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文网 > 调查报告 > 关于环保购物袋使用情况调查报告(精选5篇)

关于环保购物袋使用情况调查报告

发布时间:2025-03-23

关于环保购物袋使用情况调查报告 篇1

  一、“限塑令”的目的

  塑料袋回收价值较低,在使用过程中除了散落在城市街道、旅游区、水体中、公路和铁路两侧造成“视觉污染”污染外,它还存在着潜在的危害。塑料结构稳定,不易被天然微生物菌降解,在自然环境中长期不分离。国家自20__年6月1日起实行“限塑令”,是在潜移默化中改变市民的消费观念和消费习惯,最终达到减少连卷塑料袋等各种塑料袋使用的目的,以遏制其对环境的危害。

  二、“限塑令”的意义

  塑料袋实实在在地危害着环境,被丢弃的塑料袋不仅有碍观瞻,还会导致野生动物和家畜的死亡,以及堵塞城市下水管道等。对超薄塑料袋实施禁令、鼓励使用塑料袋替代产品和鼓励回收利用等措施将可加强公众的环保意识。出售塑料袋所得可用于支持市政回收项目,还可用于降低环保产业劳动力成本,包括废品回收业和使用天然纤维制造塑料袋替代产品的行业都将受益。

  三、环保袋的好处

  使用环保袋有很多好处有很多,使用环保袋,即减少塑料袋的使用可以大大减少白色污

  染;而且环保袋的使用寿命比塑料袋长,最重要的是环保袋可以循环使用。相比塑料袋使用寿命短而且不易被降解,环保袋好处多多。

  四、购买塑料袋的原因

  超市有偿提供的塑料袋价格在0.1~0.3元之间,环保袋的价格则

  在3~5元之间。一次购物,人们所需用塑料袋的个数在2~5个之间,用环保袋一般是一个就够了,少数买的多的顾客,需要2~3个。由于“限塑令”实施不久,人们购物还未养成自带的习惯,如果去购物时没有自带环保袋或塑料袋,使用塑料袋的价格在1元左右,而再购买一个环保袋需要花3~5元。这是少数人依旧使用塑料袋的主要原因,因为忘了带而买环保袋,反而提高了购物成本。而且环保袋不方便对购买的商品进行分类,往往是把所有商品都混杂的放在一起,如果购买的商品较多,很容易造成一些商品的变形。

  以前塑料袋不流行的时候,人们习惯于用篮子、布袋购物,也没觉得不方便。但也要确实认识到以前商品的种类不如现在的繁多,人们的购物需求不同。现在的人,往往习惯于把几天内所需的商品一次性买齐,所以环保袋的设计上也需要改善,并不是越大越好。

  五、环保意识的强化

  相较于“限塑令”实施之前,超市中人手塑料袋的情况,现在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从我们调查的情况来看,57个被调查者中有38个使用自带的购物袋,即,使用一次性塑料袋的消费者群体至少下降了6成。有些没有携带环保购物袋的市民在购买小件物品或少量物品时,也都已经不再用塑料袋盛装,他们会选择手捧,或怀抱的方式从这些现象来看,人们已经意识到塑料袋带来的危害,虽然长久以来的习惯不能一下子改变,但是会有意识的去减少使用塑料袋改用环保袋就已是一个好的开始,我们有理由相信塑料袋会渐渐退出人们的视线,也会有更好的代替品出现。

  六、“限塑令”施行中的阻力

  和超市严格执行“限塑令”相比,菜场执行情况要差得多。根据一则新闻报道,记者在一家农贸市场问一名摊贩:“今天不是不让送免费塑料袋了吗?”该摊贩回答:“我这是方便老百姓啊,不给塑料袋他怎么买菜呢?”一名菜场经营人员说,每个塑料袋两毛钱,但为了这两毛钱,他们往往要向消费者解释半天,仍有人不理解。还有消费者听说塑料袋要另外收费,竟扔下已经称好的菜扬长而去。由此可见,在超市商场以外的农贸市场以及水果摊位,“限塑令”并没有起到很强大的“限塑”作用。

  “限塑令”不“限塑”并不能够说明“限塑令”不适合现实情况的需要,反而更能够体现出环境对“限塑”的需要以及“限塑”从硬性规定到人们自觉执行之间的距离。

  七、减少施行阻力的措施

  解决问题的方法总是与问题同时产生。要使“限塑令”施行过程中的阻力减少,我们通过这次调查,总结出了几点。

  1.继续加强对“限塑令”的宣传,使限塑成为一种生活习惯;

  2.从总体上加强环保意识,不仅仅是在使用塑料袋上;

  3.要依法治国,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3.从生活习惯的各个方面出发,制造更便利时尚的环保购物袋;

  5.鼓励各个事业单位施行不违背于“限塑令”的实际措施,等等。

  总结:

  我国每天对塑料袋的使用量超过三十亿个。其中,超市塑料袋用量达40万吨,是一次性塑料购物袋使用量最多的场所之一,虽然商务部规定: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从6月1日开始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也不得销售不符合国家标准的塑料购物袋。但是超市以外的百货商店、菜市场、水果摊的塑料袋用量是超市的三倍,而生产这些塑料袋平均每天需要消耗的石油至少13000吨。这些塑料袋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成为“白色污染”的祸首,严重危害了自然环境卫生。有偿使用塑料购物袋是提高公众环保意识的手段之一。根据有关专家测算,“限塑令”的实施将使塑料袋的使用量减少至少三分之二。有专家表示,我国实行“限塑”,是利用经济手段治疗人们的白色污染“依赖症”,最终实现由“限塑”到“禁塑”。

  而现在需要做的,一方面是通过宣传教育,让老百姓把自觉摒弃塑料袋变成习惯。另一方面,还是要找到既能兼顾百姓生活便利,又环保的塑料购物袋替代品。对于老百姓来说,改变原来的生活习惯也非常重要。虽然眼下的“限塑令”给市民带来了些许不便,但从长远考虑,合理的使用塑料购物袋,逐步减少塑料购物袋的使用总量,可以从根源上遏制“白色污染”,促进资源的综合利用,最终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但是,“限塑令”是国家行政机关通过行政法规来达到“限塑”的目的,要从“限塑”到自觉的摒弃塑料袋,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需要每个人去自觉地执行。

关于环保购物袋使用情况调查报告 篇2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由于各种各样的塑料袋在人们的生活中被大量使用,给我们身边的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被称之为"白色污染"。遇到风雨天,不同颜色、不同规格的塑料袋在大街小巷随处可见,它不仅影响城市的整体美感,而且还给人们造成视觉污染。同时因其难以降解,对生态环境造成巨大危害,影响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因此经国务院同意自20xx年6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购物袋(简称超薄塑料购物袋),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以保护我们绿色家园。从实行限塑令到现在已经三个月的时间了,那政策到底实施得如何,市民的对此的反应程度和环保观念又如何呢?为此,我们学校组织了3个环保小组的学生在9月6日下午分别去石碣崇焕路"嘉荣"分店、石碣东风路"华润"分店、单屋管理区"嘉禾"百货,并走访询问相关人员。以下是调查情况:

  一、调查使用购物袋情况:

  地点一:石碣崇焕路"嘉荣"分店

  时间:20xx年9月6日下午5:00~6:00

  记录人数:100人

  统计 类别 人数统计 所占百分比 自带环保袋

  23 23%

  临时购买(环保袋)

  16 16%

  购买塑料袋

  45 45%

  不用袋子

  6 6%

  自带塑料袋

  7 7%

  地点二:石碣东风路"华润"分店

  时间:20xx年9月6日上午5:00~6:00

  记录人数:100人

  统计 类别 人数统计 所占百分比

  自带环保袋

  27 27%

  临时购买(环保袋)

  19 19%

  购买塑料袋

  43 43%

  不用袋子

  4 4%

  自带塑料袋

  7 7%

  地点三:单屋管理区"嘉禾"百货

  时间:20xx年9月6日下午5:00~6:00

  记录人数:100人

  统计 类别 人数统计 所占百分比

  自带环保袋

  6 6%

  临时购买(环保袋)

  5 5%

  购买塑料袋

  76 76%

  不用袋子

  12 12%

  自带塑料袋

  1 1%

  二、问卷调查(100人)

  1、您知道国家出台"6月1日起有偿使用塑料购物袋,提倡使用环保袋"这项政策吗?

  A、知道(70%) B、了解(20%) C、不清楚,不知道(10%)

  2.关于国务院提出的超市6月1日起禁用免费塑料袋,您怎么看待?

  A. 支持 (75% ) B. 反对(10%) C. 无所谓 (15%)

  3.你觉得环保袋可以取代以前的塑料袋吗?

  A.可以(62% ) B.不可以(18% ) C.不知道(20% )

  4.对于各商店百货公司提供需要花钱买的塑料袋你有什么感想?

  A.很好,有利于禁止塑料袋的使用(63% ) B.太贵了,给商家更

  多的利益(25% ) C.没感觉(12% )

  5.如果商场超市不再免费发放一次性塑料袋,您将怎样选择购物袋呢?

  A. 选择超市提供的环保袋。(55% )B. 在收银台购买一次性购物袋。(16% )

  C. 自备布袋、纸袋。(20% ) D. 其他。 (9% )

  6. 您认为超市对塑料袋进行收费对您生活有影响吗?

  A. 有影响 (75% ) B. 没有影响 (25% )

  7.您在生活中是否经常使用塑料袋?

  A. 经常使用 (98% ) B. 不使用(2% )

  8.平时你去市场是否有自备环保袋?

  A.有(16% ) B.没有(84% )

  三、结果和分析:

  从调查市民使用购物袋的结果显示:地点一和地点二调查的结果相差不大,主要原因是地点一和地点二都在城区的中心区,市民的环保意识普遍较高。在调查地点一和地点二的100位市民中,自带环保袋的市民分别占23%和27%,临时购买塑料袋的市民分别占16%和19%。但仍有45%和43%的市民购买塑料袋,另分别有7%的市民自带塑料袋,甚至还有6%和4%的市民不用袋子,用手拿。从调查的数据来看,使用塑料袋购物的市民仍然很多,几乎都占到调查的半数,整体情况不容乐观而地点三位于单屋村,大部分消费者都是当地的农民和外来工,环保意识比较差,自带环保袋的只占6%,购买塑料袋的高达76%,比地点一和地点二高出了二十多个百分点,可见农村地区的环保意识与城区存在较大的差距,有待加强宣传和教育。

  从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70%市民是知道"限塑"这项政策的,但是还有高达84%的市民没有自备环保袋的习惯和98%的市民有使用塑料袋的习惯;大多数的市民都知道塑料袋对环境有污染,所以有75%的市民支持"限塑"这项政策,60%以上的市民相信环保袋可以代替塑料袋并愿意使用超市的环保袋。在调查过程中还是有少数市民自带环保袋购物的,至少说明市民还是具有一定的环保意识。

  通过这次对环保购物袋使用情况的`调查,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1.要加大宣传力度,对市民多宣传使用环保袋的好处,并告之"白色污染"会给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以及我们人类自己带来哪些影响和坏处。

  2.对垃圾进行分类投放和收集,以便于再生资源的回收和再利用。

  3.商家要鼓励市民使用环保袋,对使用环保袋购物的市民实行优惠打折,使用的次数越多优惠就越多。

  4.鼓励企业多生产环保袋,少生产塑料袋,并要求企业积极承担塑料袋回收利用的责任。

  朋友们,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吧!争做环境保护的宣传员和维护者,争当"环境卫士",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做起,让"白色污染"远离我们的生活,让环保进入我们每一个家庭,成为我们的生活理念,以实际行动保护绿色家园。

关于环保购物袋使用情况调查报告 篇3

  调查目的:了解社会用字规范化情况

  调查时间:20xx年11月14日

  为了了解人们写错别字的原因,帮助人们规范用字,我展开了调查研究。

  错别汉字的具体情况千奇百怪,层出不穷,看了往往让人捧腹大笑。有写错别字、繁体字、同音字等等。现归类如下:

  (1)写错别字。这种占的比例最多。我看过这样一个故事:王武上山砍毛竹,不料毛竹溜下山,刺中了别人的心脏,那人当场身亡,王武写悔过书时把“竹溜死人”写成了“溜竹死人”,县官不经调查,就根据悔过书定了他死罪。一个人因为两个字的错误赔了性命,这样严重的后果真叫人听了不敢相信。

  再有:“课程表”中“程”写成了同音字“成”。有的商店为了推销,打出了“衣衣不舍”、“鸡不可失”的成语。这样的成语不仅发生了错误,并且改变了意思,误导别人用含有错字的成语,影响教育。我看过一家裁缝店招牌上醒目地写着“李氏载缝”四个红色大字。这真是个大笑话!

  (2)写同音字:我们在写作和默写时经常会犯“音同字不同”的错误。有人竟把“欢度国庆”写成“欢渡国庆”。国庆是条河吗?我还记得我在默写《童年的朋友》这篇课文最后一段时把“连结”写成“连接”,谁叫它们的发音相近呢。还有“近”和“进”。如果不区分它们各自的意思,只靠自己的耳朵,又有谁能听得出来是哪个字呢?

  (3)街头广告错别字多:行走在街头,在各类城市广告、宣传画廊、招牌、店牌上可以看见各式各样的错别字,调查发现,街头路边上各种招牌、广告不规范用字普遍存在,有的故意使用错别字,有的用谐音乱改成语。

  一些街边店面广告上是出现错别字、乱造简体字的重点之一,如“补胎充气”写成“补胎冲气”,“家具”写成“家具”;一些店铺把“零售”写成“另售”,“排档”写成“排挡”,“鸡蛋”写成“鸡旦”,就更是屡见不鲜。在一公共电话亭前,一块醒目的告示牌上写着“打拆”两字,前后连起来一读,才知道原来是买一种电话卡可以“打折”。

  街头错别字多让学生深受其害,一位小学语文老师告诉记者,他们在教学时发现,在学生的作文中也经常有同音的错别字,指出来时学生们都说是“大街上到处都这样写”或者“电视上也这样写”。一位女士说,前几天她给上小学的孩子检查作业时发现,儿子把“篮球”写成了“兰球”,她告诉儿子写错了,没想到孩子理直气壮地说:“没错!街上的文具店就这样写的。”

  通过这次有趣的调查活动,我感到,对正确使用我国汉字,我们责任重大。我国的文化博大精深,不同的字有着不同的解释,相同的字也有不同的注音。我们不能图一时之便,或无心之失而写错别字。这样会带来很多的麻烦。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写错别字给社会和个人带来的危害和影响。中国汉字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它有一定的标准和规范,每个人必须认真学习,遇到问题时,勤向谦虚、公正、标准的老师——字典请教,请正确使用中国汉字。

关于环保购物袋使用情况调查报告 篇4

  汉字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但是,当我们走上街头,总能发现一些常用文字被误用、滥用、错用。每次看到,我都感觉很不舒服。今天,我去市场进行了一次汉字使用情况调查。

  一、调查

  来到市场,我和妈妈看到了一个小摊,在这个小摊前立了一个小牌子,上面写着:体闲袜、运动袜;我和妈妈又来到一家卖衣服的店门口,抬头一看,我立马发现这家商店的店名写错了,只见两个醒目的“依柜”高高地挂在店门口;还有一家卖新疆大枣的,店主为了招揽生意,就在枣旁边写了“新疆大枣”四个字,我咋看这个“疆”字就不顺眼,最后我发现这个疆字少写了一个“土”。

  二、分析

  1.“休”和“体”两个字只有一笔之差,所以很容易被弄混;

  2.“依”和“衣”是同音字,所以在写的时候容易被误用;

  3.“疆”字的笔画很多,在写的时候,容易把那个“土”字漏掉;

  4.这些错字常常出现在一些小摊上,人们在写的时候一慌张,常常会把这些字写错。

  三、总结

  1.这些人在写牌子的时候不注意,写得过快,对这些字的细微之处没有注意到;

  2.这些错字给我们买东西带来了很多不便,当我们看到这些错字时,会让人产生误解。

  四、建议

  1.汉字是我们中华文化的瑰宝,大家应该积极学习汉字,正确使用汉字。

  2.政府也应该经常给生活在农村的中老年人补习汉语

  3.在校的中小学生应该对这些同音字、易错字加强学习,把这些字清晰地印在脑海中。

  4.人们在写牌子的时候要多想一想,看看自己有没有把字写错。这样,我们就不会把意思理解错了。

关于环保购物袋使用情况调查报告 篇5

  调查人员:等。

  调查时间:20xx年9月16日下午3时40分

  调查地点:xx小区、街道等场所。

  调查目的:对社区汉字使用情况进行调查、纠错,让学生从小养成正确使用规范字的习惯,并通过小手拉大手的辐射活动,把学校这种宣传规范用字的方法推广到全市,引导市民规范使用汉字。

  调查内容:对整个小区的店牌、指示牌、广告牌中的汉字使用繁体字,篡改成语,出现错别字、异体字、字形不全等不规范的用字现象进行调查,促使人们规范的使用汉字,净化语言环境。

  调查起因: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有时会在门牌、路牌、广告牌等地方发现不规范使用汉字的情况。为了引导市民规范使用汉字,也为了配合以“热爱祖国语言文字,构建和谐语言生活”为主题的“全国普通话推广周”活动,我校组织五年级部分学生开展“啄木鸟进社区”活动,在社区、街道等场所进行不规范用字的调查、纠错活动。

  调查过程:9月16日下午3时40分,在周校长和教务处袁主任的带领下,我们五年级的四十多位同学去xx社区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啄木鸟行动队”。出发前,老师给我们进行了分工,八人负责拍照,八人负责交流,其他人负责记录。准备完毕,大家按照各自的分工拿起笔记本、照相机兴致勃勃地出发了。

  我们在学校边上的汽配城发现了几处不规范使用汉字的情况。店主把装潢的“潢”字,写成了“璜”。接着,我们在一家理发店门口找到了一个错误成语“一手遮天”被写成了“艺手遮天”;在一家服装店前,“百依百顺”被写成了“百衣百顺”。老师说这是店主故意写错的,这样就能吸引顾客眼球,从而产生广告效应。

  在一面贴了很多广告的墙上,我们发现有人把“喜”字的“士”字头,写成了“土”字;在一家餐馆门口,我们发现这家店名叫“阳光家园”,这“陽”不正是“阳”的繁体字吗?我们把这些广告牌或横幅标语上的错别字记录下来,及时向店主提出并建议他们改正。

  活动后,我们还在校园网上浏览了五名同学的作文,发现了14个错别字及用字不规范之处。我们把这些都一一记录下来,准备跟同学们交流,让他们了解规范使用汉字的.意义及影响。

  活动结果:此次活动,我们的收获可不少,发现不规范用字共12处,其中包括招牌、宣传招贴用字,橱窗、广告面向公众的示意性文字。我们这次的“啄木鸟活动”,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电视台为此也作了一次专题报道。

  分析使用不规范字的原因:

  一、篡改成语,形成广告效应:一家理发店把“一手遮天”写成“艺手遮天”,服装店把招牌“百依百顺”改为“百衣百顺”,目的是追求与众不同的效果,以招徕顾客。

  二、同音字混用。汽车配件店前的“装璜”与“装潢”混用,“家具”的“具”被写成了“俱”,这些都属于同音字混用。由这些使我联想到让同学们头疼的“的”“地”“得”,每次考试大家都是碰运气。后来,老师告诉我们,“的”后面跟的是名词,如五彩的云;“地”后面跟的是动词,如飞快地跑;“得”后面跟的是形容词,如跑得快。我们以后要注意正确区分

  三、写字潦草。出现错字,有一部分原因是写字潦草,当然还有的是多一笔少一笔的情况。如在包子店前发现的“咸”字多写了一撇;修鞋的店前“补鞋”的“补”被写成“ネ”字旁;移动公司的广告,“存”字少一竖的;超市橱窗上的“蒙牛”的“蒙”字少一横的。这些都属于此类错误。

  四、简体字与繁体这字混用。有的店面招牌出现繁体字,也是为了吸引顾客的眼球。如:馆店名“阳光家园”的“阳”就被写成了繁体字“陽”。

  五、网络语言及网络表情符号的使用。因为同学们对新鲜事物永远保持着一颗好奇的心,且模仿能力强。所以,网络语言及网络表情符号一出现,就迅速地传播开来成了一些同学的日常用语。网络语言及网络表情符号不仅经常出现在社交平台的聊天中,还出现在同学们的习作中。如:哼~,就知道笑别人,自己也“吃”到了被雪花冷的滋味了吧

  六、日常用语中夹杂英文。这种情况的出现也是有一定的原因,随着学校对英语重视程度的加强,这些现象可能会越来越多。如:“噢-NO”我今天又没有带钱。完了,我回不了家了。

相关内容
  • 2025年关于三下乡社会实践调查报告(通用6篇)

    20xx年7月26日在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学工办的领导下我等15名同学参加了08暑假XX县二份子乡“三下乡”活动。经过了十几天的努力走访农家,去二份子乡中学、西红山中学、东红胜中学教书,看望孤寡老人等顺利完成了这次任务。...

  • 学生社会优秀调查报告(精选15篇)

    农民进城务工经商,对我国城乡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亿万农民进入城市就业,不仅缓解了农村就业压力,也为城市发展和方便城市居民生活做出了重要贡献。...

  • 2025年关于青少年情况调查报告范文(精选5篇)

    近年来,迫于学业、家庭、社会的压力,青少年自杀率越来越高,青少年的心里健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心。 国家教委新颁布的德育大纲第一句就明确地提出:德育即政治、思想、道德与心理教育。明确地把心理教育作为德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 2025关于市场调查报告模板(精选13篇)

    一、摘要大学生化妆品市场调查报告继电脑、MP3、手机等IT通信产品等消费热后,化妆品正在成为大学生群体中的又一新兴消费热潮。随着大学生群体人数的持续增加,消费能力的不断增强,“面子”问题越来越受到大学生们的重视。...

  • 2025年大学生阅读情况调查报告(通用10篇)

    学生是社会中的消费主体之一,他们有着这个群体特有的消费意识和特点。学生作为走在社会前沿的一代人,他们新型的消费观也必将备受瞩目,新型消费观可能从中衍生,并引导未来社会的消费主流。...

  • 2025家居建材市场调查报告(通用11篇)

    一、调查目的通过对建材市场的调查,了解德阳市旌阳区建材卖点的分布情况,供应状况及需求状况等,为编制建筑材料供应计划,进行材料采购管理,材料储备管理提供依据,加深对课堂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动手能力,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做准备...

  • 关于中学生近视问题的调查报告(精选12篇)

    一、课题背景伴随着学龄的成长,还有近视度数的提高.目前,中国近视率仅次于"近视大国日本",排名世界第二.据卫生部与教育部联合调查,我国学生的近视发病率,已从1998年的第4位上升至xx年的世界第二,仅次于日本。...

  • 关于小学生近视问题的调查报告(精选14篇)

    一、调查课题近期,我班“近视眼”大军中又新增几人,我也是其中一员。为什么这么多都近视?有什么有效方法能预防或减缓近视吗?就此问题,我以本班同学为调查对象,展开调查。二、调查方法1。查阅书籍,了解人为什么会近视。2。...

  • 大学生假期生活安排调查报告(通用11篇)

    暑假刚刚开始,一月初我参与了这次“关于大学生假期生活”调查,调查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当代大学生如何利用这短暂的时间去充实丰富自己。调查的方式为问卷调查及网上资料调查。...