互评、学校骨干复评、县级专家团队审核认定、省市专家团队抽查的方式进行。教师在参加完不少于25学时的线上培训任务后,依据学校研修目标和教研组研修任务,至少选择2个能力点作为线下实践活动主要内容,通过研课、磨课、授课、评课等环节,最终将线下实践内容转化为成果提交到校本应用考核系统;校本应用考核结果以教师具有多媒体教学环境、混合式教学环境和智慧教学环境下的学情分析、教学设计、学法指导、学业评价的能力呈现;考核结果在教师教学评比、专家团队遴选、教学名师评选等活动中作为重要依据,并且作为x年以后教师资格定期注册主要指标之一,并列入学校管理团队信息化领导力评估、学校信息化教学应用评估指标体系中。

  (八)开展工程实施效益提升行动

  开展信息技术教学应用案例、工程实施案例评选活动,每年由各市向省级推荐参训教师总数1%的教学应用优秀案例和工程实施典型案例,由省教育厅组织专家进行评审。开展工程实施整校推进示范校、示范县区评选活动,通过能力提升工程2.0监管服务平台汇总各校、各县区培训数据,结合信息技术教学应用案例和工程实施管理案例评选结果、以及实地评估检查等综合评定。通过设立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专项课题的形式,调动教师学习研究的积极性,激发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每年定期组织全省工程培训团队、中小学教师赴工程实施管理案例评选优秀县区、学校进行现场学习,交流经验。

  五、工程保障

  (一)加强领导。省教育厅成立能力提升工程实施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教师工作处,负责能力提升工程的统筹规划与管理,制订能力提升工程规划方案,利用信息化管理手段实施精细化管理,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纳入教师培训必修学分,建立推动学校与教师主动应用信息技术的相关制度,健全完善教育系统网络安全制度体系。执行办公室设在省教育信息化管理中心,负责工程组织实施的具体工作。各市教育行政部门负责本地区能力提升工程的组织管理,统筹规划好本市各县区教师全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整校推进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做好本区域能力提升工程的监管评估,推动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明确专门机构具体负责工程的组织实施和业务联系工作。

  (二)明晰职责。县级教育行政部门是本地能力提升工程组织管理的责任主体,要完善制度、健全机制,调动电教、教研、师训等部门力量,科学统筹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项目,有效遴选学员,打造本地工程培训团队和整校推进示范校,构建示范带动辐射体系。中小学校是提升教师全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关键节点,校长是第一责任人,要制订本校信息化发展目标和规划,并组织开展信息化教学校本研修和校本应用考核,落实教师全员培训任务,切实提高学校信息化教育教学水平。

  (三)落实经费。省级充分利用“国培计划”等项目,做好省市县三级工程培训团队培训和整校提升示范性培训,20__年完成省市县三级工程培训团队培训和214所省级试点学校的整校推进任务,为全面推动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打好基础;支持56个国家级贫困县区完成能力提升工程任务,20__年,完成贫困县辖区学校总数30%学校(1874所)的整校推进,20__年和x年各完成贫困县辖区学校总数35%学校(2186所)的`整校推进。地市及区县要建立经费分担机制,将教育经费向能力提升工程倾斜,全力保障教师全员培训,支持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典型培育和经验推广;积极争取社会力量支持中小学校信息化建设与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建立多元化筹资渠道,鼓励各地教育行政部门与企业和社会机构合作,参与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及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20__至x年,各市分别完成辖区内20%、50%、30%学校的整校推进任务;省市严格按照任务分解开展整校推进工作,各市年度推进计划和完成情况报省教育厅备案。中小学校要统筹整合多方资源,为本校教师学习和应用信息技术提供良好条件。

  (四)监管评估。省教育厅将加强对各市县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情况的监测、督导,定期汇总各地各校整校推进情况,并进行公布。通过招标遴选前组织专家对各培训机构的资质、资源、上年度的任务完成情况进行审核,培训过程中,组织专家到县区、学校对机构专家力量、课程设置、资源提供等进行检查;培训结束后,结合调查问卷、各级培训团队实地检查及各县区优秀课例参评情况等对培训机构培训服务能力进行综合评估。中小学校制定的学校信息化发展规划由区县工程实施培训团队进行审核,在教师全员培训、线下研修、校本应用考核过程中,由区县培训团队全程进行监管和督导。省、市培训团队根据各县区工作安排,在培训期间每县区抽查3—5所学校检查学校全员培训的组织实施情况。检查发现的问题通过现场、书面等形式作以反馈。必要时进行复查,确保培训质量。各市教育行政部门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做好能力提升工程实施规划及整校推进的时间表、路线图,规划方案和年度工作计划总结报省教育厅审核;各县能力提升工程规划方案和工作计划总结报市级教育行政部门审核,报省教育厅备案。县区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结合学校信息化发展规划和自我测评,对学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作进行过程督导和质量评估,并将评估结果纳入学校办学水平评估和校长考评的指标体系。

信息技术2.0实施方案范文 篇13

  一.网络研修意义

  网络研修是一种以网络为基础开展教研工作的新方式,它借助网络,不受时空和人员限制,为广大教师提供了内容丰富、理念新颖、技术先进、实用便捷的优秀课程资源,创设教师与教师、教师与专业人员及时交流、平等探讨的活动平台和环境。开展基于网络的教学研究,是创新教研形式,拓宽教学研究途径,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途径。

  二、网络研修目标任务

  信息技术学科教师网络研修以网络为主要手段,以解决信息技术课程推进过程中教师的疑难困惑为线索,力图通过网络研修的形式,切实提高教师理解和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

  二、本社群发展方向

  1.通过网络研修形势进一步促进学科教育教学工作。

  2.提高参与教师的'网络应用能力和网上交流的能力。

  3.调动学科教师积极参与组织并承担区内信息技术学科研修任务。

  三、本社群具体做法与重点工作:

  (1)以壹文网络研修博客群为平台,进行联动式主题教研。每个教师都在这个平台上发表自己的教育博客,定期确立讨论主题,传达课改信息,解决学科难题,与同学科的教师进行教研交流,调选精华日志。如果老师们遇到问题,也可以博客中留言,请求指导。

  (2)可利用教学资源库,提供视频课例,约定在同一时间,大家同看一课例,看的同时,并利用QQ群进行即时交流。这样克服了以前观课时交流范围的局限性。

  (3)可进行集体备课。

  各位教师可以在进行网上进行集体备课,求同存异,共同研讨,共同提高。同时,网络集体备课还可以吸引了许多学校的教师进行留言评论,真正做到了教师间的交流互动,为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提高教师能力和授课水平。

信息技术2.0实施方案范文 篇14

  个人信息技术研修计划一:信息技术教师个人学习计划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对我们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都有了更高的要求与转变。以我现有的文化知识、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等方面,已跟不上高质量的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为了促进教学实践与理论的结合,提高自己的政治、业务水平和师德修养,使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更能符合时代的要求,首先要脚踏实地的抓好自己业务学习,通过自主学习来满足现代教育的需要,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让自已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更加得心应手,以满足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特制订个人学习计划:

  一、学习目标:

  1、加强学习,掌握正确的教育观点。

  2、了解教育工作的基本规律和基本方法,进行教育实践。

  3、了解学科的发展动向和最新的研究成果。

  4、将掌握的教育理论转变成教育教学的实际能力。

  5、进一步提高现代信息意识,提高现代信息技术水平,能对计算机进行必要的维护,会熟练使用办公软件进行文字处理,素材加工,课件修改、制作,网络资源搜索等。

  二、学习内容:

  (一)丰富教育教学理论

  阅读相关的教育书籍如《教育新理念》、《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现代代艺术的理论与实践》、《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爱心与教育》、《电脑报》等。

  (二)提高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

  继续学习相关的课件制作方法如:photoshop、flash等软件的学习;用Dreamweaver制作静态网页;音频视频处理软件的使用编辑;计算机的保养与维修等。

  (三)继续加强个人师德的修养,学习先进个人的事迹

  三、学习措施

  1、利用课余时间坚持每周进行业务学习,做到定时、定内容,学习有关优化课程结构的文章和走进课程的信息报道。充分集中时间学习相关的信息技术与专业的练习,确保课课有辅助教学的多媒体课件。

  2、及时对每天的教育教学活动进行反思,用笔随时记录下来抽时间整理,并争取与同行们进行交流,共同切磋,共同进步。

  3、虚心向各科教师学习优秀的教育经验,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平时加强校内外听课,虚心与本校同学科教师交流上课心得,取长补短,尽量挤时间争取去听课,吸收别人的先进经验,提高教学水平。

  4、多听教学水平较高的教师上公开课,通过集体备课、交流学习等形式,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5、规范自己的言行,做学生的表率。积极参加培训活动,提高自己的师德修养,在此过程中,学习正确处理师生之间、教师之间、教师与家长之间及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四、学习安排:

  时间、学习内容

  20xx.9阅读《现代代艺术的理论与实践》、《教育新理念》《电脑报》

  20xx.10photoshop绘图软件的学习

  20xx.11Photoshop绘图软件的学习

  20xx.12音频视频处理软件的使用编辑

  20xx.3《爱心与教育》、Flash动画的制作

  20xx.4flash动画的制作

  20xx.5学习用Dreamweaver制作静态网页

  20xx.6计算机的保养与维护

  个人信息技术研修计划二:信息技术个人校本研修计划(906字)

  “校本研修”作为一种新的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促进学校自主发展的重要方式和有效策略,已经伴随着课程改革的春风,走进了校园,为教师营造了一个学习型的文化氛围,构建了一个专业发展的自我反思平台。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作为一名农村中学的信息技术教师,我将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认真践行校本教研工作,不断提升教育教学技能。我个人的校本研修计划如下:

  一、校本研修的基本内容

  1、信息技术教学研究的最新动态与成果;

  2、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

  3、教育政策法规;

  4、教师职业道德;

  5、校本课程的研究与开发;

  6、学生成长与身心发展;

  7、教师心理调试与情绪控制;

  8、教学艺术与教学风格。

  二、具体措施

  1、加强理论学习,丰富理论基础。认真学习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政策法规等,每期有一本学习笔记。

  2、加强业务进修,主动关心国内外及周围教育信息和专业理论,每周至少抽出几个小时,并通过多种途径,如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相关的刊物、多媒体技术、观摩、听讲座,上网等,汲取信息技术学科的新知识、新技能。

  3、积极参加学校的常规教研活动,主动承担学校组织的研究课、示范课等,在实践活动中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每周至少听课一节,通过听课、评课等形式,不断提升自己的课堂教学技能。

  4、积极参加教育科研能力研修,树立教研科研意识,把研修和教育科研紧密结合,每期至少撰写一篇教学论文或者教学设计,积极参加教育系统组织的

  教科研成果征集活动。

  5、以新的教育理念为指导,以课堂为主阵地,积极践行“高效课堂模式”,精心设计教学流程,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对每一次的教学活动认真反思,做好记录,以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进步。

  6、积极参加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教师在岗培训,远程教育培训,认真完成作业。

  7、树立现代学生观,学会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相信学生的巨大潜能,并努力去探索发掘;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发扬学生的主体精神,促进学生的主体发展,努力做到因材施教。

  8、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辅助教学,充分利用网络优势,积极参与在线研讨。

  总之,我决心不断学习,不断更新,丰富自己的文化积淀,充盈自己的底气,增强自己的理论底蕴,提高教育教学能力,结合教学实际,把个人的校本研修工作做好!

  个人信息技术研修计划三:信息技术个人研修计划(1216字)

  要做发展型和学习型教师,就要立足于教师个人的自我发展,充分体现了当前素质教育的理念。从学习的意义上来说,教师也是学生。因材施教,变被动培训为主动自修,这一原则性变化为我们的学习指明了方向,也给我们搭建了一个认识自我,反思教育,自觉提高的平台。

  一、研修的目标:

  结合二期质量工程对信息技术教学的要求和信息技术课堂教育有效性的现实反思,在教师培训期间,不断学习,认真思考,反复实践,提高业务能力,锤炼专业精神,丰富教学智慧,形成教学风格。并积极投身一线教学,积极开展校本教研,真正成为农村教学的业务能手。

  二、研修计划:

  1、勤于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坚持不懈地学。活到老,学到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多渠道地学。要做学习的有心人,在书本中学习,学习政治思想理论、教育教学理论和各种专业知识,增强自己的理论积淀;也要在“无字处”学习,学习他人高尚的师德修养,丰富的教学经验,以达到取长补短的目的。广泛地阅读各类有益的书籍,学习各种领域的知识、技能,特别要学习现代信息科技,不断构建、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

  2、立足课堂,善于思考,在实践中探求、感悟。教学工作中进行教学反思。反思自己教学理念,反思教学的实际成效。探求成功的教学模式,思考教育教学的现实问题,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问题。

  3、提升业务,乐于动笔,扬长补短。加强基本功的训练,让学生听说读写之前,教师的'自身业务也要能跟上。听明家诵读,说精准的语言,读经典的著述,写生活札记。每天坚持动笔,正人先正己,育人先育己。不断丰富自己的内涵。转化为教学的动力之源。4、时刻不忘调整心态,始终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工作面对学生。

  三、具体措施

  1、看2本教育教学理论书。读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结合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研读名家关于信息技术教学方面的著作。做好读书笔记。做到认真研读,读有心得。结合教学实践、生活点滴,撰写学习感悟文字。把所读经典作为反观自身的明镜,端正教育教学行为方式。

  2、网络平台,积极学习研讨。每天浏览教育类网页1小时,进行网上交流和研讨。参加培训班内博客交流。利用网络写教学日志,不断在反思中进步。

  3、深入开展校本课题研究。以实践活动为载体,将培训心得渗透在具体的教学之中。充分利用团队优势,开展集体备课,集体研讨。

  互相学习提高教学实效。立足学校实际,解决当前农村信息技术教学难题,以研促教。

  4、认真听课评课,积极备课做课。利用观摩学习的机会,见贤思齐,学习提高。通过实践反思再实践的教学活动,研修提高教学能力,优化教学模式,丰富教学艺术。

  5、积极参加培训,潜心学习研讨,认真参与小组活动,相互交流,共同进步。积极向专家请教,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困惑。利用好每次的学习机会。

  6、学习专业知识,拓展视野,提升素养。练好教学基本功的同时,通过多读多写完善自我,为教好书育好人打下坚实基础。诵读名家名篇,浸润人文情怀。写生活感悟,反思人生真谛。通过自身的提高,寻求教学的新起点

  个人信息技术研修计划四:信息技术个人研修计划(705字)

  一、自我分析:

  成功的起始点乃自我分析,成功的秘密则是自我反省。

  1、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能力。课堂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目前我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能力还远远不足,距实现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还有很大差距,存在顾此失彼现象。

  2、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生学习方式能力。信息技术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广阔的天空,但由于受传统“一支粉笔一本教科书”的填鸭式教学的影响,我在转变学生学习方式上还存在很多问题,过多的包办代替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能力培养。

  3、应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能力。我们提倡终身教育,而终身教育本身离不信息技术,网络具有其强大的传输功能,网络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十分重要,不出就能实现教学相长,而我在此方面还十分欠缺,网友少参加学习团体也少。

  二、环境分析:

  问题永远在自己身上。

  我校是一所区级中学,信息化建设刚刚起步,多名教师共用一个电子备课室,没有良好的信息化环境也很难拥有学习提升的机会,学校资源库还不够健全,可用资源有更少之又少

  三、发展目标:

  目标是前进的动力,无目标的努力犹如在黑暗中远征。

  1、使信息技术成为提高课堂教学能力魔法棒。

  2、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由“厌学”到“会学”最后达到“乐学”。

  3、熟练制作多媒体课件,并学会使用多种教学软件。做个时代的“弄潮儿”。

  四、实现目标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困难或挑战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时间不够用:本人担任六个班地理教师,在校内担任学科组长一职,在校外担任“市级兼职地理教研员”,在123教育网站担任义务地理资料管理员,所以可能时间不够用,但我坚信“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挤总会有”。缺少名师:身边缺少信息技术应用名师,在和暗中摸索。

信息技术2.0实施方案范文 篇15

  通过对信息技术、学习方式转变和师德故事的自主学习,进一步对“打造高效课堂,构建新型师生关系”校本课程进行研修。

  研修目标

  1、通过学习信息技术实现对“打造高效课堂,构建新型师生关系”校本研究的技术支持。

  2、通过研读学习方式的转变案例,实现对“打造高效课堂,构建新型师生关系”校本研究的理论支撑。

  3、通过对身边师德故事的学习以及自我的反思实现对“打造高效课堂,构建新型师生关系”校本研究的情感支撑。

  学习内容

  1、学习信息技术知识,主要学习Word文档的编辑、图片的编辑、视频的编辑、Flash模板的制作、微电影的制作。

  2、研读学习方式转变的案例,主要学习合作探究学习、小组学习、课外学习。

  3、学习身边的师德故事,主要学习媒体宣传的'典型的师德故事以及学校真实发生的师德故事。

  实施计划

  1、每天按要求学习网络国培课程

  2、积极参加坊内探究活动,讨论分析校本研修课题。

  3、按时记录自主学习心得做好积累。

  4、写一篇论文对研修成果进行总结,分享成果

  预期成果

  1、自觉转变教学方式,增强对教师职业的自我情感认识。

  2、能够掌握打造高效课堂,构建新型师生关系的基本策略。

  3、写一篇研修成果论文。

信息技术2.0实施方案范文 篇16

  一.活动时间、地点:

  20xx年10月22日阶梯教室301

  二.晚会名称:

  秀我在春晖

  三.活动主题:

  展现自我,放飞梦想

  四.活动目的:

  为更好地宣传‘中医养生保健协会的崭新形象,推进社团文艺活动的发展,丰富课余生活,最主要的是展示‘中医养生保健协会全体社员的才艺,让所有的社员有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展现自己的个性,让彼此相互了解,增进社员对文学社的热爱之情。

  五.晚会节目内容:

  ①朗诵类:

  ②歌舞类:

  ③乐器类

  ④其他类

  2.互动游戏:2个,每个用时15分钟,共30分钟

  1)抢板凳

  2)春晖知识竞答(题目由策划部出,并保密)

  备注:每个节目所有时间包括主持辞的时间,整个晚会约两个半小时。

  六.工作人员安排

  主持人:殷婕、丁俐、黄菁菁、徐天星

  记者团、宣传部:负责活动的动态跟踪以及活动海报的制作和张贴。

  网络部:负责晚会所需歌曲的下载。

  策划部:负责会场的装扮设计以及晚会的所需用品的布置。

  撰稿团、编辑部:负责配合策划部的会场安排工作

  办公室:维持现场的纪律。

  影视团:负责晚会的节目以及配合主持人的游戏互动的工作。

  七.活动所需物品及设备

  音响:2个麦克风:4个扩音器:最少6个

  话剧所需场景牌:十一个(场景一:江边小路场景二:九江职业大学场景三:宿舍场景四:校园内场景五:中医养生保健协会办公室场景六:社员大会会场场景七:小路边场景八:回寝室的路上

  场景九:八里湖场景十:寝室大门口场景十一:秀我在春晖晚会现场)

  备注:除以上物品外,其他会场装扮所需物品以及互动游戏所需物品、奖品由策划部策划,其他部门配合策划部的工作安排。

  八.活动流程

  1.晚上7点整(可适当推迟十分钟)由四个主持人进场,开场白后,宣布晚会开始。

  2.晚上7点10分以朗诵为第一个节目,激励社员对中医养生保健协会的热爱,青春的颂歌。

  3.晚会正式开始,主持人自行串词,为时2小时.

  4.全体社员合唱《朋友》,以结束晚会。

  晚会结束后中医养生保健协会主要负责人留下,清理会场。

  望各个部门全力配合,预祝本次晚会举办成功!

信息技术2.0实施方案范文 篇17

  为提高我校学生科学文化素质和信息技术素养,丰富课余生活和发现信息技术优秀能手,办好学校信息技术节,开展信息技术科技教育活动,引领全校学生接近科学、走进科学,养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信息技术组拟组织学生进行电脑作品制作活动,方案如下:

  (一)作品主题:体验、探索、创新

  鼓励广大学生结合学习与实践活动及生活实际,积极探索、勇于创新,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设计、创作电脑作品,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作品主题思想要求健康向上。

  (二)“作品”形式及要求

  (1)电子报刊:

  运用文字、绘画、图形、图像等素材和相应的处理软件创作的电子报或电子期刊,应主要以文字表达为主,辅之适当的图片、视频或动画;可以通过网上下载或其他渠道搜集、经作者加工整理后成型。电子报应该含有报名、班级、出版单位、出版日期、导读栏等报纸所包含的要素(为虚拟的)。在导读栏中应设置超链接。作品(含其中所链接的所有独立文件)大小不超过20MB。

  (2)电脑绘画:

  运用各类绘画软件或图形、图像处理软件制作完成的绘画作品。绘画作品可以是主题性单幅画或表达同一主题的组画、连环画。表达同一主题的组画、连环画,每件作品不超过5幅。创作的视觉形象可以是二维的或三维的,可以选择写实、变形或抽象的表达方式。作品的存放格式为JPG;提交的作品中,除上报JPG文件外,如所使用的工具(软件)有对应的源文件,需一并提交,如使用Photoshop制作的作品,需同时提交PSD文件(不能合并关键图层,体现原创性)。作品(JPG格式文件)的大小不得超过50MB。

  (3)机器人制作

  学生运用“汇博士”、“乐高”或“广茂达”控件制作出成型的机器人,这些机器人要具备一定的“智能”,并能完成一定难度的动作。(学生自备机器人零部件和控件,学校可提供场地、电脑、展示台和一些现有的小零件)。作品可事先完成,展示时间在5—10分钟之间。

  (三)活动流程

  (1)信息技术老师在课堂发动学生参加

  (2)学生利用电脑课和节假日在家进行制作

  (3)学生完成后将作品交给所负责的信息技术教师

  (4)各负责老师按上交作品质量评选出一、二、三等奖

  (5)公布成绩并发放奖状

  (四)作品提交与评比

  1、以班为单位收集作品,上交信息技术科组

  各内容负责人及参加年级如下:

  电脑绘画:负责人: 参加年级:3年级

  电子板报:负责人: 参加年级:5年级

  机器人制作:负责人:周弘 参加年级:4—5年级

  注:除机器人外,每个类别上交作品数量不少于20份

  2、作品评比

  按上交作品划分为:一等奖20%,二等奖30%,三等奖50%

  3、作品上交截止时间:20xx年10月28日

信息技术2.0实施方案范文 篇18

  在这个寒冷而又温湿的季节里,我有幸参加了培训学习,这无疑是在我的教育教学成长上添上一道亮丽的彩虹。为了能让本次培训学习起到真正的实效,真正让自己获得一定的长进,我以在培训期间制定了一套自我研修方案。

  一、指导思想

  通过专家的讲解引领,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促使自己向专业化方向发展。

  二、研修目标

  1、转变固有的教育观念,与新时期的教育观念保持一致。

  2、提高自己对信息技术应用在生物教学中应用的理解能力和操作能力。

  3、能结合有关信息技术应用能力,针对生物教学不断反思和总结,提高自身的专业发展能力。

  三、研修方式及内容

  1、积极学习

  珍惜这次培训提升机会,认真遵守培训能力提升工程的各项要求,每天挤出时间上网学习,专心听讲,认真聆听专家报告,并做好必要的记录。无论专家报告何种风格,都坚持在最快的是时间内调整思路,融入专家讲解思路,内化成自身的知识,弥补自己专业知识的不足。

  2、聆听请教

  对讲解中不明白问题和教学中的困惑,及时上网查询并向同行请教,努力向寻求专家帮助解决。积极参与研修班的各项研讨活动,努力向各位学员交流学习,拿出自己的问题请教各位学员,与各位学员共同探讨。

  3、反思提升

  每天结合自己在培训学习中的`感受写出学习心得、研修日志,发表在班级培训平台上,与各位学员共同交流探讨不断提升自己的信息技术在生物教学中应用能力。

  4、学以致用

  争取通过学习,在研修结束后写出研修学习的体会和收获。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恰到好处地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发展学生能力,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合理运用信息技术,能使传统与现代教学媒体互相渗透,弥补传统教学手段的不足。

  有老师说,好学才能博学,博学才能让教学生动有意义。一个教师的认知背景是怎样的,他的学生的能力就是怎样的。作为一名教师,只有不断学习,更新自己的认知背景,才能得到学生的喜欢。俗话说,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必须要有一桶水,我们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做一名新型的,符合时代要求的教师。希望能得到导师的指导,助我成长!

信息技术2.0实施方案范文 篇19

  为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精神,以及国务院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面向全校师生宣传信息文化和创新文化,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推动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和创业活动蓬勃发展,经研究决定,在全校开展第四届“信息技术文化节”活动,现就活动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科技文化活动,展现当代大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增强学生科技创新的意识,培养实际应用技能,提高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倡导科技文化创业,谱写当代大学生青春华章,营造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氛围,打造我校科技文化活动品牌,推动校园文化事业蓬勃发展。

  二、活动主题

  拥抱大数据 云享新时代

  三、活动时间

  20xx年11月3日-20xx年12月8日

  四、参与对象

  xx科技学院全体师生

  五、组织领导

  本届信息技术文化节由教务处主办,信息工程学院承办,宣传部、校团委、研究生处、学生处、招生就业处、网络信息中心等单位协办。成立xx科技学院第四届信息技术文化节组委会,组委会办公室设在信息工程学院。

  六、活动内容

  1.信息技术文化节开幕式

  2.信息技术图片展及校园DV展播

  3.义务维修计算机

  4.信息技术系列讲座

  5.创意创新创业与就业大赛

  6.信息技术文化节闭幕式及颁奖晚会

  具体安排见附件。

  七、活动要求

  1.主办单位、承办单位和协办单位要认真做好组织和协调工作,确保信息技术文化节各项活动圆满成功。

  2.各学院要高度重视,把信息技术文化节活动作为改善学风建设的重要措施,精心组织,认真参加。要充分利用网站、宣传栏、电子大屏幕、主题班会等多种载体和形式加强对信息技术文化节的宣传,努力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信息技术2.0实施方案范文 篇20

  一、巧妙运用电教媒体创设相应的情境

  教学实践证明: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使各种感官、大脑处于最活跃的状态,能够最佳地接收教学信息,能使学生自觉地集中注意力,全神贯注地投入学习活动,能使学生在繁重、紧张的学习过程中抑制疲劳,产生愉快的情绪,提高学习效果。巧妙地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课堂教学,利用图形、声音和文字等一体化的多媒体教学,会给学生一种耳目一新之感,使表现的内容更充实,更形象生动,更具吸引力。能使学生脑、眼、耳、手、口等多种器官同时接受刺激,从而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激发起学生强烈的学习热情。如我在教学《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时,如果不渲染特定的课堂氛围,学生是不容易进入课文意境中去的。当我第二次教授该文时,制作CAI课件导入新课,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我首先运用课件出示背景图——高山、大地、森林、河流、周总理遗像、画外配音朗读诗歌(《周总理,你在哪里》),然后在哀乐声中引出课题,将学生带入课文所创设的令人悲痛的意境中,他们受情境感染,拨动了相应的情感琴弦,思想深处与作者产生了共鸣。可见,巧妙运用电教媒体创设相应的情境,使学生更容易把握文章的情感基调,为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优化课堂设计,激发学习动力。

  在课堂设计时,要注意引导学生从各个方向去解决问题,用多种方法来解决同一个问题,防止思维的绝对化和僵硬化。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产生大量疑问,不受固定模式约束的能力,还要鼓励学生学会大胆猜想、判断,并将其猜想作为逻辑推理的一种形式和发展学生创造力的一种重要手段,帮助学生克服思维定式。

  同时,培养能力、领会思想方法重在“渗透”和“潜移默化”,不应该把方法当作知识向学生灌输。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讲清思路,理清来龙去脉,在不知不觉中渗透处理问题的基本方法,举一反三,开阔思路,增加完成类似“问题”的能力,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尽可以多地产生学习迁移。

  三、应用信息技术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非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培养学生利用网络获取信息的能力。课前,我们可以布置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课外作业给学生,让学生根据教材内容,上网查找有关的资料。同学们在上网查找的过程中常常遇到一些问题,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使他们更容易掌握上网收集信息的基本技能,如怎样输入合适的关键字查找、哪些网站是我们常用的网站、怎样利用“收藏夹”更方便点击到常用的网站等等。通过课外实践,结合课堂讨论,其他学科与信息技术二者互相促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四、应用信息技术启发学生的思维

  学生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是,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但这种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的,仍然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认知心理学家也指出:“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是寓于知识发展之中的。新旧知识间的连接,是激发学生思维发展的起始点。

  新旧知识间对比、迁移、转化,学生抓住思维的转折点。是学生的思维转化点。抓住思维过程中的起始点和转折点,是推动学生思维的重点”在教学中,把远程教育网、互联网下载的以及制作的所需知识间的连接点、旧知识向新知识的转变过程的资源生动形象地展现给学生,不仅给学生一个驰骋想象的空间,而且能够激发学生好奇心、学习兴趣,推动学生思维不断向前发展。如有位小学数学老师在教学“数射线”时,设计了小熊跳远的动画情节,优美的音乐、可爱的动画中,小熊从一个点上,一小格一小格地向前跳,同时在小熊的下方演示出一条条射出标数字的、有箭头的线。整个动画过程,教师无须费力解说,学生自己动脑,马上就说出了数射线的特点。

  五、运用信息技术可以优化教学过程

  如传统的英语教学方式,老师在一堂课中要在黑板上密密麻麻地书写各种单词、重点对话、句式,教学起来相当的烦琐、费力、耗时。而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教师在课前将一些文字材料制作成电子文件,在教学中展示出来,就节省了课堂板书的时间。既清楚又规范,图文并茂,又开阔了学生视野,扩大了课堂信息容量,从而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轻轻松松学到更多的知识,由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学习的参与者。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发现、展示、交流等形式,获取知识,形成自己观点。因此,信息技术背景下的英语学习不仅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促进知识积极内化,而且为开展自主式英语学习提供了足够空间。避免了人手书写的误导,还留出更多的课堂时间给学生操练,优化了课堂教学,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总之,非信息技术教师只有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来优化自己的课堂才能出现个性十足的魅力课堂,我们的教育天地才会万紫千红、生机盎然,我们的课堂也才一定会成为教师充分展现个性魅力、学生个性张扬的舞台。

信息技术2.0实施方案范文 篇21

  为强化我区教育信息化建设,提升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水平,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打造一支高素质的信息技术教师队伍,根据“习区20xx—20xx学年课堂教学达标评优活动实施方案”要求,决定举行20xx-20xx习区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达标活动。

  一、活动报名:

  凡年龄三十五周岁以下,教龄一年以上未参加过区级达标活动的信息技术教师,或虽参加了上一轮次活动但未达标的教师,均应参加本轮次的达标活动;在上一轮次活动中已达标但未取得市级评优资格的教师和虽已取得市级评优资格但成绩不理想的教师可自愿参加本轮次活动。

  二、达标内容:

  (一)调研听课:本次达标活动将结合每年一次的信息技术下校调研听课活动,到报名教师所在学校听课调研。

  (二)笔试。笔试为闭卷考试,内容均为学科教育教学知识,包括x教育局核心工作的学科具体化实施、学科专业知识、教学设计等。主要内容如下:

  1、对本区教学核心工作(如:课标解读、课程纲要、目标设置、有效教学、作业建设、绿色指标评价体系等)的学科具体化实施方法、策略的考查。

  2、对学科教学的价值取向和特有思想方法及学科能力要求的考查。

  3、对学科不同阶段的衔接教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知识体系等)的考查。

  4、对学科知识框架的把握和理解,对课程标准、教材以及相关知识内容的认识和理解的考查。

  5、对教材中重难点知识、重难点实验、重难点问题的准确把握和理解的考查。

  6、对学科评价方式(如:命题)的方向、思路的理解和把握的考查。

  7、对学科相关知识的综合分析运用能力的考查。

  8、教学设计的方法、原则和实际能力。教学设计部分占50分,以任教学段教材中的某一课、某一章节、某一课时或某一单元的教学内容为素材,考查教学设计能力。

  教学设计应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程序和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板书设计、作业设计等几项内容。具体要求如下:

  教学目标明确、具体、可操作性强,符合课标要求、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三维目标要自然融合;能围绕教学目标精选教学内容,并体现对教材和课标的准确理解,重点、难点、关键点把握准确,学科知识严谨科学,能联系生产、生活和学生实际并整合相关课程资源;有清晰的教学思路、规范的教学程序和合理的课堂结构,教学环节环环相扣,有序递进,过渡自然,时间安排合理,各环节教学策略设计合理(准备活动、信息呈现、学生参与、效果检测、反馈矫正),体现新课程理念和调节教学思想;能根据教学目标、结合教学内容选择灵活多变、富有创新的教学方法。板书设计应重点突出、主次分明,体现教学思路和主干内容,文通辞达、结构美观、字迹工整;作业设计应紧扣教学内容、难度层次递进,符合减负增效要求。

  (三)教学基本功考核。学科教学基本功的考核内容包括说课(50分)、教学技能(50分)。分值为100分,根据考核成绩确定等次,分为不合格、合格、良好。具体要求及考核办法因学科而异,由区教研室各学科教研员安排实施。

  (四)、结果评定及奖惩。笔试成绩不合格的教师,不再参加基本功考核。基本功考核成绩为合格以上的教师,确定为区级达标教师;根据基本功考核成绩,按照一定的比例,由高到低确定区级优质课一、二等奖;获区级优质课一等奖者取得参加市级评优的资格。未达标的教师和已达标但未取得参加市级评优资格的教师,可申请参加下一轮次的达标活动。

  三、具体安排

  1、20xx年12月4日前,各单位上报课堂达标教师名单。

  2、20xx年2月,调研听课3、20xx年3月中下旬,达标教师进行笔试。

  4、20xx年4月至5月,组织达标教师基本功考核。

信息技术2.0实施方案范文 篇22

  “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是教育界的永恒主题,也是各学科教师不懈追求的目标。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知识的接受者,如果能够运用信息技术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会获得极大的提升。

  一、动画软件——让情境创设多姿多彩

  创设问题情境是科学课堂上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之一,情境创设如果过于单调、直白则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的思考,太繁杂又不实用、浪费时间,还容易分散学生注意力。这让教师犯了难,怎么样才能创设出既实用又有趣的问题情境呢?笔者曾经听过几位教师在上《地球的卫星——月球》这节课时风格迥异的开题。

  第一位教师以提问的方式开门见山引入这节课,问题是:“同学们,你们还记得学过的有关月亮的古诗吗?大家了解月亮吗?”然后请学生吟诵有关月亮的古诗词,继而进入主题。

  第二位教师首先利用PPT课件播放一组月球表面形态的图片以及人类登月的报道文字,然后组织学生思考问题:“从这些材料中,同学们都了解到了有关月球的什么知识呢?你们还知道些其他的吗?”在请部分学生回答完问题之后,教师引出主题。

  第三位教师请学生欣赏一段Flash动画短片《嫦娥奔月》,观赏完毕后教师提出疑问“月球上真的住着神仙吗?”“你知道哪些关于月球的奥秘呢?”然后引出有关月球的教学内容。

  对比三位教师的开题方式,后两位教师的方式显然优于第一位教师。原因是后两位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创设了更为生动、直观、有趣的问题情境,学生的学习兴趣瞬间被点燃,学习主动性得到调动,很快进入学习状态中,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因此,在现实教学中,教师可以利于信息技术手段把某个主题的相关内容制作成多媒体课件或者动画短片。哪些信息技术可以完成这些工作呢?最常见的是PPT(幻灯片),PPT相对比较简单,即使是对电脑不熟悉的人也容易上手,唯一的不足是功能较少。如果要把场景做得更加逼真的话,可以选择使用Flash、Author-ware以及绘声绘影等比较专业的技术,这对教师的要求要高一些。但是只要教师肯学、肯做、肯尝试,相信这些教学手段的运用一定能为课堂注入新的活力,让教学之花绽放得更加绚丽夺目。

  二、博客平台——令课后实验教学畅通无阻

  许多科学教师都有这样一个困惑:一些科学实验过程的时效性较长,需要几个星期、几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看到实验效果,比如观察植物、动物的生长过程、观察铁生锈的现象等等,这些实验无法在课堂上即时完成,只能在课后进行。那么,如何保证学生在课后完成这些实验的有效性呢?

  利用网络博客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难题。博客(Blog)也叫作“网络日记”,是当前网络应用中一种类似于工作笔记,用于表达个人思想,可以随机发布文字、图片和视频,按时间顺序组织并能与他人共享的网络交流方式。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博客已经成为继课件、 资源库、 教育主题网站之后的新型网络教学应用模式。它的创建和操作都很简单,以新浪博客为例,只需在新浪网站首页上注册一个用户,便可创建一个博客。科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创建属于自己的博客并与教师和同学的博客进行链接,利用这一平台实现课后的“零”距离实验教学。

  如在学习《蚕的生长变化》这课时,教师要求学生利用博客记录“蚕生长发育”的过程。学生在家里养蚕,每隔一段时间就用相机拍摄下蚕生长状态的'图片,上传到自己的博客,同时用文字记录蚕的生长状况和自己的心得体会,教师通过浏览学生的博客及时了解学生实验的情况,合理指导学生完成实验。学生之间也可以阅读彼此的博客并留言,对学生来讲,玩博客是一件令人振奋的事,和有共同爱好的人建立了一种博客关系,在相互分享各自的经验、思想的过程中,自身对某一方面的学习兴趣会逐渐浓厚,学习的主动性会日益增强,并能实现知识的提升。总之,微博为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让思想交流畅行无阻。

  三、翻转课堂——给学生插上自主学习的翅膀

  传统教学一般采用“先教后学”的方式,即教师在课堂上讲授新知,布置家庭作业,让学生回家练习。传统方式下,学生的学习地位不免显得有些被动,大有被教师“牵着鼻子走”的味道。而近几年兴起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则完全颠覆了传统做法,它提倡“先学后教”,即学生在家利用学习资源(微视频、学习任务单以及相关阅读材料等)自主完成知识的学习,课堂上教师不再讲授新课,而是把宝贵的课堂时间用来为学生答疑解惑和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学生有了更多质疑、交流、反思的机会,学习的主体性得到了更大的显现,从而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例如在进行“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实验的教学时,传统课堂中教师通常会先介绍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方法,然后组织学生利用显微镜观察、记录、描述洋葱表皮细胞的教学方式,由于学生初次接触显微镜,短时间内难以正确掌握使用显微镜的方法和步骤,容易产生操作失误的现象,从而导致实验失败,因此教学的有效性不高。鉴于此,笔者思虑再三之后决定尝试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笔者事先利用PPT课件、手机录像和Camtasia Studio屏幕录像软件等技术手段设计制作了一段时长5分钟左右的微视频,视频中首先结合实物图片详细介绍显微镜的构造,然后以最大化的视角演示正确使用显微镜的方法和步骤,向学生普及显微镜知识。此外,笔者还设计制作了一份学习任务单,里面有相应的学习任务。课前,学生在家里通过微视频自学相关知识,完成相应学习任务并在学习困惑一栏中写下自己遇到的疑难问题等,笔者再根据收上来的学习任务单了解学生存在的困惑和问题。课堂上,教师不再机械介绍显微镜的使用方法,而是集中时间和精力帮助学生答疑解惑、组织学生讨论和进行“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实验操作。由于有了课前的学习,再加上课堂上的深入交流,学生对显微镜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步骤有了更加清楚的认识,实验的成功率大大提高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把学习的主动权由教师转移到了学生身上,如同给学生插上了一双翅膀,让他们能在广阔的科学天地里自由翱翔。

  俗话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在提高小学科学教学有效性方面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其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还有许多,远不止本文提出的这三点。总而言之,教师平时要多观察、多学习、多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善用信息技术这一“他山之石”,叩开有效教学的大门。

信息技术2.0实施方案范文 篇23

  一、指导思想

  致力于紧贴一线课程和教学难题,同步乃至超前解决教学实际问题,实现网络教研和远程研修的有机结合及常态化,有效化解工学矛盾和研修脱离实际的问题,更好地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依托省、市(县)级教研力量,通过网络课堂呈现,组织教师围绕课堂教学开展讨论和研究,增强学校集体备课和交流研讨的力度,扩大学校的教研活动功能和影响,加强区域学校学科同行之间的交流,最终达到全面提高学科教育教学质量。

  二、工作目标

  1.探索教师网络研修与教研工作的常态化;

  2.探索学校参与网络研修的工作模式;

  3.促进学校教研组教研工作的常态化;

  4.培养络教研核心团队,促进教师专业专长。

  三、项目组织

  1.市县学科指导小组

  组长:蔡x(xx中学)副组长:王(侨中)

  2.学校学科实验组

  ①xx中学项目小组

  项目组长:计

  ②文西中学项目小组

  项目组长:曾

  ③龙楼中学项目小组

  项目组长:符x

  四、研修流程

  (一)研修流程设想

  分三步走:课程团队提出问题——实验学校落实研讨、探索——课程团队组织研讨、总结。

  1、课程团队提出问题

  拟定若干教学问题,让学校选一个问题进行教学实践研讨、探索。

  2、实验学校研讨

  就某一问题如何进行教学,科组选定一个课例进行备课、上课,研究、探索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和模式。科组共同备课、磨课、评课,并跟踪录像,记录文字资料,上传市县教研网(与省学科教研博客频道链接),供同行观摩、研讨。

  3、实验探索总结

  课程团队专家跟踪备课、上课、评课,并做出指导;网上组织研讨;撰写实验总结(实验小组总结、学校总结、课程团队总评)。

  (二)研修操作设想

  1、实验时间

  一学期安排8个周,进行具体的课堂教学问题的研讨、探索。考虑期中考和期末考、节假日及学校相关教育教学活动,时间不宜定得过紧。具体为哪8个周,学校自定。

  2、实验内容

  8个周,实验学校的实验科组要完成包括:确定研讨的教学问题,选定实验执教教师,集体备课、磨课,实验教师上课,集体评课,小结反思,再集体备课、磨课,实验教师再上课,集体再评课,实验小组总结,学校实验总结等。

  另外,在实验过程中,如果教师有了新体会或新发现,也应该及时记录下来,作为后阶段的实验研讨问题资源。

  3、实验操作

  市县课程团队作专业指导,学校组织实验科组进行具体的实践、探索、总结。实验操作的主体是学校,是实验科组,是每一位参与教师。要努力做到:规范学科教研活动形式,提高集体备课有效性,促进学科教师经验分享。

  4、实验设备

  各校要争取备齐电脑网络、摄像机、照相机等实验设备。

  5、实验评价

  实行三级评价:实验科组自评、学校实验总结、课程团队总评。

  6、实验协同

  xx中学、文西中学、龙楼中学三校要加强联系,学科组要多沟通。三所学校可以选相同的问题进行异地研讨、探索,也可以是各校自主选题,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同行交流,形成区域内的协同研修氛围。

  7、实验管理

  市协同研修项目办公室负责全面管理工作。市学科指导小组负责专业指导,学校实验小组具体实施实验教学探索。

  市协同研修办公室将利用中学教研室博客(9201)进行网上管理。各实验学校要在学校博客上建立“协同研修实验”栏目,与中学教研室的博客链接。

  五、实验计划

  (一)协同研修主题

  时间

  研修主题

  负责实验学校

  9月

  课堂教学目标的有效确立和达成

  1、教学目标的制定

  2、教学目标的达成

  xx中学

  讲课人:吴多浩

  时间:9月29日10:00—11:00

  地点:张xx科学馆一楼电脑室

  10月

  信息技术课堂上有效的教学方法

  1、关于讲授法

  2、关于任务驱动法

  3、其他

  文西中学

  讲课人:曾

  时间:10月11日

  地点:学校电脑室

  11月

  信息技术课堂上教学活动的.组织

  1、关于分组活动

  2、以个体为单位

  龙楼中学

  讲课人:符毅

  时间:11月5日

  地点:学校电脑室

  12月

  信息技术课堂上作业(任务)的布置

  1、大任务

  2、小任务

  3、教材上的作业与教师另外布置的作业

  xx中学

  文西中学

  龙楼中学

  说明:

  1、根据分工,各实验学校每一周教研组活动围绕问题进行,每位教师以教学设计,或观点文章,或自己的课堂视频片段的方式,在网上呈现(省站和市县站),每周每人要上传一份;

  2、各实验学校根据安排要组织一次现场研讨活动,综合大家的研讨结果,至少要有一节现场课加讨论(要拍摄视频)的形式,活动结束后,市县学科团队要总结和整理观点,对本次现场活动进行评价。省学科团队成员将派教师参加各市县的现场活动;

  3、根据各市县的研修情况,省学科团队每月组织一次在线研讨(在省站上),总结大家的观点;

  4、每个月市县要对各学校的研修情况进行检查、在网上公布,省学科组要对各市县的研修情况进行检查、在网上公布。年末,省里进行总结表彰。

信息技术2.0实施方案范文 篇24

  一、整体目标

  通过一年的各种形式的专题研修,使研修班成员达到:

  1.热爱信息技术教育,具有较高的政治素养、信息技术素养、强烈的事业心,高度的责任感和高尚的师德修养。

  2.具备正确的教育观、学生观和人才观;具有开拓创新精神、团结合作意识和教改实践能力。

  3.具有较高的教学业务水平,较强课堂教学设计能力,提升说课、上课、评课基本功,初步形成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教育教学风格。能在校内外独立开展课外活动,并在教学改革实践中能发挥示范作用。

  4.掌握信息技术教育教学方法,具有一定开展教学研究的能力,能够撰写具有一定价值的教学论文和开展各种形式的课题研究。

  5.了解国内外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的成果,有开阔的科学文化视野,丰富扎实的本学科专业知识和合理的知识结构。

  二、活动主题

  以“关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每一个学生”为指导思想。借助市级课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分层评价策略的研究》开展研修活动。

  三、活动原则

  集中研讨和网上交流相结合;研训并重;突出教学实践环节,强调研修内容的针对性、实效性、示范性和可拓展性等。

  四、参加学员

  全区各初中推荐的1至2名的信息技术教师。

  五、研修时间

  研修活动时间自20xx年3月至20xx年3月。每月一次全区活动,一至二次片级活动。“请进来、走出去”的活动安排在每月的全区活动时间段。

  六、研修内容

  1、理论学习

  采用专家讲座、观看优秀教学实践视频资源、自学、学员交流等形式,内容安排有:现代教育理念、创新与教学心理、教师师德修养、教育科研方法、教育教学管理、分层教学与评价,等等。

  2、教学实践(主要为实践、研讨和点评)

  (1)案例研讨

  选择市、区教师的典型课堂教学案例、教学论文等开展研讨、学习与点评。

  (2)学员实践

  研修班学员定期开设研究课、示范课,安排区中心组成员和研修班学员一起点评。学员所开设的研究课、示范课,按区级公开课的材料发放区级开课证明。

  汇编每次研修活动过程性材料(如教学案例、教学反思、典型点评等)上传教育信息网资源平台供全区交流。

  3、课题研究

  结合《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学生分层评价策略的研究》这一课题,参加课题组所组织的一系列活动,课题组负责人进行专题讲座等,以教科研带动研修班成员的成长。研修班成员独立申请市、区级个人课题,能够积极开展研究。

  4、论文撰写

  研修班学员要在区教育博客中申请个人空间并申请加入到信息技术博客圈,平时能借助区教育博客书写教学叙事、教学感悟等,记录下每次活动教学点滴和反思等。每学年能认真总结教学经验,积极撰写至少一篇教育教学论文,积极参加每年度的省、市、区级教育学会(教研部门)论文评比,优秀论文由区教研室推荐发表等。

  5、课外辅导

  研修班学员应能积极主动在校内开展兴趣小组活动,将课外辅导活动常态化,逐步提高学生信息技术水平,提升参加各项省市区竞赛活动的质量。各位学员要根据各校具体情况,有目的选择相应类别活动内容。研修班将安排专题培训。

  6、技术交流

  对于研修班学员在平时教学和工作中遇到的技术问题,可以在六合信息技术群中进行讨论。对于需要集中培训的技术问题,研修班安排时间邀请骨干教师开设讲座。

  七、保障机制

  1.研修班由区教育局教研室和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组织与管理,下设班委会,班委会成员:

  班主任:吴克春

  班长:许有庆

  班委会:刘林和、宋建年、郭玉荣、赵晗、黄建年

  2.为便于研修活动的开展,研修班学员将分东西片两个小组。

  南片:横梁、玉带、龙袍、瓜埠、新篁、东沟、雄州、龙池、新集、励志、实验

  北片:马集、马鞍、竹镇、程桥、治山、金牛湖

  南片班委会负责:刘林和、赵晗、黄建年

  北片班委会负责:许有庆、郭玉荣、宋建年

  3.研修班班委会应积极、主动工作,提研修工作思路和想法,组织开展各项活动,每次活动要做好照片、录像、讲座稿、开课教学设计和素材等活动资料的整理,以便交流、反馈和总结。

  4.为确保研修班活动的顺利实施,每次活动区教研室在月工作安排中统一公布和下发,并通知相关学校和教师。安排上研究课的教师要主动与上课地点学校教师联系确定上课课题,提前准备教学设计,并及时与所在片的班委会老师交流,同时班委会老师也要主动与开课教师联系,优化教学设计,以便共同成长。如若涉及调课等事宜,请各位研修班成员自行打印后呈报学校,务必履行请假手续后方可参加活动。此外,研修班班委还将以邮件、短信以及QQ群消息的方式通知各位学员。

  5.研修班学员应认真参加每次的集中研训活动,认真完成研修班的各项要求,具体要求完成状况由研修班班委负责落实检查督促等,并反馈到学员所在学校,望各位学员配合。

  6.研修班学员原则上必须参加每次活动。如遇特殊情况需履行请假手续。

  八、具体安排(20xx年4月-20xx年7月)

相关内容
  • 公司年会群的活动方案范文(精选23篇)

    一、年会主题:xx公司年度年终总结会以及公司新年的发展方向二、年会时间20xx年1月18日下午14点30分至22点00分会议时间:14:30——18:30晚宴时间:18:30——22:00三、年会地点国贸酒店多功能宴会厅四、年会参会人员公司全体员工五、流程与...

  • 大班德育安全教育活动方案(通用24篇)

    活动目标:1、知道爱护自己的小手,不去玩尖利的东西。2、知道手划破后简单的处理和保护方法。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4、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5、遵守社会行为规则,不做“禁止”的事。活动准备:1、手受伤的小狗玩具。...

  • 幼儿园的绘画活动方案集锦(精选20篇)

    活动目标1.体验水与墨在玻璃上的融合,感受色彩渐变。2.尝试用宣纸与水墨对印,感受水墨的表现效果。3.能大胆地添画水墨之景,体验创造的乐趣。活动准备1.教具:多幅PPT水墨画、范画、未完成的添画。...

  • 市场销售策划方案(精选3篇)

    前言:当今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也在不断增强。越来越重视个人卫生和疾病预防,加上近几年“非典”“禽流感”“甲流”等各种流行性疾病的肆虐,使人们更加重视个人卫生。...

  • 团队建设的策划方案(精选23篇)

    一、创新团队建设目标瞄准具有发展前景和可预期产生重要学术成果的学科领域或研究方向,特别是对全市乃至全省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有重大推动作用或影响的研究领域与方向,力争通过科学研究创新团队的建设,培育一支在相关研究领域能取得...

  • 迎接圣诞节活动方案(精选21篇)

    为了展示都市生活魅力,展现生活在都市里的人们青春风采,弘扬现代时尚文化、促进行业交流、推动地方经济建设。感谢新老朋友在即将过去的XX年里一如既往支持着我们。...

  • 幼儿园玩水的活动方案(精选20篇)

    活动指导思想:1、通过开展庆祝“六一”活动,充分展示孩子们的才艺,并使孩子们在积极的参与中体验合作与交往的快乐,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校园的丰富情感,度过一个幸福、难忘的“六一”儿童节。...

  • 部门考核方案集锦(精选3篇)

    一、考核目的通过考核,对行政部工作人员在一定时期内担当的职务工作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工作努力程度及工作业绩进行分析,全面评价员工的工作表现,一方面为薪酬调整、职务变更、人员培训等人事决策提供依据,另一方面促使各个岗位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